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证券机构前员工私售贵金属 投资产品后失联


来源: 北京商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国都证券前员工私售贵金属投资产品后失联 本报独家报道并续关注的“银行客户360万元遭遇‘飞单’”事件还在继续发酵。记者发现,造成客户亏损的贵金属产品主要的推销人员是国都证券员工。目前这位员工已

原标题:国都证券前员工私售贵金属投资产品后失联

本报独家报道并续关注的“银行客户360万元遭遇‘飞单’”事件还在继续发酵。记者发现,造成客户亏损的贵金属产品主要的推销人员是国都证券员工。目前这位员工已经合同到期离开国都证券,并“失联”了。

日前,记者报道了一位银行客户张呈(化名)用360万元资金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期限为12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21%(金额不同收益不同),结果在一年的时间内360万元亏得血本无归。而更让张呈气愤的是,自己并不是接到了任何推销电话才上当,而是在驻点的券商工作人员彭某某(化名)忽悠下,稀里糊涂授权给他人开了贵金属账户,由他人帮忙操作自己的贵金属账户进行白银投资。

而受害人并非张呈一人,但她涉及的数额最大,其余投资者多在几十万至百万元不等,但命运却如出一辙,全部血本无归。其实,在这其中,银行的理财经理虽然并没有在推销过程中帮忙,但自己也投资30万元购买了同款产品,一样血本无归。彭某某其实是国都证券设置在银行大堂的驻点人员,这款产品也是在彭某某的包装下推销给了多位银行客户。

但是究竟这款产品怎么来的?为什么包括理财经理在内的20多位投资者都会掉入贵金属投资的陷阱?他们可能都不清楚。

记者日前来到了位于北三环的国都证券北三环中路营业部,发现其紧邻彭某某驻点的银行,而如今银行驻点已经撤走,营业部也在今年5月搬至马路对面的另一栋大厦内。据国都证券北三环中路营业部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彭某某此前确实为国都证券员工,今年5月合同到期已经自动离职, 其所销售的产品并非国都证券自有或代销产品。

“此前银行的人员也来营业部询问过此事,确认彭某某已经难以联系上,而私自销售投资产品是他个人行为。”这位负责人表示。

随后,上周五有6位投资者来到国都证券位于东直门的总部进行投诉,这几位投资者的经历与张呈略有不同。另一位受害人王先生(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2012年底,彭某某就经常给他们发信息,介绍某种理财产品,保本付息,收益率在15%左右,按月付息。本着对彭某某和国都证券的信任,手上又有点闲钱,他们就各自买了几十万元的所谓的理财产品,并在国都证券当时的八层会议室办理了开户手续且签署了协议。

对于为何如此信任彭某某,王先生无奈道,“彭某某是个非常热情的小伙子,每次来到营业部办业务,他都会主动跑过来说‘大哥您来了’,事情办完后还会递一张纸巾给你,怎么都想不到会被骗”。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虽然国都证券相关人士说这款产品非国都证券自营或代销产品,但是开户、签字、照相的过程却都是在营业部完成的。对此,国都证券北三环中路营业部的相关人士直言,“之前我们的办公区分会议室和洽谈室,谁使用会议室都会报备,但洽谈室人来人往,我们不可能全部约束到”。

国都证券总部相关人士也用同样的话回应受害者,“在国都营业部办理手续和东西很平常,我们有2000多个员工,不可能每个人都观察的到”。

但是一位律师认为,之所以受害者会找到证券机构和银行,主要是双方都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即使现在员工已经离职,但毕竟产品是在当职期间进行推销与销售,证券机构和银行应该负部分责任。同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推卸责任和“拖字诀”,直面问题才能让事情顺利解决。

更重要的是,对于投资者而言,不能因为产品的高收益、熟人的三言两语就盲目购买并不靠谱的产品。首先要了解产品具体是什么、投向什么、收益如此之高风险如何。其次,在签署协议时一定要与推销工作人员供职的机构相符,如果没有任何体现则一定小心谨慎。特别是在理财产品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中,投资者要相信凭证多于相信个人和直觉。

目前虽然国都证券已经答应帮助投资者联系前员工彭某某,但投资者等待的更多的是一个结果。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何晓阳]

标签:国都证券 私售贵金属 员工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