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老知青讲述下乡:农民见了我们就像见了皇军一样恐慌


来源:凤凰网历史

人参与 评论

本文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原题为:《村民眼中的他们:知青来了,快跑!》 好多次,走在长长的田埂地埂上,不管知青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狭路相遇的农村社员,不管是担挑的,背背篼的,牵牛的或是其他扛东西的

本文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原题为:《村民眼中的他们:知青来了,快跑!》

好多次,走在长长的田埂地埂上,不管知青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狭路相遇的农村社员,不管是担挑的,背背篼的,牵牛的或是其他扛东西的,不管身上负荷多重,都要老远就跳下田埂地埂进行回避,给空手轻装的知青把路让出来。那情形,可能40年代的“良民”遇见“皇军”,也不过如此。

下乡不久,我就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地的贫下中农社员,对知青有着一种畏惧和戒备的心态。好多次,走在长长的田埂地埂上,不管知青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狭路相遇的农村社员,不管是担挑的,背背篼的,牵牛的或是其他扛东西的,不管身上负荷多重,都要老远就跳下田埂地埂进行回避,给空手轻装的知青把路让出来。那情形,可能40年代的“良民”遇见“皇军”,也不过如此。

时间长一些,跟生产队的社员混熟了,才知道,那种遇知青如遇土匪的畏惧和戒备,都是前两年那批“红卫兵知青”——我们的兄长——给闹腾的。

在68年年底至69年年初的时候,经过“造反”和“文攻武卫”的“战斗洗礼”的“红卫兵”,还没来得及在“新生红色政权”里面分到“席位”,就“响应号召”下乡去“接受再教育”了。三台县头一批知青“插队”的地方,都是靠近绵渝公路、自然条件很好的河坝地区,其中一些人,“插队”在离“红岩公社”约十几公里远的“永明公社”。

在1969年的时候,为“保卫新生红色政权”的武斗,在三台县还正打得难分难解,中央要求交枪、停止武斗的通令发了一道又一道,可下面呢,这枪是交了“抢”,“抢”了交,一时半会儿还没有个完。

这年夏天的某个夜晚,刚交了枪没几个月的“县革委会”“武卫队”,因为“形势”骤然紧张,在“没有枪,没有炮”的情况下,不敢等到“敌人给我们造”,又组织了30多车人,再一次到绵阳军分区去“抢枪”,可不知为何走漏了风声,让那批知青知道了,于是有上百人的知青,趁火打劫地参加到“抢枪”的行列中,面对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以前的“革命战友”,“武卫队”也只有睁只眼闭只眼装着没看到。

知青们“抢”了枪以后,因为再也没有“保卫新生红色政权”的义务和责任,只好响应记不清是老人家所说的还是江青所说的“小青年玩玩枪……”的号召,没事就提着枪到处炫耀,压上子弹到处乱打,比如在公厕里测试一颗子弹可以打穿几层木板隔断。

我当时正读中学,也曾经从知青手中得到过4颗手枪子弹,不过没有来得及“使用”就被母亲偷偷交给了单位的“武卫队”。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胡晗]

标签:知青 下乡 农民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