注册

武汉里份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人参与 评论

里份的含义 在武汉的地名中,“里”这个字眼出现的频率相当之高,兴仁里、南成里、天兴里、国泰里、新甲里……“里”这一概念最初是指民户居处,古来便有“比户相连列里以居”之说,乡里故里、里闾、里巷由此源之

 

里份的含义

在武汉的地名中,“里”这个字眼出现的频率相当之高,兴仁里、南成里、天兴里、国泰里、新甲里……“里”这一概念最初是指民户居处,古来便有“比户相连列里以居”之说,乡里故里、里闾、里巷由此源之。之后,里成为一种行政组织与区划的概念。《左传》中有文字曰:“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随着时代的变迁,“里”所代表的量化内涵也有所不同。春秋时,“一里为八十户,以有治事才者为里正”;明代的一里又改定为一百户。北宋王安石因强制征兵推行保甲法,以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家有两人以上即有一个选为保丁,即被征为民兵。至此,里的户籍编制概念即被取代,只是用作地名。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在我国很多地方普遍建造了一种多栋联排式住宅,以“里”为街坊单位,以“弄”、“巷”为组织结构的居住单元。各个城市对这种居住形态的称谓不尽相同,上海称为“弄”,而武汉则通常称之为“里分”、“里巷”、或是“里份”,“份”是武的方言,意思是小范围的居住区域。里份中的道路则称之为“巷子”。在里份的不断演变过程中,里份的内在含义和外延概念在众多文献资料和新闻报道中不太确定,摇摆在住宅单元和住宅单元组成的整体社区之间,为了陈述明确,因此在本文中将里份建筑的概念统一为单体的住宅单元,将里份的概念统一为住宅单元形成的整体社区。

里份的演变过程

民居是一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落,是一个城市最显著的标签。如果北京只有故宫,没有胡同,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古都。同样,武汉如果只有江汉关的优秀近代建筑,没有里份,它也不能真正体现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武汉的里份按其时间发展的脉络来看,分为五个时期:传承时期、再生时期、兴盛时期、衰败时期和重生时期。

传承时期:古代“里”的建设(唐代—1860年)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唐代大中商业城市再次大量出现,但这并没有打破城市固定、僵化的城市市场管理制度。市场在城市规划中还是被置于一个特定的区域,设立市管,定时交易,不可逾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定。而且随着封建统治的加强,城市居住区了开始模仿市场管理制度,里变为坊,四周环以围墙,设置管理人员,定时出入。唐长安、洛阳两城的兴建,将上述坊市制度发展到顶峰。武汉最早的里出现在唐代,与中国里坊制居住形态的成熟期处于同一时代,当时的里主要集中于市场中心周边,多为世家居住之用。布局多采用传统三合院、四合院对称布置的形式。

再生时期:近代里份的产生(1861—1910年)

在中国工业化的初期,工业化和城市扩张吸收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使之转化为工人。他们在工厂的外围用草席、木板、竹杆和石块等简易材料修建成简陋的工人居住区,形成大面积的棚户区,这促成近代里份建筑的出现和发展。1861年之后,帝国主义依据不平等的《天津条约》,辟汉口为长江对外通商口岸,英、俄、法、意、日相继建立租界,这在两个方面影响了武汉的民居建设:一是西方的建筑手法与技巧大量传入武汉,冲击本土的建筑文化,许多西方的建筑片断和建筑语汇出现在古老的中国民居建筑中;二是汉口成为通商口岸,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引发了人口的急增,房地产业也随之应运而生。兴建里份建筑的第一次热潮在这一时期到来,据武汉地方志记载,当时大量的房地产投资者在毗邻租界的商业地带大兴土木,简易的住宅。这些住宅一般为三间两厢或两间一厢,没有厨房和厕所,更不用提细部的环境设计,但是这类建筑因其造价低、建设快,满足房产开发商的经济利益和居民对低层次住宅的大批量需求,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如1901年前后建成的生成里、德兴里、海寿里、新昌里,1902年1905年建成的长清里,1908年后建成的泰兴里、如寿里、永康里、三分里、四成里。这一时期的建成的里份由于近一个世纪的失养失修,其居住条件严重恶化,很多已经基本无法辨识其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兴盛时期:近代里份的兴建(1911—1937年)

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武汉的里份进入了全面兴盛的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4—1918年间,里份建设主在集中在今天的江汉路、南京路一带,这些里份规划较好,建筑多为二层小楼,外观整齐、里份内的通道宽敞、生活设施齐备,建筑为单元联排式,中间是堂屋,侧面是正房,后面有楼梯及厨房,有的还有后院。第二阶段从1918—1930年间,武汉建造了35个里份,约2000多栋建筑,标志着里份建设进入一个全面兴盛的时期。自1917年华商总会的买办们发起建设模范区,大规模建设了一大批砖木结构或混合结构的里份建筑,辅堂里、坤厚里、昌年里、永贵里、积庆里均在这一时期建成。这些里份围合宁静、户型标准多样、建筑质量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空间灵活多变、社区文化浓厚、邻里关系密切,成为武汉近代里份建筑的杰出代表。第三阶段在1930年之后的几年间,汉口特别市政府颁布了较为严格的规划与建筑法规,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近代行政管理体制,对城市建设实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管理,里份的建设进入一个规范化的时期。洞庭村、金城里、同兴里、大陆坊、江汉村等一大批优秀的里份都在这一时期产生,在这些里份中,不同风格的建筑房屋,中式石库门、土库门、欧式小洋楼以及中西合璧的门楼应有尽有。石库门的门头装饰大多采用传统的花鸟虫鱼图案,高雅而不失富贵气派。住宅内的局部装饰也很细致,一些木制门窗为格子窗,窗子下半截镶条环板,做工精细,花心及腰华板的装饰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花饰图案,精致的木栏杆体现出传统民居精巧、素雅的装修风格。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特点构成了里份的建筑文化,也构成了一段历史的记忆。

衰败时期:近代里份的衰退(1938—1949年)

1938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中国处于动荡不安的境地,到1949年武汉解放前夕,武汉的里份建设处于完全停滞的状态,不但没有新的建筑产生,反而被炮火摧毁近万幢建筑,同时为了适应备战的特殊状态,大量的简易棚户房又开始出现。到1949年武汉共200多条里份,里份建筑3000多栋,是老汉口商业区民居和商铺合而为一的独特市井景观。

动荡时期:现代里份的改造(1950—至今)

从建国以后到今天,很难给武汉的里份发展状况做一个界定,它的经历和我国其他历史性的文化名城走过的道路几近相似,有过对保护它的呐喊,也有过切实的保护措施,但是我们还是不无遗憾的看到,1949年尚存的208条里份到2001年仅剩下140多条了,它们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也带走了历史。连武汉最大的里份华中里也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被全部拆除。

老汉口也有“路”,也有“街”,但最令人留恋、最有味道的,当数里弄,汉口人叫“里分”。里弄式建筑风格,是随租界的产生而由西方殖民者带进来的。汉口的里弄,大约起源于20世纪初,鼎盛于20世纪20—30年代。有案可查的第一条里弄——新昌里现已不存。著名的地皮大王刘歆生在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傍边,于1901年修成生成南(北)里,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修筑佳丽广场大楼才拆除,甚是可惜。

里弄式建筑一经风起便盛行一时,它不同于早先在武汉这块土地上形成的江夏民居风格,是欧洲楼房式建筑和中国庭院式风格融合的产物。它的大致格局是:一条小街道贯通整个里分,两边相对排列着整齐的两排楼房,一般都是二层小楼,楼房被分割成几个至十几个不等的单元,每个单元门均朝里分内的小街,小街既是里分的通道,也是小街居民活动的场所。小街两头均通向里分外的马路,高档里分的小街口通常都有牌坊,上面注明“XX里”。

里分也是分档次的。早期的、或者中国人自己建筑的里分,一般比较简陋,砖木结构,无天井,无厕所(中国人对入厕向来不重视的),笔者的一个朋友原来住在交通路的保成里,我们到他家做客,都是在家里安个帘子,男女都在一个桶里方便,可怜等客散之后,再劳烦朋友亲自拎到公厕。采光很差,逼仄的木制楼梯,黑暗曲折。高档的里弄则具备完全的现代生活设施。小街上有铁制的雕花路灯,坚固的石库门,进门后是一个小巧的石砌天井,两边厢房,中间客厅,厅后是精美的雕花楼梯通二楼卧室,一楼一般是水磨石铺地,二楼是红漆的木地板,一般都外伸的阳台,阳台或是铁制或是水泥的栏杆,都有很好的花饰。室内空间都很高,有高大的窗户采光,有完善的卫生和厨房设施。比较代表性的有;江汉村,大陆坊,洞庭村,联保里等。

低档里分里,一般住的都是小职员,小作坊主,甚至戏子、妓女等等。高档里分里,一般住的是:外国在汉的职员,高级买办,银行职员,大资本家,律师等等。他们一般衣着光鲜,先生们或西装或长衫,太太(女士)们则通常都是旗袍、高跟鞋,走在里分的小街上,作风摆杨柳状,也算老汉口的一道风景。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熊丹丹]

标签:武汉里分 由来 历史建筑 武汉文化 凤凰网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