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社会公共文明建设 呼唤国民精神素养提升


来源:新华网

人参与 评论

2013年10月中旬,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文明行为文明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国民精神与素质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精神文明导刊》共同主办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国民公共文明素质”学术研讨会在中

2013年10月中旬,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文明行为文明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国民精神与素质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精神文明导刊》共同主办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国民公共文明素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山西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首都精神文明办与共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的专家学者近50人齐聚一堂,以“理念的现代化与公共文明的认知、认同”、“人的现代化与公共文明发展”、“社会管理与公共文明建设”为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在此,笔者就公共文明建设的内涵新解、问题聚焦、困境溯源和路径探寻等四个方面,对论坛的主要成果加以综述。

内涵新解:公共文明建设的逻辑前提

何谓公共文明?这是探讨公共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孙抱弘研究员认为,公共文明建设需要走出对公共文明的传统解读与路径依赖。对公共文明的内涵进行了全新的深度解读:公共文明是现代社会中、高科技信息时代背景下,多种新结构要素互动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是对传统文明的继承,一方面又以“现代性”、“公共性”为新结构要素,对传统文明的内涵与外延加以新的拓展。此外,孙抱弘研究员还着重对公共文明的深层次结构要素进行了阐释:在社会文化价值取向中,应该由原来的自我中心转变为承认他者、尊重他者。建立一种新的集体主义精神——承认自我基础上的利他主义、群体主义;人的理性也必须从原来的深层理性(经济技术理性)向交往理性、契约理性发展,逐步逼近人文理性。

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洪守义则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社会经济体制、人口流动、教育制度变革、新媒体出现、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变迁对公共文明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公共文明的内涵、价值和意义。他认为,公共文明是社会文明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既包括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应具有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又包括城市文明程度。作为目的和价值取向的公共文明是指在特定的空间涉及人们共同利益而表现出来的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公共精神。他指出,公共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正确理解公共文明的内涵、了解当代国民公共文明的素质状况,社会公共文明素质的养成机制,不仅能有效的抵御因商品经济冲击所造成的个人利益的过度诉求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扩张,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更有利于提升国家、地区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基于对北京市公共行为文明的实证调查数据分析和反思,提出公共领域中的“关系体”概念,尽管这一概念的价值和意义有待进一步论证,但是其给当下公共文明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新的启迪和思考。沙教授认为“关系体”其主体是“人群”:一种自发的未组织化的非理性群体。这种关系体,就其空间性而言可以称之为公共关系体,就其行为特征而言又可以称之为自发关系体;两种称谓上“关系体”的内在联系是国人在公共领域有一种“聚群性”行为特点。沙莲香教授还对“关系体”概念的内涵、实质及其存在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两个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是在关于“不文明”的问卷对话中出现的“关系体”现象是否是被调查主体的一种自我觉醒和反思;二是公共关系体是不文明或由不文明走向文明的“实体性”支撑点。基于此,沙教授还将继续进行“关系体”理论的建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任莎]

标签:公共文明 国民 素质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