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教授15年修800万字“大典” 媲美《永乐大典》
李思维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通讯员党波涛摄 原标题:故纸堆一坐15年 成就800万字“大典” 华中师大教授李思维:很辛苦,但很值得从1998年到现在,“泡”在工作室5400多天,他和团队查阅典
李思维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通讯员党波涛摄
原标题:故纸堆一坐15年 成就800万字“大典” 华中师大教授李思维:很辛苦,但很值得
从1998年到现在,“泡”在工作室5400多天,他和团队查阅典籍3000多种、引用1990种,复印、摘抄草稿装了五六麻袋。今年3月,医生花了13个小时在他右脑取出一个“鸭蛋大”的脑瘤后,他依旧记得他的“大典”——《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训诂分典》。华中师范大学77岁的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李思维教授,为了一句“我接下项目”的承诺,埋首故纸堆坚守了15年。湖北教育出版社从华中师大取走《训诂分典》第二次校对稿时,800万字的书稿需两人合力才搬下楼。
退休老教授接下“烫手山芋”
《中华大典》是以国家名义和力量来组织编写的一部全面的中华古籍大型系列类书,被称为一部可与明朝《永乐大典》相媲美的中国古典文化集成。
该大典于1990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并列为国家级重点古籍整理项目,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工程。
1992年,国家全面铺开编撰《中华大典》项目。湖北省承担了《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的编纂任务。大典湖北工委约请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分别负责《语言文字典》中三个分典的编纂,华中师大承接的任务就是《训诂分典》。
起初有两位教授先后接下该项目,但都因工作量大、编纂难度大不得已放弃了。时任校长的王庆生甚至遭到《中华大典》湖北省领导小组“摊牌”:如果学校还不开始该项目,就对外通报“华中师范大学无力承担《训诂分典》的编纂工作”。华中师大校领导和文学院教授们均处于两难境地。
“我接!”原本非编纂组成员且已退休的李思维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他想为华中师大的学人和学校都争口气。李思维立即组起纂修班子:文学院佘斯大教授、陶国梁教授、 曹海东教授、王洪涌副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陈蔚松教授,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刘鹤云教授。青年学者李晓辉、安敏等也参与其中。全程参与编撰的曹海东笑称,自己做这个项目,是从中年做到了老年。
全国各地找资料寻孤本
训诂学是以语义为中心研究、解释历史文献中语言问题的学科。《训诂分典》编撰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翻看从春秋战国至辛亥革命时期的古籍,收集在训诂学发展中的重要学者、论著相关资料,为历史上重要人物、作品寻找各类评价和解释。
接下项目后的头两年,编撰小组成员辗转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图书馆,查找典籍资料,还经常到位于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寻找古籍孤本、稀见的珍本或未被公开出版的稿本,再复印回来。华中师大新图书馆建成之前,古籍都被收藏在老图书馆东馆。李思维想起那段查阅古籍的日子感叹:“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坐在年轻学生身边,一坐就是一整天”。一坐就是十几年,他们前后查了3000多种古籍。
办公室没有空调、电脑,李思维的手边除了用了十几年的红色陶瓷杯、从家中带来的小台灯、烧水壶,就只有一摞摞编撰稿。出生于1936年12月的李思维1956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古汉语研究与教学,至今已57年。2008年8月,李思维倒了下来,多亏送医及时,抢救过来。今年3月,他的右脑部位被查出一个“鸭蛋大”的肿瘤。切除这个肿瘤用了整整13个小时,手术后,李思维大量记忆丢失。“别的事情都记不清,只有《中华大典》的各项事务记得清清楚楚”。
这样的15年、5400多天的坚守,如今,《训诂分典》800万字已完成,正处于校对阶段,预计明年初正式出版。“我们不仅完成了这项国家工程,而且培养了一批古汉语研究人才……”李思维说,这15年很辛苦,但很值得。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