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古代文人隐士的隐居类型


来源:商都网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中国古代文人隐士的隐居类型 中国古代出仕的人比较多,也比较推崇出仕,但也有一些文人雅士开始了隐居生活。但是不管其是不是真心归隐,或者为了博得名气,或者真心归隐,都是隐士。因而,这些人的隐士也

原标题:中国古代文人隐士的隐居类型

中国古代出仕的人比较多,也比较推崇出仕,但也有一些文人雅士开始了隐居生活。但是不管其是不是真心归隐,或者为了博得名气,或者真心归隐,都是隐士。因而,这些人的隐士也就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传席先生分成了十种类型。

隐居类型一、完全归隐:

归于此类的隐士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他们与为仕而隐完全没有干系,即使有时机有环境有条件,甚至朝廷派人来多次延请,他们也拒不出仕,如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等。

隐居类型二、仕而后隐:

这种类型的隐士在中国古代很多,当过官,因为对官场不满而解冠归去。这其中,名气最大的是陶渊明,其隐逸的名气甚至超过其诗名。但陈传席认为在陶渊明归隐之后就变成“真隐”了。

隐居类型三、半仕半隐:

此类人先是做官,但后来不愿做了,但辞官又无保于生计,于是虽做官,却不问政事,过着实际的隐居生活,虽然不具有隐士的名分,但却有隐逸思想,如唐之王维。

隐居类型四、忽仕忽隐:

如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均是先做官,然后又隐居,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复出仕,之后再归去。陈传席先生评价这种人不果断,拖泥带水,并说王蒙创造了拖泥带水皴,董其昌的画用笔含糊不清,太暗而不明,就和他们的性格有关。

隐居类型五、隐于庙堂:

这类隐士,虽然做官,但不执着于政事,陈传席评价之为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对国家危害最大。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任谦]

标签:隐居类型 隐士 陈传席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