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举:把“空城”“鬼城”归结为大城市化不妥
原标题:把“空城”“鬼城”归结为大城市化不妥如果城市化真正是市场化的,那么,人们的选择会非常明显地流向真正的大城市,从而抑制地方政府的“鬼城”冲动。 日前,在贵阳举行 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上,深圳
原标题:把“空城”“鬼城”归结为大城市化不妥
如果城市化真正是市场化的,那么,人们的选择会非常明显地流向真正的大城市,从而抑制地方政府的“鬼城”冲动。
日前,在贵阳举行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上,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巡视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表示,中国城市规划存在严重失控问题,不少城市热衷于规划新城、新区,导致不少“空城”、“鬼城”的出现。国务院一项关于12个省会城市和144个地级市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省会城市平均一个城市规划4.6个新城(新区),地级城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新区)。要达到这些新城、新区的预期规划目标,总共需要住进去34亿人口。显然,中国新城(新区)的水平已经严重失控。
有观点把“空城”、“鬼城”的弊病,归结为“大城市化”。但我认为,分析“空城”、“鬼城”的兴起,未必要从大城市身上求解,需要关注的可能是中小城市本身的发展,特别是县级城市,因为它们与农民联系更密切。
城市的兴起,从经济原理上来说,是因为扣除生活成本之后的净收益的提高。比如,当分散居住的人们聚集在小区,不但铺设自来水、电线、电话的成本大大降低,物业、绿化、康乐设施也因为分摊机制而变得便宜,专业化的分工也变得可能。所以,最终决定城市大小的,是在市场机制下人聚集起来以后,生活水平到底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这个道理,其实很朴素。依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出现“空城”、“鬼城”的地方,都是二、三线城市。真正的一线城市,绝对不会有“空城”、“鬼城”,恰好相反,北上广周边,哪怕因距离遥远成为“睡城”,也绝不会是没有人居住的“空城”、“鬼城”。所以,把“空城”、“鬼城”归结为“大城市化”并不妥。
如果说34亿的人口规划新区,是地方新区之间竞争的结果,那么,这中间的胜者,恰好是大城市周边的规划,而非三、四线城市或县城的新区。比如,据媒体报道,某一个西部省会城市提出建3个新区、5个新城,总面积是现有建成区面积的7.8倍。虽然这样的规划显得不切实际,但比起同个区域的县级城市的新区,仍然是有吸引力的。以此类推,如果城市化真正是市场化的,那么,人们的选择会非常明显地流向真正的大城市,从而抑制地方政府的“鬼城”冲动。
大城市的高度集中,是各种市场均衡的综合结果,是一个人类社会自组织的过程,但它在形式上却是高度偏离均匀的,而计划经济讲究的是生产链上的均匀分配,必然在逻辑上导致地区经济的均匀性。大城市这种高度的偏离均衡与计划经济的平均观是尖锐矛盾的,从而导致“大城市不好”的观点,进而抑制大城市的发展,导致中小城市“空城”、“鬼城”的出现。所以,如果在意识形态上不能正确认识大城市的合理性,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还会出现更多的“空城”、“鬼城”。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