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复兴襄阳中心城市梦 站在历史新起点


来源:湖北新闻网

人参与 评论

湖北新闻网襄阳4月7日电(涂玉国)“给十年时间,还世界一个强盛襄阳!” 1月6日,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在襄阳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会上发言时,掷地有声地说。 什么样的襄阳,才是强盛襄

湖北新闻网襄阳4月7日电(涂玉国)“给十年时间,还世界一个强盛襄阳!”

1月6日,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在襄阳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会上发言时,掷地有声地说。

什么样的襄阳,才是强盛襄阳?

2月4日,范锐平在襄阳市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迎春茶话会上给出了答案:“要把一张科学规划蓝图绘到底,用勤劳双手托起复兴襄阳的‘中心城市梦’。”

建设强盛襄阳,目标就是——复兴襄阳中心城市梦!道出了600万襄阳儿女共同的心声。

3月6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襄阳市长别必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襄阳始终有一个梦想,襄阳版的‘中国梦’、‘湖北梦’就是‘中心城市梦’,这也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赋予襄阳的历史使命。”

襄阳梦,从2013年的春天出发,激情满怀的奔向未来。

历史的襄阳:代为重镇

“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

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襄阳,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素有“七省通衢、南船北马”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襄阳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历史上,曾数度成为全国性中心城市。

商周时期,襄阳是邓国都城所在地,是当时众多诸候国中最富饶、最有影响的地区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襄阳是楚国都城所在地,是全国的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特别是“汉晋以来,代为重镇”。东汉末年,因襄阳一带政治安定、交通便利、风光宜人、物产富饶,国内文人墨客汇聚襄阳,高官和富豪更是云集在襄阳岘山至宜城一带长达百余里道路两旁,而被誉为冠盖里。

到唐朝时,襄阳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商贸“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城市地位仅次于京城长安、东都(陪都)洛阳,在全国排名第三。

明清时期的襄阳仍然是“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市内建有20多个商业会馆、30多个码头,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襄阳率先打破身份限制,面向全国招揽人才,使工业经济突飞猛进,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工业明星城市”。

历史的荣光,让襄阳人每每谈起,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省官治市”:襄阳新纪元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襄阳的发展有波峰,有低谷,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作为全国三线军工重要布点城市的地位,使襄阳发展仍然可圈可点。

也因此,2003年襄阳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成为湖北“一主两副”重大战略中的3个城市之一。

2011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一主两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襄阳现场办公会,对襄阳加快发展提出建设“四个襄阳”,即: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战略定位。

同年8月,中央、省委对襄阳领导体制作出重大调整,由省委常委兼任市委书记。

承载着复兴中心城市梦想的襄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当年九月,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主城区远期按照300平方公里至500平方公里的面积和300万至500万人口的规模进行规划控制,尽快建成200平方公里、承载200万人口的宜居宜业特大城市,在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被确定为未来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并被写入201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把“两个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四个襄阳”建设纳入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赋予襄阳新的历史使命。

2012年8月17号,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加快推进襄阳跨越式发展,表示将全力支持以东津新区为平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区。

今年初,打造“两个中心,四个襄阳”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复兴襄阳中心城市梦,既是襄阳人的梦想,也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托。 

复兴大襄阳:襄阳迅速出击

为了复兴襄阳中心城市梦,襄阳决策者迅速布局谋篇:

以顶层设计为引领,谋划襄阳科学发展新蓝图。去年,先后投入近8000万元巨资,聘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等国内外一流专家,分别编制“四个襄阳”战略发展规划、11个新区规划和34个专项规划,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同时,面向全市3500多名科级干部、1600多县处级干部和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征求意见,使规划成为凝聚襄阳人智慧与共识的新蓝图。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评价说:“襄阳现在的的规划在全省是最好的,在全国是领先的。”按照规划,东津新区建设迅速启动:10大中心面向国际招标,34.6平方公里起步区“三纵五横”路网建设全面启动,100万平方米的还建小区开工建设,与战略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签订315亿元的合作开发项目。

以人才引进为杠杆,为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聚天下英才为我所用的视野和胸怀,面向全国选干部,面向全球引人才,启动“双千专业人才计划”,即:5年内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000名博士和硕士、招录1000名公务员到襄阳工作”,全力推进“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对引进的各种人才和项目进行奖励,其中,最高资助达800万元);多次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招揽人才,7个海内外创新创业团队、618名博士、855名专业人才慕名而来;创新采用柔性引才模式,近百名国家部委、省直机关干部到襄阳挂职工作;与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校地企共建研究院(中心)7个,使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迅速增强。

以改革经济领导方式为突破,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确立了“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发展布局,对市经信委和招商局内部科室进行整合,按产业布局成立七大产业办公室和7个招商分局,实现了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培育支柱产业;对市政府金融办进行改革,组建了以经济专家和行业精英为主的专业团队; 设立了“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只基金,一系列支撑载体”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工作机制;新设立了战略发展研究室;把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经济领导方式的大胆改革,跨越转型发展铸造了动力强劲的“发动机”。

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为经济跨越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围绕打造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流程最优、办的最快、服务最好”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15个城市为标杆,大刀阔斧的进行政审批改革,在全国首创行政审批联审联办系统,经过项目清理,共保留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事项251项,一般工业项目和物流项目审批由163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被外地客商誉为“生意人的天堂”。去年,襄阳再次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客商纷至沓来:去年,招商引资实到资金806亿元,增长91.9%;英菲尼迪等一批知名品牌和SK等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襄阳;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净增6.7万户,同比增长81.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

大力创新体制机制,打造经济发展的“襄阳模式”。推行“四大家”领导包保重大项目制、实行重大项目服务秘书制、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制;评选襄阳百杰、实行即时记功、治庸问责,培育新风正气……“襄阳模式”、“襄阳经验”不断涌现,襄阳气场日益强大。

登高望远的谋划,脚踏实地苦干,使襄阳经济在全国宏观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市而进。

去年,襄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在中部六省80个地级市排名中跃居第7位,被国际知名投资机构仲量联行评为“中国新兴城市50强”。 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税收入增幅、私营经济活力指数等四项指标,位居湖北省第一位;粮食生产首次突破百亿斤大关,成为长江流域的第一个百亿斤粮食大市,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超过汽车产业,达到1391.6亿元。

襄阳新梦想:向中心城市奋进

一个人有了梦想,会让生活更美好;一个城市有了梦想,会让城市更有追求。

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襄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今年的“两会”上,对四个襄阳战略规划分别做出决定、决议。

蓝图已就,关键在落实。襄阳领导者抓住关键:把今年定为“工作落实年”,一手抓襄阳百杰、即时记功评选,放大正能量;一手抓治庸问责,以转变政风、淳化民俗,凝心聚力抓落实。

为早日实现襄阳梦,襄阳志存高远: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确保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做到全国争先、中部领先、全省率先,通过竞进提质实现跨越转型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襄阳决策者综合施政:把持续改革创新作为培育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把加快城镇化作为提升“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突破口,举全市之力建设东津新区;把改善民生放在全局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市民法制意识的培养和现代文明教育作为和谐稳定的基石;把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和作风转变作为事业成败的关键。

既有宏大的志向,又有精巧的设计谋划,襄阳之梦,扬帆起航。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襄阳将再现历史的荣光。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文婷]

标签:襄阳中心城市梦 复兴襄阳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