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湖,水韵灵动。群山巍峨,绚丽多姿。辽阔的荆楚大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脚步丈量青山绿水、用身心守护生态环境。经历层层选拔,10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荆楚榜样脱颖而出,荣获湖北“最美自然守护者”!
2023年4月21日,周德亮在从单位赶赴项目现场踏勘时,突发晕厥倒地不起,随即呼吸心跳骤停,经竭力抢救无效死亡,倒在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生命永远定格在58岁。此前,周德亮已“白+黑”“5+2”连轴运转奋战近1个月。(周德亮:左二)
周德亮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跟城市规划打交道,是名副其实的城市规划专家,在城市规划上,常常有自己独到的专业见解,也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他经常和同事们说,随州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搞规划,要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美。
2012年,一项艰巨任务摆在周德亮的面前——牵头编制高新区总体规划。“一张白纸”怎么画出最美的图画?前后几个月的时间,他用脚步丈量了高新区的角角落落,广泛征询各方意见,一张蓝图逐渐清晰。他时刻把公仆精神记心中:“我们搞规划的,一定要站在人民立场上说话办事。”(周德亮:右三)
暴雨倾盆的夏日,排查垮塌房屋、组织群众转移的一线有她;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带领专班上坡下坎、保障国家和群众利益的一线有她……在来凤县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所工作十九年的唐秀芳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
为了群众信访的一桩三十多年的旧案,她多次到现场查看、找到当年的经手人、周围的群众了解事情的真相,通过大量调查,终于化解了当事人积压在心中多年的疙瘩。唐秀芳说:“要找到老百姓反映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一切问题回到本来面目后才能更好的处理问题”。
2023年是统筹抓好自然资源确权和不动产统一登记两轮驱动,如期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任务的攻坚之年。武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繁带领武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高质量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扛起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使命担当。
“小小一本证,牵动万家心”,周繁与市、区历史遗留“问题房”处置工作专班的同志们,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经常日以继夜、持续作战,积极为企业、群众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办证难题。2019年至2021年,共化解1000多个项目、60余万套“问题房”的办证问题。(周繁:右三)
青山不改凌云志,扎根山野逐梦行。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水勘院副院长王亚男,长期奋斗在野外一线。
2016-2018 年间,为保障鸡冠咀矿区矿体安全开采,她打破了矿山不允许女同志下井的传统,克服了恶劣的作业环境,连续半年带队实施井巷道调查、放水试验,高质量完成鸡冠咀矿区水文地质补充勘查工作。(王亚男:左四)
“昔日光山头,如今绿油油”,曾经是一片荒草地的红坪林场百草冲,如今成片的刺槐、樟子松等在微风中摇摆,在这里造林存活率达到90%。这离不开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红坪林场柏杉园护林站站长王世东年复一年的努力。
30年来40000多亩青山之中,他的管护区域内从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和林业四乱案件。王世东说:“和开山劈石、逢山修路、遇河架桥的林业老前辈们相比,我做的还远远不够,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很多。”
从一名普通干部到秭归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梅家河自然资源规划所所长,关锐十年如一日奋斗在基层自然资源战线。顶着太阳吃黄沙、冒着冷雨踩泥巴,同事、家人不理解,但他仍坚持从“前线”往“火线”里跳。(关锐:左一)
2023年5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在梅家河乡展开,关锐每天一大早就自备干粮提前到达现场,边吃早饭边进行协调,入户走访宣讲国家政策,经常到三更半夜才回家。(关锐:左三)
忍辱负重、披星戴月是家常便饭,他始终面带微笑,群众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支持,打心眼儿里佩服这个外柔内刚的“和事佬”。(关锐:左一)
参与成功处置地质灾害险情近500起,保障了滑坡体上数万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成功避险地质灾害35起,避免人员伤亡96户301人;丹江口库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连续6年人员“零死亡”……这份成绩单上书写着同一个人的名字:刘伟。
他是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质勘查与灾害防治科(安全监管科)、地灾防治中心负责人,他是指挥员、技术员,更是战斗员。在灾情最严重的一个星期内,他连续每日工作到凌晨,早上四五点就又忙碌在工作岗位上。有时凌晨三四点接到灾险情报告,他也会立即处理,不让任何一个险情演变成灾情。
向险处行,哪里最危险,哪里就会有他战斗的身影。大灾显担当,他总是冲在防灾最前线。不惧风雨、夙兴夜寐,时刻保持冲劲、干劲、韧劲,积极投身到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中。
座落于白云深处,藏身于青山绿水之中的通山县风景旖旎,自然资源禀赋优良。这是许多通山人守护的结果,程浩便是其中的一位。(程浩:左二)
他创新理念,在土地整治中推行项目与产业对接,通过改造山地,完善基础条件,助推产业基地发展,让“土地整治+”在项目建设中大显身手。(程浩:左二)
他是一位普通的自然资源系统干部,也是一名“自然守护的规划尖兵”。多年来,陶荣一直致力于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的研 究和技术管理工作。(陶荣:左一)
陶荣所在单位承担“三区三线”划定技术支撑,他带领技术专班投入这一艰巨任务。经过8个月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先后开展9轮次全覆盖数据汇总、审查、反馈,支撑湖北“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于2022年11月正式启用,将全省20%的国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筑牢了生态保护的屏障。
一辆摩托车骑了十多年,一件衣服穿了七八年也舍不得换,从表面上或许很难看出,担任麻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股股长的刘江西在整理中心先后管理大大小小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00多个,建设面积达11万余亩,投入资金达2个亿。
2015年,他调入局耕保科担任科长,率先在全省引入农业局土肥站专家全程参与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预算和耕地质量监管,并听取专家意见,实行“移肥培地”新举措,不断提高耕地的土壤质量。(刘江西: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