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重回黄老二 关于黄石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调查报告


来源:湖北日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黄石:重回黄老二 ——关于黄石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调查报告 图为:美丽的黄石磁湖夜景。(本报视界网黄轩摄)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当外界还处石器时代,这里进入铜器时代;当别人仍在铜器

原标题:黄石:重回黄老二 ——关于黄石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调查报告

图为:美丽的黄石磁湖夜景。(本报视界网黄轩摄)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当外界还处石器时代,这里进入铜器时代;当别人仍在铜器时代,这里已进入铁器时代。

3000年炉火不灭。1907年,这里诞生了我国水泥工业摇篮“华新”;100多年前,张之洞在这里创立铁矿厂,盛宣怀后来扩展为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

矿都,黄石,流淌着工矿血脉,蓬勃着工矿文明。

当矿坑一天比一天深,资源一天比一天少,他从紧随武汉的“黄老二”位次一路下滑。“‘一主两副’,第一方阵在先。重回黄老二,就是争当第二方阵的排头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对接武汉、比学九江、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鄂东特大城市。”6月上旬,黄石市委书记周先旺接受本报采访组采访时壮志满怀。

黄老二?一个久违的声音。

差距大,位次低,被唤醒的“黄老二”还能不能挺身而立?

——机遇抓不住,我们将千秋悔恨,成为千古罪人!

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之乡、服装新城,“老二”荣光,曾为黄石人之自豪。

今天呢?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蔚芬提供的数据表明:2012年1月至11月份,黄石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是:GDP第8位,增幅第11位;农业第13位,增幅第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8位,增幅第4位;外贸出口第3位,增幅第11位;外商直接投资第3位,增幅第15位;一般预算收入第6位,增幅第1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2位,增幅第10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第12位,增幅第11位。

“早已不见黄老二!隔壁的九江,倒真成了九老二。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市统计局局长刘修华也提供了一组数据。江西省九江市,从2009年开始发力。到去年,九江GDP1420亿元,黄石104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九江过了200亿元,黄石刚过1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九江142亿元,黄石才65亿元。九江主要经济指标在江西省排名第二第三,黄石主要经济指标大都排在我省第七第八位以后。

市委政研室主任万建新感慨:“过去黄石经济发展一直走在九江前面,现在,我们被甩在其后了。‘黄老二’说不出口,像一块伤疤,轻轻一碰就会疼。”“黄石基础好,建国后一直是武汉的‘工业粮仓’。区位优,与武汉近在咫尺。民众素质高,规则意识强,发展的速度也不是不快。现在问题是别人更快、太快。为什么别人会更快、太快呢?还是我们在开放上有差距。没有开放的意识、竞争的意识,就容易对问题视而不见、习而不察。”去年12月,周先旺从省商务厅厅长任上履新黄石市委书记。在我省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一线主政多年,周先旺对开放体会尤深。经一番紧锣密鼓的调研,他以“三千”告诫同事们——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抓不住,最终我们将千秋悔恨,最后成为千古罪人!

久违的“黄老二”,终于被重新大声地喊了出来。

市委副书记张家胜说:“我们喊了,醒了,全市上下一条心一个调,就有信心、有决心、有力量让黄老二挺身屹立!”

江为界,山阻隔,“黄老二”新颜何处展开?

——从沿江、环磁湖到环大冶湖,第三次创业如火如荼

沿长江一线,环磁湖一片。山色水影,小家碧玉,黄石美丽。

鄂东,城城相邻——江北,黄冈市;黄石城北,鄂州花湖新城。

行政区划受限,地理空间有限。就在黄石市区磁湖之南,横亘着20多公里的巍巍黄荆山。在一片三角区域,挤挤压压的中心城区每平方公里达到1.33万人。

鄂东特大城市向何方拓展?

7日,采访组一行在雨中穿过黄荆山隧道,眼前豁然开朗——平地广袤,黄金山工业园坐落其间。

大道旁,既有大片刚平整好的空地,也有成排成排的厂房。黄石名企、我国压缩机行业老大东贝集团,保健酒行业老大劲酒集团,车间都是一派火热。

农民还建安置点四棵社区安宁祥和。这一社区,容纳7万多人,俨然一座高标准、现代化的新型城镇。

黄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袁知鹏告诉我们,“由此南行五六里,便是烟波浩渺的大冶湖,鄂东特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

烟雨朦胧,水天相接。湖风阵阵,浪涛滚滚。市规划局局长刘林介绍,“大冶湖65平方公里,是武汉东湖的两倍。 假以时日,大冶湖便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他进而介绍:“环大冶湖生态新区规划面积450平方公里左右。分三步走。今年第一步,制定高水平规划,启动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率先建设规划馆和市民中心,规划馆力争明年国庆向市民开放。第二步,在东到长江,西抵大冶市城区,北起黄荆山麓,南至父子山麓的大冶湖区域建设一座现代化生态新城。第三步,以大冶湖生态新区为龙头,带动大冶、阳新等组团及重点镇发展,最终实现全市的同城化。”

黄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荣绪俭说:“大冶湖生态新区,将至少为黄石奠定20年的发展空间。”

《黄石市志》告诉人们:建市60多年来,起先沿长江建设,其后环磁湖展开。

市长杨晓波说:“大冶湖生态新区,是重回黄老二的着力点,是传统工业老城向现代生态文明新城的大跨越。我们的目标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生态安全之区;实现大黄石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主要功能集聚的功能先进之区;展现黄石独特的山水资源和灿烂的矿冶文明,塑造城市形象的特色鲜明之区;打破环湖地区行政区划限制,全市一盘棋,推动黄石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之区。”

年轻的袁知鹏充满激情:“向环大冶湖进军——这是黄石的第三次跨越。”他说,我认为一届政府,最大的贡献就是给市民带来切实可行的、美景再现的期许。环大冶湖新区,如今成了市民街谈巷议的热点,振奋人心。每当有招商项目谈成、厂区开建,人们节日般欢欣鼓舞。

目前,全球5家著名设计机构的顶级专家正在参与设计,8月将揭晓蓝图。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中国湖、世界城、黄石梦”——巨幅广告牌硕大的9个字,迎面召唤着南来北往的人们。

因矿生,因冶兴,资源枯竭的“黄老二”如何脱胎换骨?

——只要精神不枯竭,矿冶资源就会延伸长长的产业链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国十大特钢之一的大冶钢厂、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三大水泥生产基地之一的华新水泥、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等27个重点工业项目,把黄石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矿冶名城。

数据显示,从建市到2008年,黄石累计向国家贡献1.9亿吨铁矿、74.13万吨铜精矿、5400万吨原煤、5.6亿吨非金属矿。产钢2865万吨、铜270万吨、水泥1.25亿吨。直接上缴利税270亿元,累计贡献350亿元。

当矿井不再喧嚣,机器归于平静,黄石是否走到了资源枯竭的边缘?

重回黄老二,没有了资源优势,怎么办?

省委书记李鸿忠对黄石说:“只要精神不枯竭,那么任何资源都不会枯竭。”

周先旺领会:“树木枯竭,还可以长出灵芝。枯竭的只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商业模式,借此实现由初级产品向深加工产品的转型,把产业链做得更长、更精、更深,正是一次机遇。”

荣绪俭举例:“初级铜6万块钱一吨,殊不知,深加工便可增值百倍。特钢8块钱一公斤,还赶不上有机蔬菜,但一旦用在电梯上,价值便翻几番。除了美尔雅、劲酒,黄石缺少值钱的终端产品,这正是黄石要突破的瓶颈。”“我们有世界一流的压缩机厂家东贝,却没有冰箱。有世界一流的特钢,却没有特钢产品。白色家电最重要的6个元器件,黄石生产3个,其他3个周边有生产,可我们没成品”……找差距挖潜力、集思广益,年初,围绕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两大支柱和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九大产业,黄石10家重点牵头部门成立了10个产业招商分局,组建了55支招商小分队。仅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就有50人,其中硕博30人,“海归”6人。还组建了8人的产业链研究室。“招什么,怎么招,到哪里去招,我们心里一目了然。”

6月9日,正威集团与黄石市签约,投资200亿元在黄石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为50万吨精铜及线缆系列项目,二期为电子信息项目。市招商局局长赵重迎说,该项目深加工的铜丝,只有头发丝的四分之一,附加值提升几十上百倍,项目投产将给黄石铜产业链带来革命性变化。

通往大冶湖的大道上,左边3000亩,正是9月份就要开工建设的正威工地。右边3000亩,将崛起白色家电城。

黄石是传统工业老城,服务业长期滞后。市商务委副主任周灯明说:“黄石服务业2012年萎缩至29.8%,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全省36.9%的平均水平还低7.1个百分点,服务业的滞后是制约黄石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效益增加的又一瓶颈。”为此,建市以来首次服务业专题大会召开。服务民众,服务生活。是发展经济,也是提高生活品质、幸福指数。会上提出,每年安排并逐年增加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到2015年,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550家以上,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5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打造成鄂东物流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和休闲旅游之都。

5月16日,18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武商摩尔城在西塞山区动工,其超大体量内将集鄂东南最大的服装城、最大的电玩城、最大的餐饮城、最大的电影城于一体,一举成为鄂东南商业新地标。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邓新华介绍,1月至4月,黄石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01个,同比增长七成。投资50亿元的万达广场、50亿元的新港园区宝钢项目、7亿元的远大制药、8亿元的世星药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正积聚起黄石转型升级的强大后劲。

歇不得,慢不得,“黄老二”如何东山再起?

——早春“头脑风暴”、五月“新区豪情”激起惊涛拍岸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黄石奋起直追,拼劲、韧劲,哪里去找?

早春,一场“头脑风暴”凝神聚智;初夏,又以“五月的豪情”专题研讨——思想解放、观念开放,激起惊涛拍岸。

从先进处找动力——

2013年新年第一天,当人们还在享受假期时,黄石党政干部考察团一行78人,奔赴一衣带水的九江。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随后“头脑风暴”务虚会上,看九江、想黄石、谋发展,人人敞开心扉,直抒胸臆,直陈痛处,达成复兴黄老二,对接武汉、比学九江、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高度共识。

从历史深处找活力——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兴龙说:“什么铸就了黄老二?一是祖宗基业,留下百里黄金地;二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布局大批工矿企业。先辈披荆斩棘、艰苦创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三千年不熄的炉火,正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源。我们如果没有一种负债的心情和倒逼的机制,黄老二可能成黄老九,黄石梦可能是黄粱梦。”

从落后处找潜力——

刘修华说:“黄老二一路后退的轨迹,也正是我们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从58%降到51%的历程。”

市政协主席郭远东说:“自2008年来,黄石有187家企业退出规模,这说明大量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阳光雨露而消亡。”

年初黄石“两会”上,武商量贩黄石分公司总经理刘劲松痛陈有关部门“检查动机不纯,逢检必罚”。

让刘劲松没有想到的是,市委书记周先旺迅即带领多个部门负责人到武商量贩致歉,现场办公。在随后召开的企业家恳谈会上,当着180多位企业家的面,周先旺立下军令状:如果两个月环境再不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就在这里给大家鞠躬。如果还不算数,我们再鞠躬,腰就一直弯着,决不撑起。

整治投资环境的春雷行动,飓风般席卷黄石。庸、懒、贪、散难以遁形,23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市纪委纠风办主任王世武介绍:“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120多项、1.2亿涉企行政性收费全部免除,率先在全省打造行政审批零收费政府。为降低商务成本,对过往黄石长江大桥17座以下客车全部免收通行费。”

向作风要效率、向制度要红利的春雷,炸开了黄石经济发展的晴空。“现在每天新增80多个市场主体。”市工商局局长姜健称,今年前四个月,黄石市新登记市场主体9662户,同比增长87.6%,全省增幅第一。1月至4月,共引进项目99个,投资协议222亿余元。“环境好了,客来心安。”周灯明讲了一个故事:奥莱斯子午轮胎项目本已打算签约别处,董事长朱典武来到黄石,一看一谈一感受,满心欢喜,10多亿元的项目落户阳新。

西塞山前白鹭飞!黄老二,盼你早早归!

(报道组成员:记者蔡华东 曾祥惠 陈剑文 刘长松 黄林中 陶忠辉 杨康通)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余婷]

标签:黄石 黄老二 建设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