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湖北收藏家刘鸿冰:且学且藏且随缘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人参与 评论

刘鸿冰最近在规划自己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这倒不是因为他曾经身为国有商业银行行长,又曾经“下海”经营企业,而是他现在将收藏爱好转变成为自己的事业,对各类收藏品的历史有着纵深的研究。 玩转收藏近三十年的他

刘鸿冰最近在规划自己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这倒不是因为他曾经身为国有商业银行行长,又曾经“下海”经营企业,而是他现在将收藏爱好转变成为自己的事业,对各类收藏品的历史有着纵深的研究。

玩转收藏近三十年的他愈发明白,在这个收藏的时代,好东西卖一件少一件,千金实在是很难买到“心头好”。

所以,阅历丰厚的刘鸿冰正在考虑自己从收藏爱好者到收藏家的身份转变。

缘分,是刘鸿冰形容他和藏品之间的关系,就如他在今年春拍拍得的得意之作——乾隆皇帝巨幅对联,他总是感慨,“冥冥之中这件流转风雨上百年的艺术作品,我最终还是将它带回荆门。” 

刘鸿冰总是很耐心的讲述他收藏的每一件“宝贝”,淡定从容,没有回避,不做躲闪,那份坦然与平静就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多面手”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从邮票、钱币、电话卡、名人签名、奥运作品到书画作品的收藏,他一直“用金贵之心,做着草命之事”。

两个小时的采访中,刘鸿冰谈及他的收藏之路,有拍得力作的心潮澎湃,也有流失爱物的形似槁木。让人分明能感受到,收藏家可能是一个光环,更可能是一种担当,担当是一个人内心的压力和伤痛,当然也是一种气概、一种幸福与光荣。

好藏品能让我“穿越”

刘鸿冰的收藏门类庞杂,而谈及起源,他说:“那时完全是兴之所至,率性而为。”初涉收藏,他并没有确定什么宏大的目标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就是业余生活的调剂。

从最初的一枚邮票,到现在成千上万的收藏品,刘鸿冰对待每一个藏品都做了足功课,研究它们的历史文化和底蕴概念。

“收藏可以有比例轻重,但不能没有客观分析,这只是我的收藏,别的人可能只喜欢当代艺术,那你可以参考一下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比如按媒介、按老中青或者按风格等等,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按照他的经验,收藏之乐不在于据有实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有所会心,使之上升成为知识。

出生于湖北荆门的刘鸿冰,源于十几年前在中国嘉德拍得一幅张大千的“庭前大树老于我,天外斜阳红上楼”的对联,开始了书画收藏之路。

他钟情于湖北画家笔下的楚山汉水,从明朝著名画家吴伟,到长江画派、晴川画会、武昌艺专、画坛三老,新五老……只要是中国书画圈的湖北书法名家,皆是刘鸿冰的研究对象。同样这些作品在刘鸿冰的“天鸿楼”里看一遭便知。

“我喜欢邵声朗、 施江城他们这种在遵循传统基础上,再进行创新的画风。”刘鸿冰说,他也看过一些名家作品,透着一种压抑、诡谲,这类作品他不会买。“看着舒服的艺术品才会买,因为这些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也许正是因为不同的职业背景、性格、文化修养造就了每一个收藏家区别于他人的收藏特色。曾经身为领导者、管理者和文字工作者,这样的履历,给刘鸿冰的收藏增添了一种文人特色。

“藏”住的是自己,分享的是“境界”

“高大而疲惫的身影,匆忙的脚步和他那个卷曲而待理的头发,是刘鸿冰的标志性形象。”这是刘鸿冰的友人对他的评价。

连他自己都说:“每年的‘春拍’和‘秋拍’,从前期看图录,再到现场看预展,还要打听好有意向的作品是否有别人竞争,最后是残酷的场上竞拍,这一系列过程下来,我就像‘害了一场病’一样。”

刘鸿冰说到他最为深刻的一次收藏经历:一次在中国嘉德的‘大观之夜’,他因为迟疑,在一锤定音之后,心仪之物被别人纳入囊中,尘埃落定的那一瞬间他便开始后悔,直到拍卖会结束他依然在现场形若槁木的发呆,随后在11月的北京,深夜一路步行4个小时,回到住所。

为什么收藏如此令人着魔?刘鸿冰说:“它像一杯清茶,就算是安静的品啜,身心也得到最大的松弛和安逸。”也许这就是收藏界崇尚的最高思想境界。

在刘鸿冰看来,藏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追求商品的阶段,以资本主导,追求好看而不是价值;第二个阶段是专业主导,开始有理论依托,有学术判断;第三个阶段则是文人收藏阶段,以文化为主导,追求身心安逸的收藏。

“收藏邵声朗,国内没人敌过我”

数十年的书画收藏之路,让刘鸿冰清晰地梳理了湖北书画发展史,他也从大量地作品中学会了品鉴、品评艺术作品。他收藏了自明清以来吴伟、陈正揆、张裕钊、杨守敬、黎元洪、樊增祥、董必武等汉上名家的经典书画作品,一部名为《旧月浅藏》的收藏选集正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他生在湖北、长在湖北,热爱荆楚文化,还成为了湖北籍著名国画家邵声朗的最大藏家,致力于邵声朗的学术收藏和研究,从不同渠道收藏到邵声朗1970年至2013年不同时期的两百多幅书画作品,系统而完整地记录了邵声朗这些年来的艺术创作历程。他了解江夏画派、长江画派等,也致力于促进湖北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正是因为带着这一份责任感,和对艺术收藏品的一种情怀,他将在荆门的家门口建设一座“天鸿楼美术馆”。

从收藏家到美术馆创始人,刘鸿冰的身份自然也有改变。日后,他的所有收藏都将会围绕着美术馆的公共职能,完整湖北近当代艺术史的学术体系这一目标来进行。他甚至希望,自己的这条收藏脉络能够影响中国近当代艺术史的书写。

“建了美术馆,把它当企业经营好。毕竟,那么多的艺术品总是需要地方摆放嘛。”刘鸿冰洒脱地说。

也许,这是一个另类“文化人”的追梦之旅。 

藏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追求商品的阶段,以资本主导,追求好看而不是价值;第二个阶段是专业主导,开始有理论依托,有学术判断;第三个阶段则是文人收藏阶段,以文化为主导,追求身心安逸的收藏。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冯晶晶]

标签:刘鸿冰 作品 阶段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