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学生社会公德完善 关键在于社会的引导


来源:新华社

人参与 评论

新华网天津频道1月19日电,今天,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高校学子正处于一种令人困惑的状态之中。一方面,他们关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爱心;另一方面,他们也普遍存在着公德缺失的行为。这种亦正亦邪的现象,原因何

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高校学子正处于一种令人困惑的状态之中。一方面,他们关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爱心;另一方面,他们也普遍存在着公德缺失的行为。这种亦正亦邪的现象,原因何在呢?

--无偿献血成为大学生的新风尚

记者从天津市血液中心了解到,在2004年12月天津进行的万名大学生献血活动中,短短的两周时间,大学生献血量就达到7000多单位(1单位为200毫升)。2005年1月至11月天津市大学生共献血138350单位,献血量占了天津市献血总量的20%,而在校大学生人数在天津人口中的比重只占2.8%。"大学生已经成为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天津市血液中心负责人曹先生如是说。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教授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 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知书达理。通过一些能够体现良好社会公德的行为,大学生自身也受到了愉悦。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王伟凯博士也表示:“大学生依然单纯,素质并没有下降。关键在于社会的引导。”

--公德缺失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与上述体现大学生社会公德先进性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着各种公德缺失的行为,如"课桌文化"、逃课现象等。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考试作弊、助学贷款和就业求职过程中的诚信问题,更让大学生的公德形象受损。

2001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调查显示,做得"很好"的大学生没有超过16%,但有20%以上的大学生做得"不好"。2003年,南京市7所高校大学生诚信现状问卷调查表明,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存在。67.2%大学生承认自己在考试中作过弊,56.7%的被调查大学生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存在。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彭彬]

标签:大学生 社会 公德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