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英"火了,关于家庭关系,人们的悲喜相同

2021.2.19 第140期 作者:刘毓琳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七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团团圆圆就是年。自古以来,春节便是一个与家、亲人密切相关的节日。

这个春节前后,便有两个关于"家"的故事在舆论场掀起不小波浪。一个是前女记者以自述文《另一个拉姆》,引发对家暴的强烈控诉;另一个是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爆火,唤醒了对亲情的思考。虽说讨论主体不一样,但都是对家庭关系的思考,一个用悲恸,或许掺杂了利益运作的文字来讽刺"家"的矛盾和纠结,一个用质朴的语言让大家感受了"家"的爱与牵挂。

骂声与欢呼声,暴力与温情相较的背后,是关于"家"的反思——在家庭关系中,为何有人能始终淡然处之、甘之如饴,有人却最终走向夫妻对立、父子对立,甚至采取极端暴力行为沦为伤害家人的凶手?我们又该如何去创造更高的家庭幸福感?

什么样的人会从家人沦为"凶手"?

近些年,因家庭矛盾致使夫妻、父子对簿公堂,甚至彼此暴力伤害的例子并不少见。矛盾是普遍现象,可极端暴力行为是个案。要想彻底杜绝家庭暴力,首先得弄清家庭关系中的施暴者是什么人?

在经验判断里,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家暴是"男"对"女",是性格偏激或生活挫败之人的"特别不正常行为"。可"马金瑜事件"中,邻居对其丈夫的评价并无过激之词,先前曝光的某明星家暴女友等多起案例中,施暴者不少都是外界眼中的"端正之人";另外也有女性对男性、父母对子女施暴的存在。所以施暴者的类型并不一致,分析其原因或杜绝之法,不能一概而论。这就落到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施暴?

业内关于家庭暴力的成因有多种论断,大体有以下三种:施暴者存在占有欲强等性格问题,幼年经历造成的心理扭曲等;被施暴者的不反抗行为,如缺乏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和能力;以及受女性应当三从四德,对男性的绝对依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

但这些原因都无法界定出明确的"家暴特定人群",要想避免这一现象,只能按照专家学者归纳的"家暴前危险信号"进行"可能性预防"。

但是,值得反思的,除了人们察觉不出信号,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即便遭遇了暴力行为也不会立即求援。

从这几年曝出的案例可以看出,当家暴行为被大众所周知时,远不是"首次"发生,很多人都是在被施暴多次,走投无路时才会主动向外界求援。有的因为"家丑不可外扬",认为家务事应该关上门自己处理;有的则心存侥幸,在"下次不会了""只是喝醉了才动手""他平时对我很好"等借口的操持下,选择了原谅;还有的是为了孩子或者自身缺乏生存能力,对配偶极度依赖。

可犹豫和纵容只会降低施暴的成本,让家暴再次发生的概率变高。因此,要想彻底杜绝,"提前预防"还不够,也需"早发现早治疗",要及时止损。也就是说,当对方已经暴露出暴力倾向时,要理智地做出判断,付诸法律。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法》从立法和实践上确保了家暴受害者的合法权利;况且,"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为对方开脱便是给自己种下祸因。

什么样的人更能在家庭关系中甘之如饴?

当"另一个拉姆"事件在一片嘘声中淡出视野时,又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渐渐出现在大众面前。

《你好,李焕英》,这个被誉为黑马的影片,以质朴深情博得了一众好评,成为春节档最感人的逆袭。剧中母女间的至纯亲情和彼此爱护,如春风沐雨般洗涤了浮躁世间的万千心灵。

看哭的不是电影,而是经历。在对商业价值趋之若鹜的当下,"李焕英"能冲出重围,一定程度上在于它唤醒了人们深藏心底的善与温存。

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理性人",强调人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利己主体,所有的决策都充满理性,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这样一种"理性"的驱使下,不少人倾向于从维护自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处理矛盾,即便面对至亲也如此。所以当性格不合、生活分歧、利益冲突等矛盾出现时,有人会优先甚至只会考虑自己的得失与感受,由此出现图财害命、积怨发泄、仇恨报复。而那些"无私"之人,如剧中的李焕英,在面对矛盾挫折时,会更多地选择理解与包容,替家人考虑,用爱去化解危机。这种"家人至上"的至纯真情,是《你好,李焕英》的动人之处,也是很多人能在家庭关系中甘之如饴的重要原因。

在"拉姆之殇"与"李焕英之爱"的对比下,一个幸福的"家"的轮廓便明晰了。首先,要有爱,夫妻不纯粹因为利益或冲动而结合,父母子女不为满足私欲而彼此背弃;其次,要能理解和包容,当矛盾冲突发生时,不一味地指责抱怨,更不能付诸暴力;最后,要学会珍惜和善待,别留遗憾。

"家"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因为爱而联结,却也易受浮躁氛围、焦虑情绪掣肘而产生变动。于是,有人从中收获善与力量,有人因矛盾而产生恶。追求家庭幸福是一生的修行,敢于取舍,善于珍惜,让家庭成为厚德之所,让家成为真正的幸福港湾。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郭凯凯  本期策划/撰文:刘毓琳  编辑:魏玮  设计:刘庆庆  技术支持:李成龙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