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专家”公信力降至冰点 “雷语”多不学无术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专家”公信力降至冰点 “雷语”多不学无术纵观近年来大众对“专家”们的看法,我们或许会惊讶的发现,曾经备受尊崇的他们,如今已经成了一个“不被信任”的群体。 “专家”也成了信口雌黄的代名词。每一

原标题:“专家”公信力降至冰点 “雷语”多不学无术

纵观近年来大众对“专家”们的看法,我们或许会惊讶的发现,曾经备受尊崇的他们,如今已经成了一个“不被信任”的群体。

“专家”也成了信口雌黄的代名词。每一次专家们说出“雷语”的时候,都会招来大众的一通臭骂与口诛笔伐,但是却鲜有人知道,在这些“雷语”出现的背后,却有着不同的背景:有的专家是躺着中枪;有的专家则是因为观点被人误读;有的则是确实不学无术信口雌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每当一位“专家”被网友冠以“砖家”之名时,专家的公信力,就会下降一层。

甚至有人开始发问:专家,到底是种什么家!

被“共识”的专家

6月2日至5日,山西吉县召开人祖山考古文化开发鉴评听证会,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专家参加了此次听证会,专家们的级别也涉及国家、省、市、县四级。

随后的几天里,《我县人祖山考古发现6200年前“皇帝遗骨”》的通稿出现在吉县政府的官网上,随后以该通稿为蓝本的新闻开始在各大网站和报纸上传播开来。

紧随其后的,是网民们的质疑和愤怒。

事实却是,与会的23名专家,无人认为这两块距今6200多年的人骨与女娲或娲皇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毫无疑问,这一次23名专家是被冤枉的,他们被当地宣传部门强行安装上了一个“莫须有”的观点,即“这两块距今6200多年的人骨,可能是娲皇的遗骨。”(详情请见本报6月18日B1、B2版)

网友们指责当地政府炒作的同时,对于这23名专家,尤其是张柏与李文儒,也进行了强烈的质疑,即使本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严谨详细的调查,认为专家与此事无关,但是质疑之声依然不绝于耳。

当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再次接通本报记者的电话时,他的情绪倒是颇为淡定,“没有哪位专家会认为,凭着这两块头骨,就能说明这是娲皇或者女娲的遗骨。”李文儒在电话里向记者再次解释。

至于此次莫名其妙的“被共识”,李文儒倒是显示出了自己的大度:“没想过指责谁或起诉谁,时间长了流言自然而然就会被过滤掉。”事实上,最近几年关于故宫的新闻不少,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在这些争议中,李文儒也坦承:“有些是我们需要改进的,但是也有一些争议,是被媒体和大众所误读,也算是对这种‘误读’ 习惯了。”

无论是李文儒本人,还是诸多的网友或媒体,或许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每当有质疑专家观点的新闻出现的时候,“专家”二字在民间的信任度就会下滑一个节点,如今,“专家”的不被信任,已成常态。

被“曲解”的专家

与李文儒被共识所不同的是,孙忠实则是彻底的被大众与媒体所曲解,其观点被人断章取义之后流传于网络,使得其蒙受了不白之冤。

4月18日,在“毒胶囊事件”曝光后,作为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的孙忠实,接受了某网站的网络访谈,访谈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小时,而网友们却提出了70多个问题,于是孙忠实将这些问题概括为7个大问题。

而在回答其中的一个问题时,孙忠实的言论被概括为“卫生部专家说一天吃六个胶囊也没事”。

事实是,在谈到毒胶囊对人体的损害时,孙忠实想表达的意思是,“即便是一天吃了6个胶囊,(因为)每次服用的量较少,加上人体的排泄功能,一般不会造成严重伤害。但是尽管如此,制药企业应该永远将患者安全放到第一位!”然而这几句话却被媒体掐头去尾取中间,仅仅截取了其中的“一天吃六个胶囊也没事儿”便发布出去,而孙忠实本人的确切身份是卫生部下属二级单位的专家,但是在此次事件中也被媒体和大众简化为“卫生部专家”。

于是,“卫生部专家说一天吃六个胶囊也没事儿”的新闻就这么出笼了,随之而来的则是网友和媒体铺天盖地的指责与质疑。

与孙忠实同样被断章取义的专家还大有人在,例如六七年前的李银河,当年有媒体称李银河在博客上“鼓励一夜情、鼓励换妻”等行为,然而如果真的拿来李银河在博客上所表述的文章仔细一读,或许大多数人会发现,李银河从没有表态“鼓励”人们去发生“一夜情”,而仅仅像是科普一样告诉人们,他们有一夜情的权利而已。“其实她只是告诉人们,你有这个权利去做某一件事儿,就好像老师告诉孩子:‘上体育课你可以跑步,可以跳高’一样,就是一个告知而已,但是偏偏媒体却误解了她,误读了她,让她背上了这样一个黑锅。其实这也是一种断章取义,虽然博得了眼球,却也让李银河陷入被误读的漩涡。简单来说,你知道你有某一个权利,但是同时你是否愿意行使这个权利,则在于你自己不是吗?”一位曾采访过李银河的媒体同行这样对本报记者说。

浑水摸鱼的“伪专家”

有的专家蒙受冤屈,有的则是赤裸裸的打着“专家”旗号骗吃骗喝。

本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近年来引发争议的专家观点中,“伪专家”最多的存在于文物鉴定行业和养生行业。

以文物鉴定行业为例,2011年就爆出了汉代“金缕玉衣”和“汉代玉凳”事件,其中金缕玉衣的持有者凭着一串有专家签名鉴定的鉴定书,居然将这件当代人制造的“西贝货”当做货真价实的“文物古董”,以此从银行骗取了大量的贷款。而汉代玉凳更是离谱,这套在2011年拍卖会上拍出2.2亿元的真品,居然也是文物贩子制作的假货。虽说在古董收藏行业里,打眼的事情时有发生,专家们集体“打眼”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汉朝时尚无玉凳出现这种简单的常识,文物专家们能够集体忽视么?

“主要是现在收藏行业太乱,尤其是鉴定机构多如牛毛,国家又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所以很多人都敢于当‘专家’,敢于冒充专家,甚至有些专家,虽然有真才实学,但是只要你给够了钱,他一样会昧着良心把假货说成真货。”福建省民间艺术馆副馆长李玉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如果说专家在利益面前违心的做了“伪专家”,那么一些连基本资质都没有的人却敢于在养生界中冒充专家,2010年,曾爆红电视台的张悟本被媒体曝光,这位号称养生专家、神医、京城最贵中医的“大师”,居然无行医资格,所谓的“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医药专业”等光彩照人的学历,经媒体调查发现全部作假,而张悟本本人也被相关部门查处。

张悟本并非个案,在随后的几年里,一批又一批的所谓的养生专家、养生大师被拉下马,或者是被质疑,但是仍然有人继续在打着“专家”的旗号行骗,如何纠正这些所谓的专家和大师,如何提高专家的信任度,或许对于中国的专家来说,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调查

4年,

从信任到不信任

世界杯、欧洲杯、奥运会,很多大型的赛事,4年一个轮回。

短短的4年时间里,可以改变很多。

例如,人们对于专家的信任。

2006年10月,《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了某调查机构的一个调查数据,该数据显示,中国公众的专家情结较强,公众对教授专家、中小学老师、法官的信任度排在前三位。

讽刺的是4年之后的2010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专家信任度”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却是只有6.5%的人认为“专家是社会权威,值得信赖”,而39.5%的人认为专家言论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20.4%的人认为专家言论根本不值得相信;31.9%的人觉得专家言论需要根据情况判断辨别。

4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大众对于专家们的信任度产生了迅速的下滑?这或许是一个无人可以回答的问题,但是随便进入哪一个网络搜索引擎,输入“专家雷语”四个字,我们都可以得到大量的让人瞠目结舌的“专家观点”:“医院救死扶伤是不对的”;“老上访专业户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房价是丈母娘推高的”;“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大学收费低”……

如果只是观点“惊世骇俗”倒也罢了,毕竟在学术方面普通大众与专家存在着巨大差距,大部分人在领会专家观点时难免会有偏差,正如当年释迦牟尼拈花示众,不也仅有迦叶尊者一人破颜而笑么?但是如今的问题是,专家们不仅仅是观点上让人无法接受,其能力也引发了大众的质疑:所谓的养生专家养生大师,居然劝人生吃泥鳅治病;被诸多古董专家鉴定为真的金缕玉衣和汉代玉凳居然是当代制造的西贝货……

观点上惊世骇俗让世人难以接受,能力上又引发诸多质疑,这也难怪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大众对于专家的信任度一再降低。

不过,并非所有专家都不值得信任,也并非所有的观点都“惊世骇俗”,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些所谓的雷语、雷事的背后,许多专家都惨遭误读,他们,也很委屈。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胡晗]

标签:专家 公信力 雷语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