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寻找自然和恬淡隐居 都市人的田园梦想


来源:哈尔滨日报

人参与 评论

(据《哈尔滨日报》2008年9月28日报道)的乡村小院则是多数工薪阶层一心向往的“隐居胜地”。隐居是个奢侈品,没钱的人只能随便找个地方躲起来,过着淡而适的田园生活,而那些“高调”隐居者,他们喜欢在自己

(据《哈尔滨日报》2008年9月28日报道)

毋庸置疑,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来没有停止对“悠然栖居”、“世外桃源”的渴望,买下一座岛做“岛主”,买下一座山做“寨主”,买下一块地做“领主”,买下一间大院做“院主”……隐居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态度,更是生活方式的选择能力:依山傍水的别墅生活是城市新贵的田园想象,而简陋、宁静的乡村小院则是多数工薪阶层一心向往的“隐居胜地”。隐居是个奢侈品,没钱的人只能随便找个地方躲起来,过着淡而适的田园生活,而那些“高调”隐居者,他们喜欢在自己的别墅里造造园林、假山、草堂和山房,种上一垄竹子,放几块湖石,以满足归隐山林的雅兴。于是,五花八门的隐居生活出现了。

陶醉悠闲的田园生活

说到适合多数人的隐居生活,不能不提到哈尔滨市的韩贵岭夫妇,几年前他们在退休前选择了辽宁省岫岩市一个乡下作为养老的地方,那是他们花7万元买来的陋室。他们居住的小屋在一座大山的半山腰,这是一幢很普通甚至有点简陋的民居,房子坐落在山谷的一侧,旁边就是从上游流下来的小溪。要到房子那边,需经过主人搭建在小溪上的一座小桥。灰色砖瓦的房子虽然简单,但是配上桥下潺潺的小溪,旁边陡峭的山峰,房前的小菜园,却俨然一幅山水画,使人陶醉其间。已经64岁的老韩,2005年来到这里,买了山下农民的空房,现在他只在冬天才回到哈尔滨住一段时间,在度过寒冬之后,马上回到这山间小屋。“去年10月份我们回到哈尔滨后,老头一直感冒、难受、喘不上气来。”韩老的老伴金大娘说,“所以3月份我们就回到岫岩,老头就没事了,全好了。”以前一直患有心肌梗塞的金大娘,必须要不断地吸氧,自己买了吸氧的仪器,进山的时候,也把吸氧的仪器带了来,但是上山后,都快3年了,再也没用过那机器,也不犯病了。在寂静的大山里生活会不会寂寞呢?“不会的,那里通电话,还可以看有线电视,我们两个夏天就在山路上走走,在小院里坐坐,要不就在院里跳跳舞,”金大娘说,“生活也很方便,老头一个月去趟城里买一些必备的药,日常的生活用品就去山下面的买,那里什么都有。”夫妇二人还将小屋改建成了韩式的风格,有火炕和韩式炉灶,甚至养了一只小狗,每天在院里跑来跑去,给小院增加了不少的生机,院子里开出了一小片菜地,“种些豆角、黄瓜,也够我们吃了。”韩大爷说。应该说哈尔滨许多退休老人已经选择了韩大爷的生活方式,条件好的选择了山清水秀的海滨城市作为隐居地,而更多的人选择了哈市周边外县作为自己的第二“根据地”:依山面水,造个小屋,屋前开一小块田地,种点瓜果蔬菜,养几只鸡、鸭、狗、兔,或者到小桥流水的周庄、西塘,租住一座带天井的房子,在镇上摆个小摊开个小店,不求赚多少钱,只是找个活,这些“四处流浪”的隐者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乐趣。

最钟爱的是“慢生活”

“工作的原因,我必须得在大山沟里,这里交通特别不方便,所以我的生活和工作就在一起,在这里久了不由得已经溶入了这美丽的大山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绿绿高山,听着小河哗哗的流水声,享受着凉爽的环境,慢慢的已经离不开这美好的山沟了。”这是省公路设计院赵明日记中的一段话,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大山的留连和向往。的确,每个假期小赵都会背上行囊独自一人来到大山深处,感受这里的宁静和孤独,这里具备了隐居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山清水秀,人心淳朴,节奏缓慢,关键还很落后,绝对符合环保的要求。小赵很迷恋这个地方,红叶、河流、松鼠、山雾,这一切的确很迷人,小赵说:“一个人独自在山里生活,可以彻底放松自己的心情,调整自己的状态,到假期结束,我已经进入一个饱满的状态,可以安心地工作了!”

其实,小赵选择的生活方式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休闲方式,吃自己做的饭菜,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使身心抽离城市,得到放松,这就是目前风行的“慢生活”概念。的确,人生处处皆有“生活禅”,甚至还有人热衷扣问山林寺门,聆听暮鼓梵音,品食清茶斋饭,在寺庙里短期隐身修行:礼佛、诵经、讲座、抄经、传灯、行脚等,这种超然的隐居生活让许多人神往之。

一次去临安玩,于立被当地的人文环境所吸引,决定逗留一段时日,他租住了一个民居,每天置身于秀美的景色里,过上了神仙般的隐居生活。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白沙村时,这个隐匿于临安深山密林中,平均海拔超过600米的小山村,已悄悄地“骚动”起来:拎着锄头挖时下最新鲜的野菜,提着袋子到更高的山上采茶,将一条条洁白的被单洗好、整齐地晾起来……村民的忙碌其实都是冲着“十一”去的,自打白沙村的农家乐旅游发展起来之后,他们已经从黄金周里确确实实地挖到了“金”。

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位于杭州以西的天目山麓,全村面积9.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过97%,因太湖源景区坐落于此而被称为“太湖源头第一村”。站在村口远远望上去,白墙红瓦的农家别墅错落地掩映在竹林里山峦上,一股溪水自山谷深处一路辗转而下,水声淙淙,清澈见底。于立租住的是老式农舍改建的,在依山傍水的农家院落,泡上一杯茶,静静地倾听潺潺水声,这世外桃源般的农家生活,吸引了不少游客。随着农家乐的红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选择了这里作为隐居的“周转地”,毕竟,不用多少投入,就能获得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解密都市隐居文化

其实,“归隐田园”的理想长久存在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在一切都变得太快、个人无法把握自身境遇的现代社会,“归隐”这个前现代的愿景更成了人们的普遍需求。百度有一个“隐居吧”,在表达出强烈隐居意愿的网友中,不乏不到20岁的少年郎,甚至有人说从上初中(13岁)开始就渴望隐居了。渴望隐居的原因,有因为没有人生目标和方向而迷茫的,有希望摆脱现实的是是非非的,有感觉在城市中生活连呼吸都难受的,还有希望治好失眠症的。至于如何隐居,一位网友说:“很想隐居,但不脱离文明,最想去山的最高处,有太阳有水,有土壤。不要有蛇,我怕蛇。”

中国的绝大多数隐居名士大多学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选择了山川幽谷秀丽之地颐养天年。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时尚虽然不断变换,但在传统文化中始终不变的却是对纯正悠然栖居的渴盼。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微分析,“隐居生活”的兴起,归结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城市里生活的人希望能找到一个休闲好去处,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二是投资不大,几万元即可;三是“慢生活”概念在休闲经济中正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她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深层次的隐居将流行开来,人们会纷纷把目光投向农村,一股城里人“返乡”的热潮也必将来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杜思思]

标签:大山 农家 小赵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