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汉绣第四代传人任本荣:文革苦守手稿 如今担心传承


来源:湖北广播电台

人参与 评论

4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汉口前进四路江汉区文化馆院内的任本荣老先生的汉绣工作室,一幅幅精美的汉绣作品让人叹为观止。 “这就是一个‘福’字,幸福的‘福’。象形文,龙凤呈祥、国泰民安的意思!” 任本荣

4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汉口前进四路江汉区文化馆院内的任本荣老先生的汉绣工作室,一幅幅精美的汉绣作品让人叹为观止。

“这就是一个‘福’字,幸福的‘福’。象形文,龙凤呈祥、国泰民安的意思!”

任本荣老先生1935年出生于汉口的绣花街,也就是如今的大兴路。作为汉绣的第四代传人,别人学四年就能出师,而自己学了九年。从设计、配色、刺绣,到收势、成装各个环节,任本荣都是精益求精。老人家至今还记得自己的第一幅作品。

“那时候,武汉有一个修心佛堂,他们看我画的蛮好,就让我帮他们设计一个围桌。绣好了以后,他们非常满意。”

文革期间,任本荣不得不放下自己心爱的绣花针。

“踩了两年的三轮车,烧了八年的锅炉。业余时间,偷偷地整理一些资料、手稿。”

不能刺绣了,当然很失落。不过,最让任本荣难过的是大量的祖传汉绣作品被文革小将们洗劫一空。

“师傅的师傅手上的一些好东西,后来都传给了我。后来,我们家被抄家三次,都被那些人拿走了,或者烧掉了。”

改革开放以后,任本荣重新开起了自己的汉绣店。大量的汉绣作品被当做艺术交流的艺术佳品交流到国内外。许多人也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但是留下来并坚持下去的并不多。这让任本荣有些惋惜。

“好多人都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禁不起外面的诱惑:你这么好的手艺,应该出国去赚钱啊,你的一幅作品可以买几多万、几多万呐。实际上呢,好多人还没有学到位。非常可惜!”

2006年,经过自己的苦心经营,任本荣的汉绣工作室已经初具规模,光外国学徒就有7、8个。但突如其来的一纸拆迁令,让任本荣感到绝望。

“2006年的时候,因为政府要搞建设,就把我的工作室拆了。我彻底灰了心,就不想搞了。我就把我的作品、工具都处理给一位台湾人了。”

本以为自己跟汉绣一生的缘分到此结束,不曾想两年以后峰回路转。在武汉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过问下,江汉区文化馆免费为任本荣建起了工作室,武汉市旅游发展公司还和任本荣签订了三年的汉绣包销合同。这下,新的难题又来了。

“所以说,现在要发展汉绣,就要重新培养人,培养第二梯队了。”

自己工作室里的7、8个人,加上分散在外面的绣工,也不过几十号人,远远不能满足订单和市场的需求。儿学习汉绣,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兴趣爱好,还要能够静得下来,不能心浮气躁。

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并从事汉绣,任本荣老人一直在发愁。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胡晗]

标签:汉绣 任本荣 文革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