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肖金成:体制创新是经开区重要一环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肖金成:体制创新是经开区重要一环 2014年是国家级经开区成立30年的当口,11月21日,《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意见》首先明确

原标题:肖金成:体制创新是经开区重要一环

2014年是国家级经开区成立30年的当口,11月21日,《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意见》首先明确了新形势下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定位,与定位相适应,意见提出国家级经开区要实现“四个转变”: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同时,意见从13个方面明确了促进国家级经开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具体举措。

专家认为此次《意见》的发布是对国家级经开区30年发展的审视。对于经开区而言,30年中经历了什么难题,以后怎么发展,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

中国房地产报:今年是国家级经开区成立30年,在你看来,除了目前讨论的经开区片面追求速度、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肖金成:尽管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母城和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不大,市场体系建设也不够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创新。首先是区位的问题,开发区是在闲置土地上做新城,还是在已经开发的地方成立,这也决定了面临的问题不一样。

另外需要制度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需求了。例如原来开发区由管委会管理,现在是不是合适就值得探讨。

除此之外,开发区的发展缺乏法律保护,以及存在旧体制复归的压力。

开发区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并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有关开发区的法律体系。从法律上明确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管理职能权限和运行机制。中央部门要求的纵向集中管理与地方政府通过法规条例赋予开发区的权力之间的冲突现象日益明显,开发区的体制优势不断丧失。与当前的一般行政区相比,开发区具有体制新、观念新、机构简、人员精、包袱轻、效率高的一系列比较优势,如果滑向一般的行政区,就会淡化和削弱开发区的优势和特色,影响对外开放取得的已有成果。

中国房地产报:那你认为经开区在体制创新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肖金成:体制创新功能是开发区先行先试的优越性的最好体现,也是促进开发区发展的动力与基石。开发区今后的发展要立足于变政策优势为体制优势,因而体制创新对于开发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体制创新的一方面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应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以体制的最大活力,求得开发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最大动力。同时应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各类中介组织,营造一种符合国际惯例的服务大环境。尤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难点上,可以给开发区一个先行先试的优先权,不必全国统一齐步走。

另一方面是企业制度的创新,企业制度的创新对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开发区的企业制度创新应从产权制度、资本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同时着手,从实际出发,分类型、分阶段实施改革。

中国房地产报:今年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称,同意将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在内的5个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但必须以产业用地为主,严禁房地产开发。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肖金成:严格意义上将,我认为国务院的意见是,严禁在新的经开区开发房地产项目。因为在新的经开区或者不太成熟的经开区过度进行房地产开发,用楼宇经济带动开发区的发展会造出很多“空城”“鬼城”。但是在比较成熟的经开区里,还是需要房地产开发的,这个由第二产业的发展状况决定。因为仅仅发展工业没有服务业、服务商贸、居住,这个开发区就形成了产业比较单一的状况,尤其是有些开发区离主城比较远,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讲,也需要合理的房地产项目开发,以提供居住和商贸活动。

中国房地产报:11月21日,《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根据意见方案,未来将对东部和西部的国家级经开区实施分类指导,你认为从地域来讲,东部和西部的经开区各自有什么优势?

肖金成:其实经开区没有区域的分别,只有成熟和新成立的分别。例如西部有些地区很早就成立了国家级经开区,但是一直没有发展。由于各开发区的条件和起步的时间不同,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开发区社会技术水平仍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项目的整体规模、水平、档次还不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延型经济增长,集约开发和经营的潜力还很大;经济体制创新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这是当前开发区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开发区内企业看,很多区内大企业并没有形成以龙头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也没有起到协作配套的作用。

中国房地产报:你认为目前发展比较好的经开区都有哪些?

肖金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经济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技术开发领域有独特的方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金融创新的尝试逐渐得到认可,天津经济开发区现代制造业方面有优势。

中国房地产报:你认为经开区的走向会是怎样的路径?

肖金成:开发区未来的方向应该是新城区,不仅要发展工业,还要发展商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最早意识到产城融合问题的开发区之一。1992年,开发区的范围扩大到黄岛全区时,并没有把岛上的居民迁走,而是建设了新的居住区,并发展服务业。2013年,黄岛区又与胶南市合并。黄岛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体现了产城融合的理念。新区应该是新的规划区或新的产业集聚区,不仅有城市建设区,还要有生态区和农业区。规划的范围可以很大,但是建设占用的空间并不需要很大。新区的功能应该是“反磁力中心”,即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要比老城区更大。

中国房地产报:你认为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战略应该怎么制定比较合理?

肖金成:所谓新城区战略,是指在开发区现有基础上,着力完善其城市功能,使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

建设新城区是开发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开发区建立之初,有的紧靠母城,有的远离母城,第二产业发展很快,第三产业相对发展不够,比较普遍存在着“人气不足”现象,特别是远离母城的开发区,更像一个孤岛。国际经验证明,没有商贸、金融、文化事业的相应发展,经济很难繁荣,并将制约第二产业的发展。人气、商气也是一种重要的投资环境,为此必须全面配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聚集人气商气,增强投资的吸引力。开发区要创造新优势,必须把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作为新战略,进行规划和布局。因此,开发区应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新城区不仅是开发区发展的方向,而且是加速开发区发展的手段。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陈文静]

标签:肖金城 经开区 体制创新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