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叶辛武汉谈《孽债》创作:知青是人生抹不掉的印记(图)


来源:凤凰网湖北频道

人参与 评论

(图为叶辛讲座现场) 每一代人的青春注定与时代的洪流交织,对知青岁月的反思记载着一代人青春与命运的复杂情感。2015年4月25日,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出席“武汉名家论坛”,

(图为叶辛讲座现场)

每一代人的青春注定与时代的洪流交织,对知青岁月的反思记载着一代人青春与命运的复杂情感。2015年4月25日,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出席“武汉名家论坛”,做题为《我们曾经年轻》讲座,分享代表作《蹉跎岁月》《孽债》等曾经轰动中国80年代文坛的伤痕文学力作背后的创作经历。武汉图书馆报告厅近500座位座无虚席。

文艺座谈会上与习近平谈知青岁月:我们都是上山下乡的一辈人

出生于1949年10月的叶辛与共和国同龄,今年已66岁。46年前,19岁的他离开上海到贵州插队,在贵州农村整整待了10年7个月,经历了整个上山下乡运动,亲眼看着这场运动的掀起和成千上万知青回归都市的返城大潮。他说,这十年的岁月带给自己太多东西。“初入农村时,我以上海青年的目光看待偏远的农村,感到它落后、肮脏、贫穷,但在村庄里生活久了,让我学会了用农民的眼光看待都市,学会了用两副目光看待当代中国的现状,当两副目光交织时,总会让我迸发出创作的灵感。”

2014年10月15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召集《中央文艺座谈会》,当时叶辛发言的题目叫《捕捉时代的心灵》,讲述了写作《蹉跎岁月》、《孽债》和去年创作《问世间情》背后的故事,所有的写作都和十年插队生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习总书记听完发言后说道,“我和叶辛都是上山下乡的一辈,你说的我非常理解,你是在南方的贵州,我是在陕北黄土高原,写这些东西才是真实的,艺术一定要脚踩大地并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此后,习总书记又如数家珍的讲述了自己在陕北插队的经历,整个文艺座谈会如同拉家常,出席的72位作家都受益匪浅。

《孽债》《蹉跎岁月》创作经历:听来的故事与亲身的故事

在讲座现场,叶辛滔滔不绝的谈起代表作《孽债》和《蹉跎岁月》创作背后的经历。亲身经历的故事与相似经历人们讲述的故事,铸就了展示时代缩影的伤痕文学力作。

1979年,已经创作过两部知青题材长篇小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和《风凛冽》)的叶辛一直想写一本全面展现知青生活的小说,却苦于一直找不到创作契机。

这一年,在北京开长篇小说座谈会期间,作家和文艺界领导围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能不能写悲剧”进行了长达1天半的讨论。会上,一位湖南作家讲述了自己带队下乡听闻的故事——“黑帮”的儿子被下放到农村放羊,遇到同样被下放到当地放鸭子的历史反革命的女儿,因为身份特殊,两人与世隔绝,在身心孤独中相恋,8年间感情甚笃。1978年“黑帮”的儿子因为父亲平反被调回北京,但女孩却因为父亲是历史反革命无法平反,男孩承诺努力帮女孩回城相聚,然而家人极力反对他们的恋情,女孩在得知无法回到城市与爱人相聚后绝望投河自杀。

故事讲完后全场陷入沉默,会议暂停休息,叶辛回到房间在笔记本上写下,“我一定要把**讲的故事写成小说,而且结局圆满。”《蹉跎岁月》的故事雏形从此诞生。

因改编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的《孽债》,则充斥着叶辛的亲身经历。1976年,接到返城通知的叶辛在离开插队10年的村庄时遇到了同批插队女知青小丁,小丁已在当地和农民结婚,手牵6岁小孩挺着怀孕的大肚子和叶辛告别,当时《孽债》的雏形在脑海中浮现,此后叶辛曾多次回贵州寻找小丁,但已杳无音讯。

回到上海后,一个炎热的夏夜,弄堂里一个手牵小孩的陌生乡下人来寻找刚回城结婚的女知青,自称是农村的丈夫。弄堂里2男1女几个孩子打成一团引起邻居围观。这段经历奠定了《孽债》创作的伏笔。叶辛当即提笔写下“小美霞的出现,像一颗冒着烟的手榴弹突然降临到沈若尘两室一厅的家里。”《孽债》从此诞生。

此后,与知青返城前后经历农村与城市两段婚姻生育纠葛的故事不断传入叶辛耳朵。通过恢复高考考入北师大的女知青回乡寻找当年生下的孩子,却杳无音讯,住在镇上招待所里永远留下寻人。一段段发生在身边或道听途说的故事最终构成了《孽债》丰富的故事,如叶辛所说,这是时代赐给他的故事。

《孽债》为避“政治风险”险遭改名:我从不想找谁讨债

伤痕文学所代表的对文革复杂历史与人生命运的反思在20世纪80年代曾如一颗重磅炸弹让中国文艺界振聋发聩。在作品面世过程中也难免受到政治风险的考验和非议。

写《蹉跎岁月》的时候,叶辛住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招待所里,“厂长跟我说这个不能写,成千上万的知青都已回来,但领导还在动员上山下乡,你这个书写完,出版社怎么出版?”听完此话,叶辛内心煎熬挣扎了很久,甚至一度暂停写作。最终,他认定“小说展示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十年来在乡村走过的路,我还是要坚持把他写完。”后来证明书出版后很受欢迎。

《孽债》被改编电视剧期间,剧组内部员工被剧情所吸引,甚至放下配音、混音工作,全情投入看剧情。剧组领导预感到本片将会引起全国轰动,但难免会引起争议。播出前夕,领导打电话找到叶辛,称本剧定名为“孽债”,让人联想到“孽债是谁造成的,该向谁讨债”,恐怕会造成政治风险,并提议将电视剧名字改为《云海情缘》或《我的爹妈在上海》。叶辛最终拒绝了改名的建议,并在播出后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专门提出“我从不想找谁讨债”。

新作《问世间情》记录打工族“临时夫妻”:仍是时代浪潮反思

去年,叶辛完成了新作《问世间情》,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表现当代中国2亿打工者中存在的“临时夫妻”的现象,告别知青题材的叶辛推出新作再次直指时代发展的伤痕。“尽管不是改革开放浪潮中的主流现象,但它确实是我们城市化、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现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这种事情多了,意味着社会细胞的破裂。”

谈及未来创作的计划,年逾65岁的叶辛表示正在创作生平第一部历史小说《圆圆魂》,将讲述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历史故事背后陈圆圆与吴三桂的人生经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胡晗]

标签:叶辛 孽债 蹉跎岁月 伤痕文学 知青 知青插队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