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人大暂停自主招生一年 不能让黑幕伤害教育改革共识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不能让黑幕伤害改革共识 在中央巡视组发现自主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后,中国人民大学对媒体宣布暂停自主招生一年,以规范和改进自主招生工作。在此之前,该校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落马,人们所猜测的招生黑幕

原标题:不能让黑幕伤害改革共识

在中央巡视组发现自主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后,中国人民大学对媒体宣布暂停自主招生一年,以规范和改进自主招生工作。在此之前,该校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落马,人们所猜测的招生黑幕正在逐渐被印证。

自主招生制度自2003年起推行已有10年,人民大学是第一所暂停自主招生的高校。回溯政策推行之初,在打破“一考定终身”的社会呼声之上,自主招生被视为尊重潜能与特长的破冰之举,被当做高等教育选拔多元评价的重要改革措施来推行。越是有多种通道和可能性的选拔,就越容易引发社会争论和质疑,这是当下社会“公平焦虑”的直接体现。也正因为这样,人大在自主招生中曝出的问题,不仅涉及到对一所大学招生透明度和公正度的评价,也自然会在社会心理层面影响公众对教育公平的判断,对改革行动的判断。

自主招生在于更为全面、公正选才,一旦发现操作违规和招生贪腐,就立即叫停,这是维护自主招生制度清洁度和公平性的果断措施。在这样的自主空间内,选拔标准如果被异化,形成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无论是怎样的名校,都应该承受其在教育领域和社会声誉上的后果。

而比这种后果更严重的,是这种违规在坐实公众的焦虑和质疑,让整个自主招生制度面临公信力危机。暂停资格自然是第一时间的处理措施,但社会信任修复,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大的违规是一个个案,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还是以此为戒,斩断所有滋生黑幕的可能?还须更果决、更彻底的调查和处理,更公开、更清晰的监督和制约来回答、来实现。

放置到当下改革的大语境中来看,人大事件则昭示了改革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它说明,一项面向公正的改革,如果在推行过程中无法确保公正,一项旨在破除固化利益的改革,却形成了新的寻租和不当得利,这对改革本身的伤害会有多大。它也说明,一项改革,光有良好的目标是不够的,它在行进过程中如果被私利操纵,如果不从根源上修补漏洞,不仅不能到达光明的彼岸,还容易偏离航向,折戟沉沙,对后面的改革形成阻碍。

我们常说,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敢闯敢试、允许试错是改革应有的姿态和环境。但试错可以被允许,腐败和黑幕却不能被允许。每一项新的改革,可能都会被黑暗和利益所觊觎,我们不能因为问题的出现,就把自主招生一棍子打死,退回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起点,但也不能不正视问题,拿出决心和恒心来做彻底的净化,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一个被信任、有共识的环境。

有清洁才有信任,有信任才有共识,有共识才有动力。正因为改革要全面深化,要坚定前行,其间的黑色地带才特别不能被容忍。黑幕和贪腐,挫伤公众对于改革的信心,磨蚀对于改革的期待,也损害改革本身的声誉。没有了这种信心,这种期待,改革就会失去最强大的动力、最广泛的支持。教育改革是这样,其他领域的改革也是这样。这是在改革全面深化的过程中尤须记取的教训,尤须警惕的问题。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黄倩]

标签:凤凰湖北 招生黑幕 改革 社会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