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挽留城市“流动记忆”


来源:新华网

人参与 评论

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在市群艺馆正式挂牌成立,我市13位知名民间艺人也喜获“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 作为一座有着3

(据新华网2006年6月11日报道)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在市群艺馆正式挂牌成立,我市13位知名民间艺人也喜获“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

作为一座有着3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我市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古语言文字、口述文学、传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与技艺、民俗表演五大类,30余位民间艺术家掌握着20多门绝技。

然而,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我市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一批知晓武汉民间故事、民谣、民间戏曲的老人相继离世,有关这座城市的“流动记忆”正在逐渐消失,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民间技艺濒临灭绝。

去年我市出台《武汉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并积极申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文化部刚刚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的汉剧、楚剧两大剧种成功进入保护名录。

据介绍,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以后,将继续致力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收集、整理、挖掘工作;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则会积极收藏、收购大量优秀的民间文化作品,并面向普通市民开放参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薪火相传,最关键的一环在于人。昨日,13位老民间艺人披红挂彩,获得我市首批“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他们是:汉绣唯一传人任本荣,湖北道情创始人周维,微雕艺人刘国瑞,明式家具缩微艺人闫民怡,“风筝王”陈士荣,“面塑高”高志和,透雕艺人张威铭,瓶内画艺人童建国,木雕船艺人潘正斌,剪纸艺人刘士标、何红一、沈松柏、马子遐。据透露,我市将为这些优秀民间艺术家征集传人,以期让他们的独门绝活能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车延高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展览中心揭牌,并向首批13位“优秀民间艺术家”颁发证书。

首批13位“优秀民间艺术家”简介

任本荣:1936年生,汉绣唯一传人,从艺60年,精通汉绣50种针法。他用2年时间绣出的迎接香港回归大幅中堂、花8个月时间为归元寺方丈绣制的袈裟等50余件代表作,饮誉海内外,深受人们喜爱。汉绣曾与苏绣、湘绣齐名,绣品包括民情、民俗产品、舞台文艺用品、宗教文化贡品、民间灯会庙会产品等四大类。其色彩浓艳、构思大胆、手法夸张、绣工精细,具有极高的艺术保存价值。

周维:1930年生,湖北地方曲艺四大曲种之一——湖北道情的创始人。早在武昌区曲艺队工作时,他便发掘源自道教劝谕行善的唱腔“道情”,改造创新出有地方特色的湖北道情。他将其唱腔根基深扎在天沔一带的乡土音乐之中,博采打硪号子和沔阳渔鼓、天沔花鼓等部分曲牌的精华,形成富有江汉平原风味的音乐唱腔。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在他的带动下,湖北道情曾风靡一时。

刘国瑞:1946年生,人称“刘泥巴”,出身于民间工艺世家,自幼学艺,擅长微雕、木刻、石刻、花灯、剪纸等多种工艺,曾花7年时间制作了20多件微型中国圆木家具和一套圆木工具。他制作的花灯曾进京参加亚运会陶然亭灯展。他在米粒大小的象牙上雕刻“唐诗”,被20多个国家收藏。近年来,他将我国传统的“木用具”、“木工具”用紫檀木微缩制作,荣获湖北省首届绝技绝活大赛金奖。

闫民怡:1950年生,刻苦钻研明式家具近20年,其作品均选用与原作相同的古代珍贵木材按7:1的比例缩微复制而成。曾荣获“最小的明式家具”、“最小的传统木工工具”两项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明式家具被誉为中华民族宝库中的瑰宝,中国明式家具学会会长陈增弼先生称其作品“是所见到的同类作品中最精美的,若说巧夺天工实不为过”。

陈士荣:1944年生,1984年开始制作民间传统手工艺风筝,创作了千余幅风筝作品,人称“风筝王”和“武汉风筝陈”。上世纪90年代,其制作的宫灯、京剧脸谱风筝代表武汉参加在山东潍坊举行的全国广告风筝大赛及全国风筝精英大赛,囊括一、二、三等奖。风筝分为立体式和平板式两种,武汉的风筝制作以平板式为特色。陈士荣的最大特点是将现代工笔画技艺融入到传统的风筝制作工艺中,制作的风筝神形兼备,画面五彩缤纷、仪态万千,尽现武汉平板式风筝的特色。其风筝骨架简洁流畅,具有浓郁的荆楚韵味,不仅工艺精绝,还能折叠收藏,且融入许多奇思异想。

高志和:1943年生,人称“面塑高”,出生于彩塑艺术世家,从事彩塑艺术数十年。曾荣获湖北省民间艺术绝技绝活比赛金奖,先后应邀赴德国参加世界文化博览会,赴法国波尔多市参加中法文化年文化交流,赴韩国清州参加2005年国际工艺双年展。其作品色彩艳丽、形态逼真。其技法高超,现场制作不同的造型尤受欢迎。

张威铭:1935年生,退休前为华中师范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生物教学模型产品研制工作。业余爱好美术,擅长漫画、剪纸、木刻等。其创立的透雕技法尽现“用新思维、新手法表现深厚的传统”这一创作风格,在武汉民间工艺界独树一帜。1988年,他经多年探索首创带状立体构成样式的透雕人物创作技艺,使透雕这项古老的民间绝艺焕发新姿。其作品虚实相映,具有不同于传统雕塑的独特美感。其作品多次获奖,代表作《心曲》1996年获浙江中国民间工艺展金奖。

童建国:1953年生,1985年开始瓶内画创作,后开始在小口径瓶内作画。1992年,他在口径仅1.25毫米的风油精瓶内所作的《黄山壮景》参加首届全国吉尼斯擂台赛并获奖。瓶内画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即有,经常有人以“内有乾坤”形容瓶内画艺术。他首创在几毫米口径的玻璃瓶内描绘山水、创作油画,他经过20年努力独创的“小口径瓶内画”成为武汉民间工艺一“绝”。

潘正斌:1946年生,1963年拜著名木雕船老艺人龙容华为师,1975年开始从事木雕船专业设计。其作品《南湖彩船》197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美展,1984年设计的大型木雕船《龙凤舫》获中国工艺百花奖设计二等奖,1987年参与设计中国军事博物馆古战船复原项目《五牙战舰》、《斗舰》,1992年参加设计赤壁博物馆《三国古战船》系列展品。他于1981年撰写的论文《浅谈湖北古战船》被中国工艺美术学报转载。

刘士标:1940年生,从小酷爱剪纸艺术,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剪纸艺术的创作与探索,刻、剪并用是其剪纸的一大特色。作为武钢的一名职工,他将民间传统剪纸的创作题材拓展到工业领域,首开“工业剪纸”先河。其创作的“工业剪纸”汲取了版画、国画、宣传画、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兼有柔细和粗犷的风格。1999年,他的《钢花系列》作品在中国民协、中国剪纸学会、中央美院联办的建国50周年剪纸展览会上获金奖;2005年,他获全国剪纸展特别贡献奖。

何红一:1954年生,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民间文学和艺术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著有《造纸术——剪纸篇》教材。擅长剪纸、布贴画、蛋壳造型。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有多件作品被中国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以及日本、美国等海外民俗及学术机构收藏。其作品《土家风情——摆手舞》获2004年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作品《牧童(一组)》获2004年中国(温州)剪纸博览会金奖,作品《摆手庆团圆》获2004年全国剪纸邀请赛金奖,系列剪纸《南方少数民族头饰》获2004年首届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金奖。

沈松柏:1957年生,现任武汉电力职业学院教师。1979年开始从事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和制作,擅长宫灯制作及现场剪纸、刻纸、撕纸,先后有十余幅作品在全国工艺大赛中获奖。作品《揽月亮》、《娶亲灯》等获中国民间工艺品大赛金奖。他能将剪、刻、撕等技法糅于一体,在武汉民间剪纸界自成一派。其刻纸、剪纸或单色或彩色,单色剪纸作品清新脱俗,彩色剪纸作品美艳丰满,尤其左手“脱手剪”技艺更是以“快”、“准”堪称一绝。

马子遐:1927年生,他的外祖父是一位民间艺人,他受其影响自幼喜好剪纸。1955年,他以剪纸连环画《三件宝》参加第一届全国职工美展崭露头角。凭着50年的水利工作经历,他在不断汲取前人技艺的基础上,上世纪80年代首创了别具一格的武汉民间剪纸“绝活”——倒影剪纸。这种剪纸样式是用深浅不一的两种纸对叠在一起,通过艺术处理后一次刻出。其作品清新自然、朴素凝练,极富诗情画意。其作品《江南春雨》、《和谐之歌》先后获2004年、2005年全国剪纸邀请赛金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林芳]

标签: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保护 民间艺人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