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新华社专题调研分析报告:大武汉到底什么大?


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新华社专题调研分析报告:大武汉到底什么大? 大武汉到底什么大? ——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应着力发挥十大优势 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梁相斌 新华网武汉5月14日电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明

原标题:新华社专题调研分析报告:大武汉到底什么大?

大武汉到底什么大?

——武汉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应着力发挥十大优势

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梁相斌

新华网武汉5月14日电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明确指出:“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要建设成东方的芝加哥。”如今,外国、外省、外市的人都知道“大武汉”这个名头,武汉人到外地皆言“我们是大武汉人”。然而,武汉到底什么大?大家莫衷一是。领导外出介绍,每人一个版本;老百姓外出炫耀,一人一个说法。

认清“大武汉”之大,进而将其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并形成对外宣传推介大武汉的统一口径,这对武汉而言,将是一种生产力和驱动力。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我们分析认为,大武汉有“十大”——大都市圈、大文化、大科教、大光谷、大设计、大交通、大商贸、大江湖、大钢铁、大汽车。

这“十大”,是武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也是构成武汉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可能大家还会有更多关于大武汉的认识,我们也希望大家来共同讨论、共同总结。

大都市圈

武汉与5大国家中心城市部分指标对比

坐拥土地、淡水等丰富战略资源的武汉,得益于强大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发展空间巨大。同时,随着三大国家发展战略的聚集和叠加,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武汉的大发展正当其时。

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来看,武汉市国土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仅次于北京、天津,超过上海、广州、重庆(不包含偏远县),是香港的8倍,新加坡的13倍;建成区面积不足全市总面积的1/4;人口密度与5大国家中心城市相比,仅略高于天津,人口对土地、生态环境等的压力较小,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水资源承载力来看,武汉市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国一线大城市第一,远超五大中心城市,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巨大。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强大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武汉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1+6”新城构想、“1+8”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梯次推进,为城镇化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6”、“多轴多心”、“六楔入城”的开放式城市空间格局,为武汉拓展了586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空间——主城区建设控制在三环线以内;6个中等城市规模的“卫星城”拱卫主城;更多的主城人口疏散至新城组群居住,工业布局加快向新城组群集聚。

武汉“1+8”城市圈于2007年正式上升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战略后,经过几年发展,2010年,城市圈以占全省31.2%的土地和52.5%的人口,贡献了全省逾60%的GDP和65%的财政收入,吸纳超过60%的投资,实现62.5%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80%。

如今,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武汉正携手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江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致力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武汉的发展腹地,正逐步延伸至整个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地域范围内,而这一带正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

同时,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递进,重大国家战略接踵而至,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则表示:“这个支点从区域来讲指全省,从点上来讲就是武汉”;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2月,国务院又批复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拥有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城市。

 

大文化

新时代的武汉人正沿着前人的足迹继续砥砺前行。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武汉是一个兼收并蓄、革故鼎新之地。武汉人秉承荆楚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昂扬气概,武昌首义,神州巨变,帝制终结,共和始创。改革开放后,武汉虽深处中部腹地,但勇立潮头,一度成为全国城市综合改革的风向标,天下第一街、第一位洋厂长、第一支商业企业股异地上市……如今,“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新城市精神,再次展现了武汉人面向未来、自我加压,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城市的不懈追求。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督鄂18年间,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开中国近代教育和武汉文化开放之先河,使武汉的教育文化后来居上,领先全国。他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武科大前身)、湖北师范学堂、两湖总师范学堂等,至今还深深影响着武汉的文化教育。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开放文化的指引下,张之洞大兴实业、发展交通,使得开埠较晚的武汉一跃进入中国近代工业第一方阵。“驾乎津门,直逼沪上”,赢得“大武汉”的称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以武昌首义为开端,辛亥革命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丧钟。这场被列宁称为“东方觉醒”的伟大变革,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阀门。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之际,从中央到湖北省委省政府再到武汉市,各项纪念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在百年辛亥纪念活动中,弥足珍贵、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武汉市重拾起“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这无疑是对先辈最好的怀念、对优秀历史文化最好的传承。

新一届武汉市委市政府,以文化再造为源头,提炼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新城市精神,深度营造发展文化,并将其细化、落实到各项工作细节和干部作风的转变之中。

2011年,是武汉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武汉市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胜利召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同时,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为打造全国最优投资环境、全国一流城市环境,武汉市于2011年4月起强力推进“治庸问责”,此举成为武汉市自我加压、积极作为的最大亮点。原有748项审批事项取消、下放,调整409项,所有办事流程全部控制在5个以内,在全国率先实行工商注册登记“零收费”,行政管理和干部作风满意度都得到很大提升,“企业家和百姓说武汉好的人多了”、“感到武汉干净整齐多了”、“干部紧张起来”。

“治庸问责”活动开展一年来,为武汉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打造了优质的投资软环境,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汉投资兴业。随着通用、施奈德、霍尼韦尔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新近落户,截至今年一季度,世界500强已有89家在汉投资。仅2011年,武汉及周边地区签署的项目总投资就突破了8000亿元,相当前几年的总和。

对武汉市干部作风转变、投资环境优化的最大肯定,来自于企业主体的认同、认可。未来三年,联想控股将在汉投资160亿元,万达集团将在两年内完成在汉800亿元投资,TCL集团也将在汉打造年产千万台家电生产基地……

“企业挑选在某个地方发展,它的硬环境很重要,但软环境是第一重要的,政府怎么对待企业是最重要的。从湖北省到武汉市,我们的感觉是,一是用法制法律来对待企业,这个让我心里最踏实;二是诚信和对企业的尊重。”中国创业领域和资本市场的传奇人物、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说,“我们知道,这些事情不是以前一直是这样的,我们是多少年来才更正过来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变化特别大。”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文化”的力量往往出乎人的意料。武汉正以文化再造为源头,不断解放思想,自我加压;各行各业的“武汉人”则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奋发有为地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增创新优势。

作为在汉中国企业500强之一,湖北中烟公司自2002年以来,一直坚持以企业文化再造为源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中心,以核心资源为基础,全力打造并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构建起全产业链的比较优势,促使企业从中国卷烟业内“散乱低差”的代表变为全行业发展进步的典范,年税利由2002年的39亿元增至2011年的280多亿元,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称誉为“中国烟草的奇迹”。

武汉市的本地法人银行汉口银行,也从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部崛起、湖北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自我加压,谋求跨越式发展。在更名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银行资产增加3.51倍,有效客户数量增加3.54倍,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由808位飙升至484位。汉口银行从体制建设、平台搭建、产品创新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率先作出打造“中国硅谷银行”的高标准战略决策,着力破解科技与金融结合难题,逐步探索出一条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如今的武汉,在“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新城市精神指引下,在各方智慧的支持下,全市干部群众正按照“中部第一、全国一流”标准,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正在努力一步步地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蓝图变为现实。

大科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作为中国科教重镇的武汉,拥有69所普通高校(“985”高校2所、“211”高校7所)、106所各类科研机构、59名两院院士、20个国家级实验室、2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毕业生人数全国第一,科教综合实力全国第三。

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为武汉市培育了大量人才。仅测绘领域,从武汉走出或在武汉工作的院士就达11位,占据全国该领域院士数量的半数以上。在新世纪、新经济时代,武汉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已成为武汉市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研发、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了关键性的智力支撑,这也成为武汉市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武汉市吸引了IBM、微软、西门子、NEC、富士康、华为、中兴等一大批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

科教、人才优势也使武汉频频受到国家政策的青睐。2009年12月,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务院批准武汉东湖高新区为国家第二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武汉市获批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而对商机有着敏锐嗅觉的金融企业,也在武汉市突出的“大科教”优势中发现了巨大的潜力。汉口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近年来纷纷在汉推行科技金融创新,设立科技金融中心或推出科技金融产品及服务。

武汉市委市政府更是积极引导,正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打造“资本特区”,出台了政府奖励、购租房补贴、税收返还、人才引进、企业上市、环境优化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推进自主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将武汉市的科教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大光谷

烽火通信光纤光缆制造车间

世界一流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四个国际电联标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纤传感器、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中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这些“第一”都有一个共同的诞生地:“中国光谷”。2011年,“中国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达到1450亿元,成为中国该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在光纤通信产业,“中国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居全球首位,国内市场占有率66%、国际市场占有率25%;光电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国际市场占有率12%;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并拥有烽火通信、长飞光纤(世界排名第一的光纤光缆生产企业)、武汉光迅、楚天激光等一批在全球具备研发和产业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

在研发领域,“中国光谷”拥有以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而且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力量不断增强。2011年,华工科技、长飞光纤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烽火通信入选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球首台71英寸激光电视、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光高清视盘机、中国首套汽车车顶盖激光在线焊接系统等一批科研成果密集涌现。

正是由于武汉在光电领域国内首屈一指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优势,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报告中,将武汉与北京(IT与软件服务)、上海(金融与工程服务)、深圳(物流与商业服务)、成都(航空)一并,列为“正在成为中国公认的知识与创新中心”城市。

大设计

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世界线路最长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世界一次性通车里程最长高铁——武广高铁、中国设计难度最大的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铁、中国设计难度最大的山区高速公路——沪蓉西高速公路、飞架南北的多座现代长江大桥和中国第一座跨海特大桥东海大桥……这些代表中国乃至世界顶尖设计水平的工程项目,都出自云集武汉的各勘测设计企业之手。

目前,武汉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中已经获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单位有6家,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的单位有12家,进入全国设计行业百强的企业常年保持6~10家,2010年,工程设计行业综合产值达485亿元,在全国仅次于部委和科研院所云集的北京。到2015年,武汉市设计产业的总产值预计达1000亿元,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工程设计之都”呼之欲出。

2011年,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武汉地区的建筑、市政、铁路、公路、水利、电力、冶金、机械等勘察设计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国内著名的勘察设计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咨询机构、建筑业制造业企业、投资公司等32家单位组成;汇集了工程院院士和勘察设计大师3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近万名,注册工程师5000名,形成了“设计人才聚集高地”。该联盟旨在通过引导工程设计产业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设计产业不但为武汉聚集了大量的国际国内顶尖设计资源和人才,还成为衔接建筑、水利、机械等相关产业的有力纽带。2009年,武汉首次提出打造“工程设计之都”,大力发展工程勘测设计产业,正是武汉市认清比较优势,突出城市特色,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选准的三大主攻方向之一。

勘察设计行业作为典型的高科技、低碳产业,具有高技术密集、高智力集成、高附加值、强产业带动力、高社会贡献度等特征。充分利用和发挥勘测设计行业优势,进而逐步变过去在国内、国际工程承包中的劳务输出为技术、设备、甚至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以此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不仅有利于推动“设计走出去”,还有利于带动武汉市的机械、电子、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凸显武汉市“设计+制造”的集成优势,并为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思路。

 

大交通

高铁武汉站

武汉自古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2009年,武汉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2011年,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进一步提出,要把武汉建成“祖国的立交桥”,建成承接东西、连通南北的中部交通运输枢纽,让全国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在这里“立交”。

武汉市更是积极作为,加快建设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第四大门户机场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武汉正逐步实现由“九省通衢”向“九州通衢”的跨越。

从铁路来看,京九、京广、汉渝、武九铁路干线和京汉广、沪汉蓉高速铁路在汉形成双“十”字,“亚洲第一”的武汉北编组站建成启用,武汉跻身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和六大客运中心之一,日渐成为全国的客运、货运和高铁枢纽。

客运方面,武汉铁路局每年发送的旅客数量超过6000万人次,已成为连贯东西、通达南北的客运中心。随着以京广客运专线、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九客运专线等为主干的“纵横交错”高铁网的形成,武汉得中独厚的枢纽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货运方面,随着高铁和客运专线的建成,以既有京广线、武九线和武康线为基础,衔接北京、西安、重庆(成都)、广州、南昌(福州)、上海等铁路枢纽,实现武汉城市圈内1小时、500公里6小时、1200公里24小时通达的快速货运服务。

随着合武、武广、京广、沪汉蓉高速铁路的建设和相继投入运行,大武汉率先步入高铁时代。预计在两三年之内,由武汉至武汉城市圈中任何城市(100km)仅需30分钟,至长沙、郑州、合肥等周边城市(500 km)2小时,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5小时(1200 km),至成都6小时,初步形成西进川渝,东抵宁沪,北接京石,南连广深的高速铁路网。

从水运来看,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武汉,具有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2011年1月,国务院将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航运发展迎来新机遇。

2011年,湖北省投资百亿元启动武汉新港建设,以武汉港为中心,实行统一领导、规划、建设、管理,由原武汉港和鄂州、黄冈等区域内的27个港区组成港口集群,规划岸线627公里,最大靠泊能力7000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50万标箱。这种“跨行政区划整合资源,沿江城市合力建设”的港口模式,在全国独一无二。

继2010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后,武汉新港2011年货物吞吐量再创新高,增至1.15亿吨,市域集装箱吞吐量达71.4万标箱,是长江中游首个“亿吨大港”。

在此基础上,武汉港口通航范围不断拓展、通达效率日渐提高,正日益成为中部地区走向海外的重要“门户”,先后开通了直达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的不定期货运航线和直达台湾、印度马德拉斯等地的货运航线;还开通了中远直达快航,湖北货物接转欧洲干线班轮时间较以往缩短一周。2006年开行的“江海直达”航线,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武汉航运的生命线;2011年,“江海直达”快航航运72小时内准点到达率提升至95%。

到“十二五”中期,武汉有望在3000公里的范围与东京、大阪、首尔、新加坡、雅加达等国际港口实现万吨轮常年直达,实现孙中山先生所言的“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的目标。

从公路来看,武汉有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国省道网络、城市圈快速通道。截至2010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96公里,占全省的50.5%。武汉到“1+8”城市圈内其他城市均可在1个多小时到达,到全省其他市州最多只需6小时,而进入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周边邻省最快仅需4个小时。

从航空来看,在武汉综合交通枢纽中,航空一度较为滞后。而如今,随着天河机场成功“扩容”,第三航站楼动工开建,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进驻,国际航线密集开通,武汉正日益成为中国内陆直通欧洲的“中转港口”和国际先进要素的汇聚基地。

今年4月8日,东方航空集团与武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对东航武汉公司增资17.5亿元,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武汉的主力基地航空公司。除东航外,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等也在武汉设立了基地,另有20多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进驻武汉。

各大航空公司的集中入驻,极大地促进了新航线的开辟和已有航线提档升级。仅在2012年的前4个月,武汉就开通4条国际地区直航——3月2日,台湾远东航空公司开通武汉—台湾澎湖直航航线;4月12日,法航开通武汉—巴黎直飞航班;4月15日,南航开通武汉—台湾高雄的直飞航班;4月24日,新加坡航空公司开通武汉—新加坡航线……武汉还在积极争取开通美国航线,大阪、清迈、岘港、济州岛等包机航线,也有望转为定期航线。

截至目前,武汉天河机场的国际与地区通航点已达14个,预计到2015年,武汉将再增10条国际直达航线,覆盖亚欧美等地区。而据世界旅游组织和美国波音公司最新测算,一条国际航线为地方经济创造的GDP就相当于3~4条国内航线。

航空业的大发展同时也为武汉汇集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一个新的国际先进要素汇聚基地正逐步形成。

大商贸

武汉大商贸

商贸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既引导生产、保障供给,又创造需求、促进消费,还提供就业、惠及民生。武汉自古就是中国的商贸重镇、通商口岸,“货到武汉活”的说法延续至今。随着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武汉的商贸物流优势更加突出,立足武汉,商贸流通的“买全国、卖全国”更易实现。

“中国内需消费的前沿在武汉”,正如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所说,武汉已逐步成为全国主要消费中心之一。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9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内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广州,位居第二,人均消费水平则排名全国第六。

近年来,武汉商贸市场不断升温,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市共有商业机构1万多家,商品交易市场近千个,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易初莲花、百安居、群光、新世界等全球主要外资商企在武汉开店数量超过36家,各类连锁经营网点发展到6000多个。

未来5年,武汉还将投资逾700亿元,推动建设30个以上重点商业项目,提升十大商圈的商贸服务能级,改造建设10个特色商业街区,培育17个新兴区域商业中心。届时,武汉市民及游客可享特色鲜明、购物便利、配套完善的现代化都市商圈。

同时,商贸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多、实力有所增强,特别是以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中商集团、九州通为代表的一批有实力的本地市场主体,逐步从武汉走向全国。仅中百集团,截至2011年底,就拥有仓储超市203家,在武汉市以外开业的数量占比超过65%。

除综合性商贸形态外,武汉的专业化市场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商贸物流积聚优势不断放大。拥有“天下第一街”美誉的汉正街,正整体搬迁至“汉口北”新市场,迎来提档、改造、升级的新机遇,着力打造以大型商业广场、物流中心、电子交易平台等为配套的国际化交易超级市场,目前已吸引3000多家商家和2000多个品牌入驻。

由于区位优势独特,武汉于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部物流区的中心,2010年被商务部授予“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2010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已达14861亿元。

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区和东湖综合保税区于2008年和2011年先后获批设立,加上位于武汉经济开发区的出口加工区,武汉市汇聚了三大海关特殊监管区。这些都使得武汉的物流枢纽和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强化。

为实现建成中国国家级物流中心的目标,武汉市计划投资1100亿元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并将形成以本地为区域物流组织中心的辐射系统布局——1小时辐射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辐射中部省会城市、4小时辐射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中心城市、12小时辐射区域国际城市、24小时辐射全球城市的设施系统。

到2015年,武汉将基本建成中国重要的物流中心,进入全国物流先进城市行列,物流业增加值实现翻番,由2011年的562亿元增加到1200亿元。

 

大江湖

东湖局部

江河湖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水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料和战略资源。如今,随着水资源已日益成为制约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瓶颈,素有“江城”和“百湖之市”之称的武汉,水资源优势尤为凸显。

武汉怀抱“两江”,长江、汉水穿城而过并交汇于市中心,塑造了“两江三镇”的城市骨架;166个湖泊、272座水库星罗棋布,165条河流纵横交错,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居全国大城市之首。湖泊水域面积779平方公里,其中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人均淡水资源量也高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为北京的71倍、上海的19倍、广州的5倍。这一切,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也赋予了武汉丰沛的生活生产资源。

水可兴城,水作为城市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已成为当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进入新世纪以来,武汉在滨水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第一个亮点就是对两江江滩进行了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世纪之初新建起的长江江滩,不仅不影响行洪,还成为了集滨江特色带、游憩林阴带、堤防观景带为一体的多功能亲水空间。未来5年,武汉江滩还将延长50公里。届时,“百里滨江画廊”将成为亚洲之最。

水可兴城,亦可兴业。武汉市近年来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就有力拉动了旅游、交通、商贸物流、文化等产业的发展。

2009年启动的“六湖连通”工程,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完善了武汉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地位,还正改变着武汉的文化、旅游、商业格局。据规划,“六湖连通”后,将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湖泊生态湿地群、国际知名水生态环境科研基地;还可形成新的旅游景观和游船观光线路,届时,“一船游遍一城”将成为武汉新景,在国内当属首例。

慕“水”之名而来的万达集团,选址东沙湖连通之处、楚河之畔,投资500亿元,倾力打造“武汉中央文化区”。2011年9月30日,中央文化区一期的“楚河汉街”正式开业,国庆期间即吸引客流逾200万人,成为全国假期人流排名前三的热点区域。耐克、星巴克、迪士尼等126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相继进驻。

武汉市还以水为媒,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运输,振兴长江航运,2010年被国务院正式明确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临江规划的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大厦,总投资37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中游最现代化、国际化、服务功能最完备的港务枢纽综合体。

此外,武汉还着力塑造“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城市形象,发展滨江滨湖特色旅游业。2011年,游客在汉平均停留天数,由2005年的2天和2.2天分别延长至2.3天和2.88天,武汉已从多年的旅游过境城市,一跃成为中国重要的滨江滨湖特色旅游目的地。

大钢铁

钢铁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武汉作为传统的钢铁制造业基地,又在打造中部现代制造业中心,对钢铁及其制品需求越来越大,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空间更加广阔。

作为建国后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武钢,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联合重组,目前生产规模已近4000万吨,稳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并于2009年一举跻身世界500强阵营。

近几年来,武钢研制开发了新产品85个系列、300多个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由2004年的54%提高到82%以上,形成了以“桥、管、箱、容、军、电、车、线”等为重点的一批精品名牌和“新拳头产品”。如今,大到鸟巢、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多座长江大桥、京沪高铁、青藏铁路,小到轿车、彩电、微波炉,越来越多的“武钢造”走向全国,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武汉既是全国重要的优质钢铁基地,也是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钢铁产业的发展,为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提供了优质、充足的原材料;而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又将进一步拉动钢铁消费。由此形成各大产业相互拉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形成钢铁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多赢”的良好局面。

随着武钢的做大做强,宝钢、鞍钢等钢铁巨头也更加看重武汉。从2005年开始,宝钢集团投资2亿元在汉启动板材剪切中心和钢材物流中心项目;2012年3月,鞍钢集团斥资3.65亿元打造“钢材剪切激光拼焊”项目,建设三条年产20万吨的激光拼焊生产线;2011年11月,新日铁与武钢集团联合出资18.5亿元,在汉建设镀锡板钢铁项目……随着宝钢、鞍钢、武钢、新日铁等国内外钢铁巨头“会师”武汉,武汉钢铁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

而这种集群效应,不仅表现在钢铁产业内部,也突出地表现为对上下游产业及企业的吸纳与集聚。2006年,年钢材需求量数百万吨的铁路机车制造企业——南车集团,在汉投资建设了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研发制造基地;2011年,北车集团也斥资32亿元,在武汉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填补了江城铁路客车制造空白。自此,中国铁路机车制造两大巨头均在汉“落户”,武汉一举跻身中国铁路机车制造“第一方阵”。

 

大汽车

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从美、德、法、日、意等国的工业发展史来看,其经济的高速增长无不与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联。

近年来,武汉汽车整车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汽车产业产量和产值节节攀升,已成为支撑武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武汉已拥有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等7家合资和自主汽车生产企业。2011年,武汉汽车产量突破70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3.8%,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72.85亿元,同比增长7.97%,在全国汽车生产主要城市中,汽车产量排名第7(见上表),预计至2016年,武汉汽车年产量将达500万辆,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

以整车生产为基础,武汉市逐步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从零部件到整车生产、从研发到销售的汽车产业链,对汽车零部件、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贸易、金融服务、维修等上下游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目前,美国康明斯、加拿大威斯卡特、法国法雷奥等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在内的近200家汽车零部件已在汉企业投资设厂;东风汽车研发中心、康明斯发动机研发中心、法雷奥车灯研发中心等多家汽车研发中心入驻武汉;一批金融机构也大力在汉发展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

正是看中了武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强大的整车及零部件生产能力,以及对内陆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上海通用汽车第四个生产基地、也是中西部的第一个生产基地于2012年3月正式落户武汉。一期总投资近140亿元,形成年产3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其中整车的直接投资就超过了70亿元。此外,一期还将同步建设上海通用及上汽集团整车及零部件物流中心。目前,已经跟进的24家配套零部件企业总投资超60亿元,大物流项目一期投资8亿元。

随着标致、雪铁龙、日产、本田、通用等排名世界前10的大型汽车集团纷纷在汉投资设厂,武汉成功聚集了美、日、法、自主品牌四大系列,成为全国汽车系列之最。算上今年即将投产的本田二厂和明年建成的神龙三厂,武汉汽车整车产能有望逼近300万辆,这也意味着武汉在迈往“中国底特律”梦想之路上又近了一步。

(调研分析团队:新华社湖北分社决策咨询中心分析师杨希伟陈卓婉杨芷晴贺大庆新华社记者廖君;摄影:新华社记者程敏郝同前)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魏玮]

标签:武汉 新华社 报告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