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华中科大:在实践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在实践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辑要 28日,华中科技大学召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讨会,来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公共管理、新闻、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

原标题:在实践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辑要

28日,华中科技大学召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讨会,来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公共管理、新闻、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的学术实践,就如何深入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展开深入讨论。这里刊发的是他们的发言要点。

探寻实践观的中国基础和方法论意义

党委副书记、教授 欧阳康

之所以要在新时期认真学习和践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是由实践在人类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也是由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30多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其哲学内涵而言不过是恢复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识,却帮助中国共产党人走出毛泽东晚年失误和“两个凡是”的迷雾,引发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为中国社会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是践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基础,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动力。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从实践观的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最为重要的是要将实践观转化为实践方法,对当代中国多种形态的实践进行价值分析,一是实践创造的价值和代价之间的比例关系。实践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在什么样的范围内才是最合适,创造价值和付出代价之间的度应该如何衡量。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产出的实践才是最合理的实践。二是分析实践的效益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但理论有科学的与非科学的,实践也有合理的与不合理的。我们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讲的是科学理论和合理实践的统一。

激活创新实践,培养梦想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张传平

中国梦的提法不仅是党的十八大奋斗目标的形象表达,而且也是具有文化意义的理念创新,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意义。梦想能力首先表现为一种信念能力,创新实践可以突破人们原有的信念系统,实践使人们发现自己原有消极信念的局限,“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强调实践的创造性。其次,梦想能力是一种敢于冒险的能力,要在保持社会稳定前提下深化改革,要把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实践中渐进实现理想的目标。再次,梦想能力是一种超越权威进入未知的能力,创新思维必定来自实践,而实践是一个过程,实践中出现完全不同的结论需要平等讨论,逐步取得共识。最后,梦想能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灵状态,对自己的梦想目标和道德价值是否有坚定的信念,成为创新实践的关键。

深刻理解实践观的建设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家俊

实践观有鲜明的建设性。关于实践的内涵,是用中国老百姓都听得懂的话语进行了界定。“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吃一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对实践内涵最简明、通俗而又更深刻、更本质地规定。关于实践的形式,建设性地根据当代文明进程作出了更丰富的概括,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关于实践的标准,更具建设性地提出了实践自身的衡量标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对这一实践的目的性的精辟再建设。关于实践观的定位,建设性地将其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精髓之一。

到一线 循规律 出佳作

新闻学院教授 赵振宇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必须真正实现“走基层、正学风、转文风”。在当下的学术研究和新闻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反对形式主义,尤其是反对只改形式不改内容的新的形式主义。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新闻实践,都必须到一线、循规律、出佳作。在社会公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中,遵循社会科学发展和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拿出有质量、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和学术成果,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社会科学要研究现实问题,服务于社会实践;同时要以社会实践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社会科学的相关政策,特别是科研管理、科研奖励政策,要引导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向现实问题,鼓励在扎根社会实践中实现学术理论创新。

把文章写在田野上

社会学系教授 贺雪峰

最近10年,我几乎每个暑假都到农村调研。尤其是最近5年,不仅自己每年暑假调研,而且组织我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利用暑假进行农村调研。2012年暑假,我就组织有160人参加的全国四省六县30村的大型农村调查。我之所以醉心于每年的暑假调查,是因为我认为且越来越认识到,农村调查是阅读农村,认识中国,发展有中国主体性社会科学的必由之路。理论和学术研究必须来自于实践,否则就是空洞的、无力的,把文章写在田野上,比单纯的理论探讨要丰富得多。长期的农村调查,使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因为对经验有深厚把握,既可以从经验的内在逻辑中去理解农村,又可以通过对中国九亿农民的理解来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复杂性,理解中国国情,可以形成事事自下而上看的习惯,从而可以变得深刻、冷静,不偏激、不偏执。现在衡量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在美国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学术如何从实践中获得营养、用于指导实践,这一问题的解决,已经非常紧迫。

把实践观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峰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路线、认识路线、群众路线三者一致性的理论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实践观的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应从“摸着石头过河”转向顶层设计,但是顶层设计也必须面向中国的现实问题,因此从实践观出发,必须实现尊重顶层设计和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统一,一方面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为历史活动的价值目标。

以实践观推进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吕洪良

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的今天,尤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深化对改革开放以下几方面内容的研究。一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实践关系的研究,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最新实践成果,找出当前改革开放中存在的突出障碍和问题,破解改革开放中的难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改革开放理论。二是深化对改革与开放的关系的研究。改革是前提,是手段,是基础,而开放是结果,是目的。当前破解改革开放难题,应该更多在“开放”上下工夫。三是要深化对改革开放复杂性的研究。个人之间关系更加复杂,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更加复杂、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更加复杂、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加复杂的背景下,尽可能做到全面、客观和理性。

恪守理论的真诚 遵循创新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洪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进行理论创新,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也是理论界的共识,我们亟须能够真正走到社会发展前面的理论。第一,重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当下的大量的理论工作是在重复性地强调经典作家的某些论题和观点,而不是从自己具体的生活实践和人的物质生产出发加以深化。第二、理论创新需要恪守理论的真诚并遵循理论创新的基本原理。理论的创新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些概念或学说,而是要切中中国社会问题的要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主张;任何理论的建构都应该倡导或允许反思性的审视和批判性考察,这是理论思维的逻辑起点,也是理论创新的前提性条件;理论的创新还需要我们尊重经由实践检验的理论成果。

构建中国特色经济理论大厦

经济学院副教授 邓华和

3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迫切需要经济学者们系统地分析、整理、阐释,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张培刚先生生前曾说过:“谁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得两个诺贝尔奖都值”。首先,经济学者必须以国家利益和大多数民众的福祉为方向,不能沦为少数人或利益集团工具。第二,必须有创新的精神,因为没有任何现成的经济理论和学说能够完全准确地说明30多年的改革实践。第三,要真正“沉下去”,毛泽东之所以能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口号并成功地实践之,源于他生于农村,并在深入农村做广泛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洞悉。第四,经济学者中有相当普遍的“言必称美国”和经济学工具化倾向,“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还要深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禀赋与强大生命力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钟书华

35年前的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先河。35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摸着石头过河”试错实践的强大生命力。“摸着石头过河”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中国化表述,“摸着石头”是指在实践中探索、研究与总结;“过河”则包含实践动力、实践方向和实践目的。这是一种科学的试错实践方法,强调通过问题导向,选择试点,总结推广;强调从人民群众自发的社会实践中选择典型案例,对其合理成分剥离、抽象为一般模式并推广;强调的接受试错失败,但通过调整路线继续试错前进。实现中国梦需要不断应对新局面、提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实践、研究实践、服务实践,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加快社会发展。

不断从生活实践中观察总结和提炼

张培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张建华

社会科学研究从哪里来?应该怎样研究?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当下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作为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开创者和新发展经济学的倡导者,张培刚先生在长达80年的学术探索中,始终十分注重调查研究,不断从中国生活实践中观察总结和提炼。他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是第一本试图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学术专著,其理论奠定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农业国工业化)的理论基础,被国际上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而形成这篇论文的基础是在国内进行了6年时间调研的学术实践,其中将粮食运输成本与交易费用分开,并将交易费用与组织、与规则联系起来的论断,比后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西方学者要早提出很多年。他反复强调,“我们作为中国人,不仅要在经济上争气,早日摆脱贫困,做到真正振兴和发达,而且在学术上也要争气,早日摆脱落后,做到真正独立和繁荣。要为中国的社会科学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

践行实践观的三个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徐顽强

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开放。理论是思想中的现实,任何重大的现实问题都深层地蕴含着重大的理论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要以开放性思维、理论性方式直面现实,才能真正地推进理论研究。二是创新。鼓励开放思维、创新实践,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反过来,对于我们的教学、科研来说,创新何其重要。创新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这一点必须提倡。三是活力。在公共管理研究和实践中,有一种正在崛起的力量被称为“第三部门”,它们就是活跃在当今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当前社会,光依靠政府来管理社会,既不经济,也不实际,还需要社会组织内的协调,实际上就是社会资本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并包容了社会活力,对当前的“中国梦”实践,达致社会和谐有重要作用。

接地气的研究才有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段喜春

实践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实践观和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髓。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要接人民群众实践的地气,深度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愿所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所幸的是,这些可以从我们的人民当中去汲取,来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创新,只有接地气,才能有繁荣,只有接地气,才能有价值。

实践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杜志章

马克思的实践观蕴含着对于理论的渴求,因而是自觉的,以一定社会目标为方向的;蕴含着现实普遍利益即人民大众利益的价值导向,因而是革命的,批判的;蕴含着把个人有限生命溶入伟大的人类解放事业并从中获得生命意义的人生导向,因而是积极的、向上的。它做到了科学理论与合理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合理的实践经验;它做到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辩证统一,不再是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也要关照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做到了中国发展与世界、乃至全人类的发展的辩证统一,不仅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合作与竞争,还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乃至人类的命运尽到应尽的责任。

本版文字整理

记者 李琼 通讯员 王黎黎 苏明华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邓兰天]

标签:理论 社会 创新 凤凰网湖北站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