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市场和继承人稀缺 老艺人渴望老行当得到传承和保护


来源:凤凰网湖北频道综合

人参与 评论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生活的巨变,高楼大厦替代了过去的窄巷小院,大机器工业生产压缩了手工匠人的生存空间。那些牵系着老百姓日常生活点滴的老行当,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也许几十年后,人们只能在冰冷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生活的巨变,高楼大厦替代了过去的窄巷小院,大机器工业生产压缩了手工匠人的生存空间。那些牵系着老百姓日常生活点滴的老行当,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也许几十年后,人们只能在冰冷的文献资料中,回忆这些老行当了。”对于这样的现象,一些老行当手艺人感叹道,只有政府、社会加大对老行当的关注,才能让这些记忆不会消失。

记忆深处的油纸伞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天,当我们在街头巷尾看到撑着各种鲜艳颜色雨伞的人们时,也许会想起诗人戴望舒的《雨巷》,诗中淡淡的感伤和怀旧情绪,也勾起了人们对消失已久的油纸伞的记忆。

高焕松老人同油纸伞的故事,也像戴望舒的这首诗般,历经了好几十个年头,被人淡忘,却在提及时,每每触动人心。

家住柳市镇后西村,今年69岁的高国涛是高焕松的二儿子,8月9日,在上园村的柳市机床电器厂,我们见到了他。这里曾是柳市最大的纸伞厂,当时高国涛就在这里跟父亲学做油纸伞。只是现在,这里已被机床电器取代,高国涛也早已不从事制伞业。

高国涛介绍,上世纪50年代,其父亲高焕松到温州学做油纸伞。1952年,高焕松带着一批工友回柳市,在蟾河堡会堂里办起了纸伞厂。这个厂是当时除织布厂外最早的一家工厂,起初仅有二三十个工人;后生意逐渐壮大,1960年在上园村自建厂房,纸伞厂的工人达到了两百多人。当时工厂生产的油纸伞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家。

说起油纸伞制作工艺,高国涛至今没忘。“做一把油纸伞,需要72道工序。”他说,主要原材料包括毛竹、棉纸、桐油,而且分工十分细致,有专业制作伞斗、伞骨、伞柄、伞钉、伞顶布、伞绒等各种半成品或零部件的作坊,还有毛竹、柿漆、桐油、棉纸、颜料、藤丝、印刷等配套服务行业。另外,制伞原材料和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如伞顶要选用铜质材料,糊伞面的纱线、穿伞斗的头发丝都有讲究。待这些工序完成后,画师们才在伞面上作画。最后再在伞面上涂两三层桐油,进行风干,这样一把油纸伞才算真正完成。

高国涛说,尽管工序复杂,但当时一把油纸伞的价钱为6角左右,质量最好的也才卖1元5角。上世纪60年代后期,便携耐用的布伞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油纸伞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1970年,高焕松的纸伞厂转型成为电器厂,工人们纷纷转业,他的子女们也从制伞业转至电器业。

1994年,随着高焕松去世,油纸伞也开始消失在高家人的视线中,留下的只有回忆……

髹漆的最后守候者

眼下,很多传统工艺难逃后继乏人的困境。髹漆描金作为一种传统行业,在乐清民间曾辉煌一时,现在也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市场。

8月10日上午,我们来到柳市镇后西垟村泰伯巷,63岁的髹漆师傅吴国存就住在这里。走进小院,地上摆放着十几个金丝盒,油漆未干。一头银发的吴国存戴着老花镜,坐在椅子上,拿着画笔,细致地为一套金漆圆木加工润色。

“以前髹漆描金多用于祠堂、建筑和家具上,现在我主要从事圆木类的髹漆描金。”吴国存摘掉老花镜,从椅子上站起来,边说边把我们带到二楼的房间。这里摆放着六格盒、八角茶盘、金丝盒、圆茶盘等圆木“家生”,每样精雕细琢,上面的人物、花鸟、山水形态逼真,“这些已经上完漆,过两天象阳那边的圆木师傅会派人过来拉走。”

聊起髹漆描金,吴国存有说不完的话题。他这门技艺是从祖父辈开始的。由于长期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从小他就喜欢上了画画。15岁开始,跟随祖父、父亲在青田画簾厂学习绘画、民间髹漆画和刻描金漆画。1975年,他进入了乐清家具厂髹漆。

吴国存介绍,髹漆描金要经过上漆、做色、涂样、绘画、贴金、刻描金、线条勾画等复杂的工艺流程,原材料主要有生漆、金箔、铝箔等,多以人物、山水、亭台楼阁、吉祥图案、戏曲人物等图画来体现。

当时髹漆业最发达的时候,吴国存的父亲带了40多个学徒,专门从事家具、果盒等产品的髹漆。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传统家具生产逐渐停滞,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从事这项工艺的人越来越少。“这40多个学徒,现在没有1个人从事髹漆业,都去做五金和电器了。”

从家具厂退休后,吴国存依然坚守着他的髹漆工艺。谈到传承时,他说目前柳市地区还有几个人在从事这行业,但都已到古稀之年。“髹漆已没有发挥空间,而且赚不了钱,很难吸引年轻人。”

我们了解到,像给金丝盒上漆,吴国存完成1个大概花4个小时,每天最多可以完成3个,而完成一个只能赚40元左右,“如果要做得最精致的话,一个得花七八个小时的时间。”正因为这钱赚得太辛苦了,吴国存说他的子女们也不愿意跟他学,都从事模具和电器生意去了。

  市场和继承人缺失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所谓的“老行当”,其实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判别标准,大部分老手工业者从事的行业,都可以称为老行当。

2008年,柳市镇人民政府编印的《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乐清市柳市镇卷)》显示,柳市散落在民间的老行当有百来个,但目前大多数老行当正在逐渐消失。

“修鞋匠、打铁匠、剃头担目前还能看到,但像石匠、打井匠、秤匠等很难看到了。”后西村鉎缸师傅高寿乾说,老早以前,这些老行当遍布柳市,现在已经成稀有品种,很多老行当年轻人都没听过。

在高寿乾等老艺人看来,老行当消失的最大原因是没了市场,社会高速发展,机械化生产模式不断代替老行当,“以前缸坏了找鉎缸匠补下,现在家里用缸的少了,许多人家里的缸坏了就不要了,直接用其他器具来代替。”

找不到继承人,也是老行当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采访中,一些老艺人坦言,老行当找不到继承人也在情理之中,“老行当的收入不高,在当今的物价水平下,肯定吃不消。而且,年轻人觉得补缸、修鞋、打铁这样的老行当又苦又不体面。”除此之外,老行当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学成的,“现在年轻人都很急躁,很难耐心去学。”

老行当处境尴尬

据了解,鉎缸、手工制秤、油纸伞制作、髹漆描金等老行当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老行当向相关部门提交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通过审核后才能成为非遗项目。

去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不过,《非遗法》只对已经申请成功的非遗项目有效,像细纹刻纸、黄杨木雕等这些非遗项目,而像老行当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不在此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

不属于非遗项目,不受法律保护,令老行当的处境更加尴尬。市场和继承人的缺失基本已成定局,如果再不加大对老行当的关注和保护,可能很快,这些老行当都将消失。

老行当所代表的是历史,代表着我们这些人过去的回忆和生活方式。如果以后我们的孩子们只能在冰冷的电视和文献资料上看祖辈们生活的场景,不是太可惜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胡晗]

标签:艺人 行当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