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5年投入124亿打造教育强市 资助弱势群体


来源:长江网-长江日报

人参与 评论

昨日,市政府常务会通过《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简称“十二五”教育规划)。2010年到2015年,我市将投入124亿元办教育,提前5年完成国家规定的“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对此,市教

昨日,市政府常务会通过《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简称“十二五”教育规划)。2010年到2015年,我市将投入124亿元办教育,提前5年完成国家规定的“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对此,市教育局局长谢世腰解读:武汉实现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转变,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教育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国内教育一流城市行列。

据介绍,未来5到10年,我市教育将加快实现“两步跨越”,第一步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第二步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和终身化”。

教育现代化有很多指标,“十二五”教育规划中都有明确具体目标: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小学在职教师95%以上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初中在职教师85%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中在职教师17%以上达到研究生水平;200所左右大中小学与海外学校建立友好学校。

专家评价,这些指标都高于“国标”。

另悉,“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策划和推进11大类33项教育重大建设项目,其中重点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升工程、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工程等七大工程。

热点

四大方面备受重视

近年来,学龄前儿童“入园难”问题成为市民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刚刚出台的“十二五”教育规划中有31处提到“学前教育”。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市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公办幼教资源不足,“入园难”问题较突出。“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新、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力争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达到全市在园幼儿总人数的60%以上,等级园数量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85%以上。

弱势群体受全方位资助

“十二五”教育规划中,对农民工子女、农村学生和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教育权利高度重视。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提高公办学校“融合教育”水平,让“流动花朵”更好地享受市民待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监管网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实现“全覆盖”;建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全方位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每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儿童、“问题学生”享有同等教育权利;重点加强7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设备;逐步提高公办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中职学校政府励志奖学金和市属高校政府奖学金的比例;研制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资助政策等。

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市教育局局长谢世腰说:“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学生体质健康,这一内容首次写入‘十二五’教育规划。‘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十二五’教育发展的一个具体目标。”

“十二五”教育规划中提到,“90%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以上等级,每位学生掌握2项体育锻炼技能、1-2项艺术特长,学生近视率下降5%”。我市还将实施“健康生活、快乐学习”行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锻炼习惯。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程,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时间。

公办小学实现标准化建设

据介绍,“十二五”教育规划从多方面体现出教育公平。

今年底,我市长期保留的公办初中将全部建成标准化学校,整个工程总投资预计达10亿元。

“初中标准化建设完成后,我市将全面启动小学标准化即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对全市拟长期保留的600余所公办小学全面进行标准化建设。至2015年,所有纳入建设的公办小学将全部通过评估验收。”谢世腰说。

“十一五”之后,我市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差距显著缩小,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还不高,差距依然存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加大市级财政统筹力度,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普及程度和水平。(记者黄征通讯员龚伟)

变化

受新一轮人口波动影响

高中毕业生升学压力趋缓

根据“十二五”教育规划中公布的数据,今后几年,我市各级教育将依次面临新一轮人口波动影响。

●学龄前儿童继续小幅攀升。

预计到2015年,学龄前儿童年入园规模突破8万人;到2018年左右年入园规模达到阶段峰值,在园儿童总量突破22万人,比2010年约增加6万人,递增32.8%;以后呈波动式递减变化。

●小学学龄人口逐年增加,大幅回升进入新一轮人口高峰。

预计到2015年,小学新生年招生规模达到约8.2万人,在校生规模将达到约45.6万人,比2010年约增加4.5万人,增长10.9%。预计到2021年前后,小学学龄人口将达到本世纪第一次高峰值,年招生规模将突破9万人,在校生规模突破50万人。2021年后,小学学龄人口将呈波动式递减变化。

●初中学龄人口将呈L型走势。

2013年以前初中在校生规模仍将快速回落,后半段减幅趋缓。预计到2015年,初中在校生规模约20.6万人,比2010年约减少2万人,减幅9.25%。2016年后,初中生规模将步入回升周期。

●高中学龄人口自2005年达到历史峰值以来,“十二五”期间仍将延续递减趋势。

这种趋势伴随着初中毕业生人数的变化而变化,2013年前减幅较大,后期逐步趋于稳定。预计到2015年,普高年招生规模约3.7万人,在校生规模约11.5万人,分别比2010年递减25.85%、25.8%;随着初中生源锐减,中等职业教育将面临更严峻的招生压力。

●大学适龄人口将步入下降周期,到2018年左右达到低峰值,以后呈波动式变化。随着绝对规模递减,高中毕业生升学压力进一步趋缓。

●未来我市学龄人口生源结构、城乡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流动人口长期定居和举家迁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需求将持续增长;城乡学龄人口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中心城区与远城区中小学在校生规模比将由现在的6∶4左右逐步上升到6.5∶3.5左右。

●老年人口将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城市特征进一步显现。

预计到2015年,我市老龄人口将达到17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16%。老年人的终身学习需求将变得更突出。

背景

2015年出生人口8.5万

8个部门预测各学段入口

昨日获悉,“十二五”教育规划中公布的受教育人口数据是我市8个部门预测的。此前,预测各学段受教育人口,主要根据市公安局、市统计局等部门提供的数据。

据介绍,“十二五”教育规划去年初启动,在全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前后形成了20个专题的规划,完成初稿后,又进行了十余次讨论修改。

“十二五”教育规划公布了我市各学段人口的变化。受人口总量增加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十一五”以来全市出生人口呈逐年增加趋势,预计“十二五”期间仍将保持这一趋势,在2015年左右达到峰值,数量将达到约8.5万人。这是根据市公安局、市人口计生委、市残联等8个部门提供的数据预测的。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人口变化是教育布局的关键指标。和以往不同,我们制定‘十二五’教育规划,收集了所有和人口相关部门的数据,比如从市卫生局了解新生儿人口、通过市残联了解残疾儿童人口等,并将部分数据预测到2021年。这种立体论证的方法比过去更科学。”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舒鸿吉]

标签:教育 武汉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