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均未进入和谐城市竞争力前十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5月18日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1次报告》指出,香港、深圳、上海位于2012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前三,香港、上海、深圳位于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三甲,香港、澳门、无锡成为宜居城市竞争力前三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5月18日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1次报告》指出,香港、深圳、上海位于2012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前三,香港、上海、深圳位于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三甲,香港、澳门、无锡成为宜居城市竞争力前三位,香港、澳门、济南成为和谐城市竞争力前三名。
“北上广”均未进入和谐城市竞争力前十位
报告认为,2012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港澳台地区、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分天下,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广州、北京、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其中,港澳台地区占3席,东南沿海的内地城市占5席,环渤海地区占2席。中西部的武汉、成都进入20强行列。区域比较依次是:港澳台、东南沿海和环渤海地区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平均水平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内城市差距中部地区最小。
2012年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港澳台地区、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分天下,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澳门、杭州、青岛、无锡、济南。和综合经济竞争力一样,仍是其中,港澳台地区占2席,东南沿海的内地城市占5席,环渤海地区占3席。中西部的武汉、长沙和成都进入20强。区域比较依次是:港澳、东南沿海和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平均水平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相对差距来看,无论是全国总体水平还是区域内部差距都要小于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差距。
2012年宜居城市竞争力:东南地区宜居优势突出,西部地区整体水平较低。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澳门、无锡、常州、珠海、苏州、威海、海口、镇江和中山。当前,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建设舍本逐末,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第二,偏向于硬件设施、大型设施建设,忽视软件设施、小型配套设施建设。第三,城市建设投资不足,建设偏向地上和表面,轻视地下和内层。第四,重视物的运行和车的方便,轻视人的流动和人的便利;第五,城市建设行政化严重,中小城市投资不足,小城市与小城镇功能不全。第六,大中城市“城市病”开始集中爆发。
2012年宜商城市竞争力:大抵与经济发展程度保持一致;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广州、佛山、苏州、深圳、武汉、青岛和杭州。当前,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建设亟待转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重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第二,重视硬件设施,忽视软件环境;第三,一些地方政策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第四,企业创办和经营的审批手续多、时间长,税费重;第五,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居民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2012年和谐城市竞争力: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和谐度较高,“北上广”均未进入前十位;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澳门、济南、西安、深圳、青岛、威海、大连、厦门和宁波。当前,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建设压力巨大,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城市政府的行政透明度整体不高;第二,部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第二,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区域差别较大;第三,户籍与非户籍居民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差异大。
2012年生态城市竞争力:江西和山东表现优异;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澳门、香港、南昌、随州、上饶、黄山、景德镇、烟台、九江和广州。当前,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建设充满挑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城市环境污染引发的重大事件呈爆发式增长;第二,生态城市止于口号;第三,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负外部性内部化的经济机制;第四,环境监管能力薄弱,个别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成为污染保护部门。
2012年知识城市竞争力:广东、江苏、浙江三强鼎立,三省占据前50强的36%;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南京、杭州、广州、天津、武汉和大连。当前,创新驱动型的知识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驱动因素少;第二,创新要素投入比例低;第三,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第四,中小城市距知识城市的理想目标比较遥远。 2012年全域城市竞争力:东、中、西部梯度差异明显;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澳门、深圳、上海、东莞、北京、广州、苏州、珠海和无锡。当前,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建设严重滞后,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城乡收入差距大;其次,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全面落后于城市;再次,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无论在数量、质量、品种和属性等方面都落后于城市。最后,人口城市化滞后于非农产业的发展,更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2012年信息城市竞争力: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优势明显;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广州、香港、北京、深圳、杭州、无锡、南京、重庆和青岛。当前,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发展刚刚起步,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信息城市整体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第二,发展水平区域内部、区域之间不协调;第三,最新信息交流技术运用低;第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
2012年文化城市竞争力: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统领前十,香港独占鳌头;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苏州、广州、杭州、青岛、天津、南京和佛山。当前,开放多元的文化城市建设亟待加强,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缺乏个性特色;第二,现代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破坏严重。第三,城市文化的开放、多元和包容性有待提升。
距离港口城市越近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越高
报告研究发现:第一, 2012年287个样本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呈现出Fujita etal.(1996)所预测的典型的“∽”规律。即距离港口城市越近,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越高;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先下降后上升,直至达到第二波峰后最后开始下降,这与新经济地理的结论是大致吻合的。第二,2012年287个样本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却呈现出不一样的空间变化规律。即距离港口城市越近,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越高;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概括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与距海距离的正“U”型规律。第三,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区域间及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差异均十分显著。在0.0878的均值情况下,变异系数竟高达1.131。其中城市之间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差距最大,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发展水平差距最小。第四,中国城市的各分项竞争力与理想城市的状态相距较远。可持续竞争力的全国均值为0.4;八大分项指标中均值最高的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指数仅为0.4141,其它指标均值也均在0.4以下。
报告从国内外城市中选择18个标杆和最佳案例,分别是:可持续城市竞争力的国际标杆新加坡,国内标杆香港;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国际标杆温哥华, 国内案例中山;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国际标杆丹佛,国内案例广州;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国际标杆日内瓦,国内标杆澳门;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国际标杆哥本哈根, 国内案例南昌;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国际标杆波士顿,国内案例北京;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国际标杆巴伐利亚,国内标杆苏州;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国际标杆纽约,国内案例上海;开放多元的文化城市国际标杆芝加哥,国内案例南京。
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报告认为: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需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即走“防治结合”的道路,确保人居环境越来越好;走“质量领先”的道路,创造营商环境的“竞争优势”;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确保生态环境的“自然优美”;走“包容增长”的道路,确保市民社会的“公平正义”;走“创新驱动”的道路,确保城市“引领未来”;走“融合均等”的道路,确保城市“反哺农村”;走“迎头追赶”的道路,确保城市“沟通无限”;走“一本多样”的道路,确保城市的“世界个性”。
报告建议: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从国家层面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第一,实施均衡发展的经济社会战略,推动城市化与工业化均衡发展,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均衡发展,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均衡发展;第二,建立城乡一体的市政管理体制,完善城镇的管理职能,建立城乡一体、以城主导的城市管理体制,革新公共管理理念, 推进政府管理的人性化、高效化、制度化、奖惩化、竞争化,培育非政府组织,强化城市社区建设,强化城市危机应急机制;第三,建立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政策,深化财税体制、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四,构建提升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长效机制,完善价格调节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土地占用机制、财政补贴机制和税收调节机制。
这份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11次年度报告。利用指标体系和客观数据,报告详细评价了近300个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和理想城市实现程度。
通过课题组的长期研究及实验,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本报告首次使用经济增长和经济密度两个指标,构建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当前短期竞争力)指数。使用宜居、宜商、和谐、生态、知识、全域、信息和文化等8个方面68个客观指标,构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未来长期竞争力)指数。同时确定可持续竞争力的理想城市基准:具有能够确保当前和未来持续有效率地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世代居民提供更多福利能力的城市,具体包括: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及开放多元的文化城市。这套指标和基准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和目标基准。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本报告首次全部使用全市客观数据(包括市辖县),对2012年中国两岸四地29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7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据悉,过去十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激励和决策参考的作用。有鉴于国内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命题,未来十年,中国必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致力于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的理想城市。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