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七夕过度娱乐弱化传承


来源:云南日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七夕是否多“情”少“义” 话题 七夕来了,网络上“衣服、鲜花、吃饭、电影、娱乐……过个节得花1500元”的声音,让人感慨过节变成“过劫”。而8月10日昆明街头接吻大赛累瘫情侣的新闻,则让多家媒

原标题:七夕是否多“情”少“义”

话题

七夕来了,网络上“衣服、鲜花、吃饭、电影、娱乐……过个节得花1500元”的声音,让人感慨过节变成“过劫”。而8月10日昆明街头接吻大赛累瘫情侣的新闻,则让多家媒体发出不该借爱情“消费”传统的评论。其实不只是七夕节,从娱乐狂欢看当下节日,你会发现,很多传统节日文化正渐行渐远。

 观点

“用外来的‘情人节’名称置换七夕是透露着文化不自信的表达方式。”“节日的主体终究是大众,他们创造了节日,并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参与到节日意义的传递中,接近不同文化、传承先人思想、丰富人生经历。”

尊重传统才有创新

易晖

中国传统节日非得挂靠洋节才能吸引眼球吗,为何不能坚持自己的名称和习惯

相传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日子,所以七夕被赋予爱情美满的意义。但其实这是一种文化误读。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以往在这天晚上,希望家庭幸福的姑娘和少妇都要望月祭神“乞巧”,希望自己善于女红,精通纺织刺绣技术。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劳动人民的眼里,“渡鹊桥”的理想是通过“乞巧”实现的。如此看来,把七夕说成“中国情人节”未免以偏概全。而且,用外来的“情人节”名称置换七夕是透露着文化不自信的表达方式。中国传统节日非得挂靠洋节才能吸引眼球吗?为何不能坚持自己的名称和习惯并外化洋节呢?笔者先从关于七夕的文化正解说起。

七夕节是中国男耕女织农业文明传统的产物,它倡导的是男性强壮如牛,女性温柔灵巧的“天仙配”。而当下,常听到城市里的一些年轻人结婚后,男的不善于“耕作经营”,女的不善于做家务,只会“织微博”不会织围脖,连衣服纽扣掉了都不会钉,甚至辞去工作共同“啃老”。所以,人们发现,牛郎织女式的幸福仍令人仰望,七夕中的传统观念很有必要发扬光大。

作为“情人节”的七夕已甜腻过头,而作为“乞巧节”的七夕却无“巧”可言。现代和谐的家庭生活呼唤心灵手巧的“天仙配”。云南民族博物馆曾举行过25位美国“织女”的拼布艺术展,她们用布头、旧衣服或新材料制作出或抽象或具象的拼布图,有的“织女”还获得美国艺术家最高奖项——国家薪传奖。而拼布制作是美国民间一项重要的传统工艺,与我国七夕节中的织女“乞巧”传统以及我省少数民族的纺织艺术有很多共同之处。

笔者由此建议,如果七夕节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话,不妨通过举行“乞巧大赛”让现代“织女”成为七夕的主角,这可避免将七夕矮化为“情人节”且过于商业化的问题。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朱道玲]

标签:七夕 娱乐化 传承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