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红色电话见证时代变迁 汉正街深巷里最后的公话超市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人参与 评论
00
图为:6月20日晚,汉正街一位打工者在公话超市联系家人。

原标题:仍在坚守的八部红色电话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图文:深巷藏着汉正街最后的公话超市图为:昨晚,汉正街一位打工者在公话超市联系家人。 图为:没有隔音措施,两位顾客背对背打电话。 图为:王发祥的公话超市是半

原标题:仍在坚守的八部红色电话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图文:深巷藏着汉正街最后的公话超市

一张长条铁皮桌,八部红色电话,一部计费器,六把高高低低的椅子,张贴在斑驳墙壁上的通话资费表。这里,就是汉正街最后的公话超市。

作为最后的驻守者,这家公话超市隐藏在汉正街不起眼的花翎巷中。老板王发祥说,小店2004年开张,经营副食为主,公话超市作为副业,共设有八部公用电话。开张头几年,光顾公话超市的人们络绎不绝,常常这边打着电话,那边排起了长队,“常客基本是在汉正街打工的、经商的、还有附近居民。”

因为超市没有隔音板,客人讲电话的声音,时不时飘进王发祥的耳朵里:这个是谈恋爱的,通话时间最长,还常常把“想你”挂嘴边;这个是孩子在国外留学,想孩子的妈妈;这个是在汉正街卖年画,联络生意的;这个是来汉打工,询问老家状况的……高峰期,每天有近百人来打电话,王发祥仅公话业务每月就可赚近2000元。“现在人人都有手机了,来打电话的越来越少。”王发祥说,以前周边有另外3家竞争对手,如今都已相继关门或停办该项业务,只剩下他一家在此独守。虽然通话资费由最初的每分钟0.2元降为0.15元,但每天到此打电话的人,也寥寥无几。打电话的,主要是一些在汉正街打工的外地人。

最让王发祥自豪的是,曾有外国游客来到他的公话超市拍照,“这也算是一段历史了吧。”王发祥说,尽管生意远不如从前,但他说只要有人需要,他就会把公话超市一直开下去。

昨晚,负责这一带电信维修的毛师傅称,他在此工作一年多,跑遍汉正街大街小巷,只见过一家公话超市,就是花翎巷的这家。

武汉电信公用电话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的公话超市兴起于2000年以后,在鼎盛期2005年左右,全市共有1000多家,如今,仅剩不到20家。公话超市从兴起到衰落,时间不长,但它见证了城市通讯方式的发展与改变。

探访

深巷内未被遗忘的公话超市

昨日下午3时许,武汉一场大雨如约而至。铁皮屋顶下,一曲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从收音机里散满整个汉正街花翎巷。花翎副食店老板王发祥的8部公用电话,齐刷刷躺在屋外的长皮铁桌上。但无论这8部电话躺得多么有气势,它们的人气都赢不了一旁副食店里的冰柜。

尽管不那么受欢迎,这8部公话机还是一直保持着9年前最初的精气神,因为在这个巷子里,它们还能找到知音。

“嘟嘟……”重拨了好几次,还是没人接,公话超市里的陈爹爹有些急躁了,“么回事啊?”他决定再等等,在椅子上坐了半个小时后,再拨过去。

下午5时37分,陈爹爹终于打通了电话。“又跑哪里去玩了?”陈爹爹笑着调侃着他远在随州的老伴。在武汉的儿媳忙工作,自己又在汉正街打工,一个月前,陈爹爹把孙子送回了老家,交给老伴照顾。孙子是陈爹爹的心头肉,陈爹爹回武汉的一个星期里,几乎每天都来这家公话超市打电话给老伴。

“好不容易回去一次,明天给伢搞点好的吃,他不吃肉,你就蒸点土鸡蛋,西瓜要切小一点。晚上空调都打开,这几天就别想着要节约。”嘱托完老伴后,陈爹爹开始跟孙子聊天,“你想要爷爷回去啊?那奶奶想不想呢?奶奶想我回去,我才能回去呢。”

哄完孙子后,陈爹爹又与老伴唠起了“正经话”,问了问自家菜园和水田秧苗的情况,嘱托老伴不能太宠孙子,要监督孙子完成作业。

陈爹爹说,他每天都会来这与老伴聊上几句,用公话聊,他不用心疼话费。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朱道玲]

标签:公话超市 汉正街 深巷 时代变迁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