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大学生回乡务农成全国种粮大户 年销售超600万
他叫宋林,1980年8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2009年初,宋林放弃在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家乡蕲春县务农。去年,宋林荣获农业部授予的“全国种粮大户”称号。 田园将芜,胡不归
他叫宋林,1980年8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2009年初,宋林放弃在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家乡蕲春县务农。去年,宋林荣获农业部授予的“全国种粮大户”称号。
田园将芜,胡不归
宋林大学毕业后,先是进入深圳华为工作,后应聘到东莞一家台资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不久被提拔到高管岗位,月薪近7000元。
几年的工作,宋林积累了20多万元资金。2008年初,他决定自主创业,与朋友合伙在顺德创办了一家小型塑料厂。上半年生意很火,但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工厂停产关闭。年底,宋林回到家乡休整,过春节。
宋林在大学期间就关注农业、农村、农民,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暑期“三农”问题调研活动。
青壮劳力进城,种田的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空置的民居越来越多。农村空心化,明天谁来种田?
这次回来,宋林又深入考察了农村现状,他从问题中看到机遇,认为传统农业转型的时机要来了。田园将芜,胡不归?宋林决定投身农业。
在委屈中坚定信念
2009年2月,宋林到老家向桥乡白水村叔叔家住下,与堂弟联手,流转土地,筹备农业生产。
从西装革履的城市白领变身头戴草帽、高卷裤脚的地道农民,宋林的选择,遭到了亲友的强烈反对。
父亲“问罪”:“你是不是决定种田?”在得到宋林肯定的回答后,老人生气地把老家堂屋里的“祖人牌”摔在了地上,说“祖人不管事”,自己辛辛苦苦供宋林上大学最后落到了回家种田。“十年难发种田人。”宋林的妻子是县里公职人员,妻子及娘家人也不理解宋林的选择,认为务农没出息。2010年,两人离婚。
务农辛苦。一个夏天的光景,本来白白净净的宋林,晒得黝黑。
有次,为了抢在暴雨来临前收割完油菜,宋林与机手在田里干到深夜转钟3点。
农业风险大。2011年,宋林试种的香芋,遇罕见病害,导致亏本。
选择务农4年多来,宋林受了不少委屈,吃了很多苦,但他抱定一个信念,一定要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做出成绩,向家人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打造一流农机社
虽说宋林生在农村,但对种田当初是一窍不通。第一年,他决定先承租30亩土地,学会种田。他拜访农户,请教农技人员,从零起步学习农业技术。在这30亩田里,他分别试验了人工插秧、机械插秧、抛秧、直播等多种种植模式,并认真记录数据。10月份稻子收获售卖,获利12000元。赚得虽然不多,但他得出一个结论,农业的出路在于规模化、机械化。
2010年,宋林扩大种植规模,在4个村共承租了140亩土地。这年5月,宋林参加了县农机局组织的赴团风县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考察学习活动, 深受启发。在县有关部门和青石镇的支持下,宋林与姜佑宝等5名农机大户合作,成立了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宋林被推选为理事长。宋林也很快学会了驾驶、操作农机。
宋林的文化基础在合作社的建设管理中发挥作用。三和成长很快,3年时间,跃升为蕲春县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的农机合作社。目前,三和有理事9 人,社员320人,有农业机械112台套,盖有漂亮的办公楼,建有20亩面积的育秧工厂。合作社为县内外农户提供农机服务,去年,实现服务经营收入662 万元,纯利126万元,宋林个人分红近20万元。
探路现代农业
禾苗青青。8日,在张榜镇陈广村一畈水田旁,宋林向记者介绍,这块田畈有220亩,是合作社以每亩3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里租来的,4月下旬机插的秧苗,全部是再生稻品种。
今年,武大天源生物科技公司委托三和合作社种植再生稻1200亩。天源公司包供种,包回收产品。
宋林说:“再生稻一种两收,亩均可增产300公斤。再生稻米口感好,市场售价每公斤10元。”
三和合作社在青石、张榜等6个乡镇承租了5880亩土地,直接经营。宋林介绍,合作社流转土地,不只是为了增加经营收入,更重要的是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带动千家万户,转变传统的种田方式。三和分别在6个乡镇,示范水稻与油菜的全程机械化生产,试种再生稻、糯稻等新品种。 “自己学计算机专业,在大城市就业、创业机会很多,之所以选择回农村,是为了闯出一条农业生产经营的创新之路,造福父老乡亲。”宋林吐露心声。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