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市场份额“十连降” 谁动了自主车的奶酪


来源:长江商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份额“十连降” 谁动了自主车的奶酪 中国车市这块大蛋糕,之前一直被合资、外资、自主三类品牌分而食之。外资品牌主攻高端市场,合资品牌主宰着大部分的国内私家车中高端市场,而自主品牌则以价格优势分食

原标题:份额“十连降” 谁动了自主车的奶酪

中国车市这块大蛋糕,之前一直被合资、外资、自主三类品牌分而食之。外资品牌主攻高端市场,合资品牌主宰着大部分的国内私家车中高端市场,而自主品牌则以价格优势分食中低端市场。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日系车慢慢从钓鱼岛事件的影响中复苏,在合资和外资品牌的进攻下,自主品牌的市场已逐渐被蚕食。随着合资和外资品牌的进一步扩张,价格已下探到自主品牌的主要领域,而今年6月,已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连续同比下滑的第十个月。

内忧外患,自主疲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数据

上半年中国车市销量全球第一

自主品牌遭“十连降”

今年是中国车市高增长的年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78.34万辆和1168.35万辆,同比增长9.6%和8.4%,但增幅同比下降3.2和3.9个百分点。据盖世汽车网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地区的汽车销量超过美国350余万辆,位居世界第一。

6月中旬,位于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内的中瑞辰奇瑞4S店终于顶不住压力,选择停业。当下,对自主品牌而言,从制造商到经销商,这样的压力并非个案。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6.67万辆,环比下降2.4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36.23%,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28%,比上年同期下降1.30%。截至2014年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月度市场份额已“十连降”。而自主品牌丢失的市场份额正被合资品牌分食,乘用车市场的整体增长也由合资品牌主导。

外患

合资品牌价格下探

分食自主品牌市场份额

合资车企凭借其深厚的品牌积淀和丰富的造车经验,吸引了多数消费者。同时,这些合资企业也在不断地为中国市场调整战略,价格下探便是他们蚕食自主品牌份额的主要手段之一。

2011年,根据国家政策,合资车企要扩大产能、异地建厂,就必须有新能源项目和合资自主品牌。时至今日,距首款合资自主品牌面世已三年,随着越来越多合资车企推出合资自主品牌,该阵营已成为国内车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7月16日,东风日产合资自主品牌启辰在新车R30上市会上,宣告启辰已进入2.0时代,新车价格最低仅为3.99万元。曾经,小型车和微型车是中国自主品牌的“生命线”。如今,随着合资品牌产品线下探,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开始在A0级和A级市场发力,屡次打破价格新低。比如,三厢版雪弗兰赛欧不足6万元,新飞度仅需7万元。这让原本划线明确、貌似和谐的汽车市场发生了两极化的转变。

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长安是唯一一家跻身轿车销量前十的自主车企,排名第九。但其19.94万辆的销量与第一梯队70万到80万辆销量的级别相比,差距不小。

据统计,上半年大多数自主品牌都没有完成半程目标。吉利汽车上半年总销量为18.7万辆,同比减少29%,仅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32%。一度被视为自主品牌“新旗手”的长城汽车,今年上半年销量也仅为34.7万辆,同比减少5.6%,不到全年销售目标的40%。

内忧

自主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上半年自主品牌整体下滑的阵营中,最痛苦的莫过于长城汽车。曾高度依赖SUV拉动增长的长城汽车,成为去年增长最快、利润最高的车企之一。然而今年以来,其技术短板开始显现。

长城汽车在SUV市场的突围方向选择了中高端SUV细分市场,然而事与愿违,长城汽车公司的逆向研发在高端SUV车型哈弗H8上碰壁,使得新车上市屡次延迟。这也逐渐让消费者失去了耐心,股价跳水、人事变动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从去年10月11日到今年7月15日,长城汽车A股股价从52.85元跌至27.25元,市值蒸发超过700亿元。

7月上旬,长城汽车发布上半年产销快报,销量达34.7万辆,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9%。其中,乘用车累计销售28.23万辆,同比下跌6%,轿车销量5.7万辆,同比下跌49.9%。

对于自主品牌在研发投入上是否过少,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整个汽车行业的研发投入平均水平为2%,长城研发投入不足3%并不算低。

针对自主品牌的现状,董扬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最近两年合资车企在低端车和廉价车领域布局,自主品牌车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另一方面则是自主品牌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

分析

下半年形势仍不乐观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突围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合资品牌为完成全年目标会继续冲量,特别是日系车,价格下探特别厉害,这对自主品牌很不利。”中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则认为,从整体车市来看,下半年形势普遍会好于上半年,但应该不如去年,尽管相关人士预测今年车市仍然是8%到10%的增长,但在中国车市达到2200万辆这么大的一个量级后,会在此阶段徘徊一段时间。

不久前,政府出台取消公务车的政策,这对瞄准公务车的自主品牌来说,犹如雪上加霜。

合资降价、技术缺陷、公车改革、多地限牌,内忧外患之下,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一降再降。诚如那个“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趋缩小的市场份额,只有先动起来的企业、勇于寻找“新奶酪”的企业,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而在纯电动汽车市场领域,绝大多数都是自主品牌汽车,如北汽E150EV、比亚迪E6、腾势、江淮和悦iEV以及荣威E50等,可以说中国的纯电动汽车领域几乎被自主品牌车型“霸占”。由此来看,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这一片蓝海中,从政策角度来说,依旧是给予了自主品牌最大程度的利好。

一方面是因为最近两年合资车企在低端车和廉价车领域布局,自主品牌车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另一方面则是自主品牌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分析自主品牌“十连降”原因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任谦]

标签:市场 奶酪 自主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