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字头”企业响彻神州 筑起武汉工业脊梁


来源:长江商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响彻神州筑起武汉工业脊梁 9月29日,天空晴朗。武昌中北路上,老武重大门上的“武重”两字虽已蒙尘,但依然显眼。 高10米、长近20米、宽约6米,欧式风格,已有56年历史的武重老厂门已被武汉市

原标题:响彻神州筑起武汉工业脊梁

9月29日,天空晴朗。武昌中北路上,老武重大门上的“武重”两字虽已蒙尘,但依然显眼。

高10米、长近20米、宽约6米,欧式风格,已有56年历史的武重老厂门已被武汉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武汉重工业的历史沉浮。

125年前,张之洞在武汉倡办实业,奠定其现代工业基础,武汉一度成为内陆最大工业城市。新中国建立之初,武汉独揽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四分之一,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一批响当当的“武字头”企业拔地而起,使武汉一跃成为工业重镇。而“武字头”也响彻神州大地,成为“武字头”企业职工为之骄傲的集体回忆。

亚洲明珠“毛主席剪彩、周总理任命厂长”

“亚洲明珠。”提起武重的历史,今年65岁的张师傅仍感自豪,“投产时毛主席亲临剪彩、周总理现场任命厂长。”

张师傅向记者介绍,1958年诞生的武重,是“一五”期间国家投资由前苏联援建的唯一一家超大型“工作母机”生产专业厂,先后为国家建设开发制造各种重型装备近2万套,曾以生产重型机床产品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而成为闻名世界的“亚洲明珠”。

与武重同样辉煌的,还有武船和武锅。武船建于1934年,选址于武昌文昌门原张之洞开办的纺纱局旧址,1953年正式列入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武船是我国设施能力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海军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军工建造管理规范和自主创新的军工技术工艺体系,推进了海军装备的升级换代。

建于1954年的武汉锅炉厂曾是锅炉行业的四大金刚之一,与哈锅、上锅、东锅齐名,鼎盛时期职工近两万人。

武锅宣传部主任陆爱平介绍,90年代初期,职工福利待遇比武重和武船还要好。武锅曾被国家确定为“军工配套企业”,以能制造各种类型的特种锅炉而闻名全国。

武钢开创我国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先河

一提起武钢,73岁的退休老工人周本达的思绪就停不下来。

1958年,武钢一号高炉建成投产,周本达从农村入厂,这一年,他17岁,在原来的武钢附属炼钢厂做吊车工,那时工友们亲切地将该厂称为“超英号”,意为超英赶美。当时正赶上全国大炼钢铁时代,武钢需要大量人才和技术工人,为此,文化程度较低的周本达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进厂第一天,很多人都穿上工作服,跑到汉口老照相馆留念。”一旁的武钢老工人回忆,那时青山到汉口交通非常不便,需要步行两个小时,一路上身着武钢工作服也常引来周围羡慕的目光,而拍照后,冲洗20多张分发给亲友也成为当时的一种荣耀。

周本达回忆起来,眼神中还会泛着光,“那是一个把钢铁产量作为国家繁荣标志的年代。”1958年9月13日这一天,武钢第一号高炉出铁,毛主席亲临武钢视察并观看出铁的全过程,同时也把这一天作为武钢的厂庆日。

在周本达印象中,武钢最辉煌时期当属上世纪70年代, 那时候,我国所需的高质量冷轧、热轧薄板, 镀锌、镀锡板及冷轧硅钢全部依赖进口。1974年国家引进一米七轧机系统并建在武钢,该工程全部概算投资为38.9亿元,而当年的工资水平仅每月60多元。一米七轧机系统生产的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此举不仅开创了我国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先河,也使武钢的生产水平跃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武钢为我国钢铁行业创下的第一次辉煌。

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所用的钢材料都来自于武钢。每每说到这些,和企业一路走来的一代代武钢人,总是格外自豪。周本达一直牵挂着武钢发展,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儿子、孙女均投身武钢事业中。

汽发是武汉最大“财主”之一

每次经过洪山区关山一路,中国长江动力公司(简称长动)巨大的门楼就会映入眼帘。醒目的招牌、大规模厂房、一路之隔的大片宿舍区,总会让人想起它曾经的辉煌。

9月30日,在一栋栋长动老宿舍前,老人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悠闲地拉着家常。

“能分到这里,同学们都很羡慕。”65岁的张女士是老人中的一位,她是山东烟台人在四川上学,学冷处理,毕业后分配到武汉汽轮发电机厂(长动核心企业)。张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家里人都以为捧到了铁饭碗,为她高兴。

70岁的李婆婆对厂里当时红火的景象仍记忆犹新。李婆婆的丈夫曾是下乡知青,“下乡时想吃餐饱饭非常难,到厂里工作以后,吃饭不再是大问题。”李婆婆说,工作一个月后,家里专门买了四两猪肉来庆祝。

李婆婆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厂里效益非常好。“过年过节,厂里总有物资发。记得有好几年过年,职工什么都不用买。”李婆婆还扳起手指数着当时发的物资“猪肉、鸡蛋、米、油等”,而那时,普通家庭想吃肉都要精打细算。

在职工陈树斌的记忆里,当年的“汽发”职工待遇是武汉三镇最好的,一街之隔的华工(现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也赶不上汽发职工的待遇。

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初期,厂里进行了系列改革,第三年就盈利77万元,此后逐年翻番,到1990年已突破8000万元。同时,在1989年上缴国家利税达3563.4万元,1990年超过4000万元。

彼时的“汽发”俨然成为武汉最大的“财主”之一。

一旁的武钢老工人回忆,那时青山到汉口交通非常不便,需要步行两个小时,一路上身着武钢工作服也常引来周围羡慕的目光,而拍照后,冲洗20多张分发给亲友也成为当时的一种荣耀。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卓]

标签:武汉 企业 工业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