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泸州二级以上医院医患须签不收送红包协议


来源:川南在线

人参与 评论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规定,从5月1日起,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所有住院患者,入院24小时内,医患双方须签一份“不收不送红包协议”。 昨日,记者了解到,我市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始实施该规定。   入院签协议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规定,从5月1日起,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所有住院患者,入院24小时内,医患双方须签一份“不收不送红包协议”。 昨日,记者了解到,我市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始实施该规定。

  入院签协议能否根治红包?

5月4日,秦先生的岳父刘先生因肺部不适,住进泸医中医院。管床医生汤俊起拿出一份“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要求双方必须签字认可,并称该协议还将纳入病案管理。此前,秦先生的家人也住过院,为红包专门签协议,这还是第一次。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规定,从5月1日起,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所有住院患者,入院24小时内,医患双方须签一份“不收不送红包协议”。 昨日,记者了解到,我市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始实施该规定。

这一纸新的协议书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它对红包杀伤力有多大?……记者在多家医院对医生、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采访。

  协议写什么?

  医患双方承诺:不收不送红包

昨日,记者在泸医中医院看到,该协议书分为医生和患者两部分,协议书上明确写着:“该协议患方签字后进入病历档案”,并写有医院的监督投诉电话等。

协议书上,医生患者均郑重承诺。医生承诺:秉持平等、仁爱、诚信的职业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尽心尽责为患者治疗疾病。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各项权利。廉洁行医,不接受患者及家属的红包、贵重礼品。

而患者及患方代表承诺,积极配合诊疗活动,如实提供病史等信息,尊重科学,对疾病诊断治疗中客观存在的危险作出慎重理智的决定。尊重医务人员, 爱护公共设施,服从管理和安排,患者本人或患方代表要有效沟通协调好本方人员,共同履行好本承诺书。不向医务人员送红包、贵重礼品,共创廉洁和谐的医疗环境。

  患方想什么?

  签协议,会不会形同虚设

“家人生病,本来就要花一大笔医疗费,刚开始也在考虑是否送红包。签了这个协议,心里反而踏实了。”秦先生说。

刘明(化名)的母亲在市内某医院住院,病情严重。入院时,刘明也和医生签了这样一份协议,但这并没有排除他内心的纠结。在他看来,很多病人都是自愿给医生送红包的。“拜托别人帮你办事,你真心感谢,送一点礼物或者请吃饭,应该算是一种礼节吧。”刘明说,每个患者家属都希望医生能够多抽些时间及时观察一下病情、在治疗方案上多花些心思,家属自愿感谢医生送的红包,不属于医生的索取,为什么不可以呢。不过,刘明又担心,医患双方都签了协议,自己主动送红包,貌似对医生不尊重、不信任。

在某医院的病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患者家属告诉记者,当初自己生小孩、小孩做手术、母亲住院,好几次都给医生送了红包,医生也收了。当时的心态是,其他人都送红包,自己不送,心里不踏实。“现在,每个住院的患者都和医生签了关于红包的协议,大家都不送,也不觉得别扭了。”该患者说,看病就医送红包,也有从众心理。

不过,还有一些患者表示担心。市民李先生5月1日前入院,现在还没有出院,也就没有签这样的协议。不过,他有一些顾虑:“如果仅仅是医患双方签个名字,我觉得其作用有限,至少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这协议有哪些配套的监管措施,对医生收红包的监管力度有多大?如果医生一面签着协议,而暗地里继续收着红包,那我依然面临同样的纠结。”

在对患者及其陪护家属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人有着和李先生类似的纠结。甚至有的人心中,送红包好像已经是潜规则,想要打破它还需要更加严厉的措施。

  医生怎么想?

  签拒收红包协议,根本没必要

医患双方签协议这一新举措,对于医患红包的伤杀力到底有多大?一位从医多年的医生表示,绝大多数医生的医德医风都很好,明目张胆索要红包等行为毕竟是少数。签协议这样的方式,可能能弥补以前一些措施的不足。不过,这位医生认为,要解决红包问题,要从源头上找原因。如果医护人员事先告知患者或是暗示患者,不给红包可能会在诊疗上吃点“苦头”,明目张胆地索要,一定要严惩不贷。还有一种情况是,患者以及家属为了手术成功、治疗顺利、为了感谢医生等, 主动给医护人员红包,这是不信任、误解的表现。对这样的情况,用细致的医患沟通、诊疗服务来消除可能更好。

在采访中,大多数医生认为,通过细致的医患沟通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对其所从事行业的误解,让他们更清晰地了解诊疗流程、治疗细节从而消除一些不安和顾虑是很有必要。一些患者以及家属住院后,对于一些细节非常关注,比如今天用的药、输的液为什么和以前不一样了,是不是病情加重了?一些要做的检查对于治疗有哪些作用,必要性有多大?如果这些问题沟通不及时,患者以及家属可能就会有一些想法、产生一些担心,甚至想通过送红包来获取新的解决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医患沟通就很重要。

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甘文权告诉记者,对大多数医生来说,签这样协议,根本没有必要。对一些送红包的患者,绝大多数医生都会拒绝,拒绝不了,就给患者交医疗费,有的则是患者出院后,退给患者。“这样做,能消除患者的误会和担心。”

在泸医附院,有的医生对无法拒绝的红包,为病人交医疗费。据了解,仅去年就有900多人次的77万余元交为医疗费。据泸医中医院纪委统计,今年1到4月份,该院将患者的红包交作医疗费的就有上万元。“很多红包,都被我们医护人员拒绝了,目前统计的是交作医疗费的。”该院纪委的有关人士称。

某三甲医院的年轻外科医生称:“我们现在的医疗工作很繁忙,还要签红包的协议,这简直是对这份职业的亵渎和侮辱,对医生的不信任。”该年轻医生说,医生尊重生命至上,签这个红包协议,对绝大多数医生来说,真没有必要。

  我们期待什么?

  期待1:优化医疗资源

市民徐敏认为,红包现象,是医患关系不对等、优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导致的。一些疾病发病率在提高,而医疗资源相对有限,知名专家就更有限了,患者及其家属期望得到条件更好的医院、水平更高的专家的救治,可能就通过送红包来换取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市民张女士分析说,国家要继续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增强了,大家生病就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诊,少去拥挤的大医院,送红包的现象说不定会少很多。

  期待2:签字不要流于形式

市民吴先生认为,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或许能对医生起到一定的约束;对患者以及家属,尤其是那些正犹豫送不送红包的人进行一种引导、提醒,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想让其成为治本之策,可能不现实,希望配套的监管、医患间的沟通等方面能同时升级、完善,希望新举措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签字。医患签订协议只是一个程序和环节,要治理红包现象,则是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避免走过场,避免协议内容成空话。

  记者手记

  拒收红包医生有尊严

医生不收红包、不吃回扣应该是医德医风的底线,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卫生主管部门,还是医疗机构,或者医护人员本身,都在加强监管和自律。然而, 为何屡禁不止,而且采用入院医患双方签字协议的形式来约束呢?有业内人士分析,医院的红包现象,如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部分医生认为, 送红包是患者对医生的认可;部分患者认为,送红包是花钱买平安。事实真的如此吗?记者采访中发现,有部分患者不情愿送,而有的医生收得不安心。

“医生来说,不论收不收红包,都会尽力把手术做好。拒收红包,让医生有尊严。”一位年轻医生的话,表达了多数医生的心声。

签订拒绝红包协议,要求医患双方必须遵守契约,信守承诺,按规矩来。禁止红包现象,医疗监管部门、医院就是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轻则警告、通报,不得提升职称,甚至吊销行医资格。当然,如果监管措施有漏洞、打击力度不够强,那问题也难以解决。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彭彬]

标签:红包 协议 医院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