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五大计划”助力大武汉复兴 迈向国际化大都市


来源:凤凰网湖北频道

人参与 评论

在近期公布的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2025年全球最具活力的75座城市》评选中,武汉位列第11位,充分证明了武汉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8月29日下午,武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武汉市发改委、经信

在近期公布的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2025年全球最具活力的75座城市》评选中,武汉位列第11位,充分证明了武汉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8月29日下午,武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武汉市发改委、经信委、城建办、科技局和武汉外办五部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向媒体通报了武汉市推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五大计划”的进展情况。

五大计划包括武汉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服务业升级计划”、“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工业倍增计划”及“城建攻坚计划”。

全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据武汉城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3年7月底,“城建攻坚”五年行动计划已累计完成投资1873亿元,占计划总投资8000亿元的23%;重点项目已经完工12个、在建52个,共64个,占“城建攻坚”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总数(130个)的49%。陆续建设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项目、公路路网重要枢纽项目、国家重要门户机场等一批重要交通枢纽项目。加快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轨道交通项目2012年2号线一期已开通运营。2013年计划开通4号线一期,基本建成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续建4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2013年已经新开工6号线一期、轨道交通机场线,还计划开工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等线路。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

武汉市发改委负责人透漏,武汉建立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库,汇总服务业重大项目121个,3年内总投资7992亿元。中心城区引进投资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7个。半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313场,引进一流展会2个,举办大型展会5场。并启动2013年第二届“武汉国际时装周”相关筹备工作。建立了重大服务业项目绿色通道制度、财政性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机制。推进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上半年,武汉共完成38个中心社区服务站建设;新增3000张养老床位,5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5家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开始动工建设。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武汉市科技局负责人汇报,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2450亿元,同比增长21.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735亿元,同比增长21.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16.66%。围绕“黄金十条”和“武汉九条”,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出台了促进成果就地转化的配套措施。目前,武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化工、机械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民生科技等产业领域已经建立了83个一流的研发机构,其中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达2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个。全市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39家,孵化总面积已达559.32万平方米,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缩小与同类城市经济差距

当前,武汉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快工业化任务还十分艰巨和紧迫。与同类城市经济上的差距,也主要是工业的差距。武汉经信委表示,2011年,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工业发展保持强劲势头,2012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千亿产业达到5个。工业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2年达到1701亿元。2012年,6个新城区和3个跨三环线中心城区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3亿元,建设面积77.7平方公里,投资和开发面积是前三年总和。武汉市财政投入每年投入40多亿元支持工业项目建设,全市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35%以上、新城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5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等,加快促进各种要素向工业聚焦。到201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到201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再次跨越3万亿。到2019年,形成大光谷、大车都两个万亿元级,大临空、大临港两个5000亿元级的产业集聚区。

大力彰显“国际范” 让武汉“走出去”

当前,武汉正处于打造国际化的黄金期、高温期、关键期。此前,有媒体质疑,武汉不具备跻身“国际化大都市”的资质,对此,武汉以“五大计划”的顺利推进回应质疑,还进一步细化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上半年,加快利用外资达到27.35亿美元,增长18.1%,增幅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2位;总部经济快速发展,落户武汉的世界500强项目达到183个;高端产业加快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完成产值980亿元,增长25%;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汉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布局项目不断增多,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金融运行平稳较快发展,我市共有外资银行机构8家,成为中部地区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加快建设商贸物流枢纽,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城市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建设,并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加快国际化武汉的全球传播。加快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打造“一区”(外国领馆规划区)、“一报”(长江英文周报)、“一牌”(中英文标牌)、“一书”(外国人在汉指南)、“一图”(武汉中英文地图)、“一网”(市政府外文网站)、“一台”(武汉电视台海外频道)、“一店”(双语药店)、“一校”(国际学校)、“一表彰”(市政府黄鹤友谊奖),为外籍人士在汉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和人性化服务。到2016年,建成中部地区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部地区的国际门户城市。到2050年,建成全球性的创新中心、文化之都和重要的世界城市,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圈。

武汉国际化任重道远 长路漫漫

上半年,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总体进展顺利,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和困难。武汉市外办相关人士表示,从世界经济大环境看,受外需不振影响,外贸出口企业海外订单大幅减少,出口结构急需调整,并缺乏新的出口大户支撑,近两年没有新增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发展不均衡,已签约项目推进放缓。部分区域配套服务能力较弱,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无法显现。此外,中西部及周边城市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地为吸引投资者比优惠政策、比服务、比环境,我市招商引资面临更大压力。

根据“武汉国际化提升计划”时间表,2016年基本形成国家中心城市框架,2030年成为功能完备的国家中心城市,2050年成为战略中枢的国家中心城市,建成全球性的创新中心、文化之都和重要的世界城市,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圈。这些目标的实现前提无疑是能尽快摆脱以上国际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拭目以待。

相关背景: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规划纲要》近期谋划到203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分为“三步走”:2012—2020年为框架形成阶段,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2021—2030年为功能完善阶段,创新引领、交通枢纽、产业带动、综合服务功能完备,建成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2031—2050年为远景展望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熊丹丹]

标签:武汉 计划 国际化大都市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