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中国光谷之发展时间轴
1984年2月,武汉地区一批专家学者纷纷建议在智力密集的东湖地区兴办新技术密集经济小区。 从1987年,中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开始了孵化器事业的实践探索。到2008年底,光谷
1984年2月,武汉地区一批专家学者纷纷建议在智力密集的东湖地区兴办新技术密集经济小区。
从1987年,中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开始了孵化器事业的实践探索。到2008年底,光谷的孵化总面积达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已孵化科技项目2000多项,毕业企业1000多家。
1991年3月6日,国务院国发[1991]12号文件正式批准武汉东湖高新区等26个开发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此拉开了东湖高新区发展建设的序幕。
1999年,科技部、财政部设立了扶植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各地高新区不仅积极鼓励与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创新基金项目,还给予配套支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东湖高新区扶植上市公司15家,这些上市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超过67亿元,带动资金200多亿元。
2001年3月,科技部正式批准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基础,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2001年7月,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同意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2003年11月,科技部正式批准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光谷光纤光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光电子器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了40%,实现科工贸总收入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出口创汇2亿美元,增长67%;引进外资2亿美元,增长1倍;引进内资14亿人民币,增长27%。在全球IT产业下滑,市场需求萎缩、产品价格锐减的情况下,光谷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004年,光谷楼市再度沸腾,成为武汉楼市的耀眼明星。实力开发商云集,品质楼盘频现。根据政府规划,5—10年内,武汉筹资600亿元,以光谷为基础,沿新武黄公路向东拓展8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60万的高新技术园区和自主创新基地——武汉科技新城。楼盘如雨后春笋般,大面积建设。用一个在光谷片区居住的老居民的话“每天看着楼盘生长,听着机器轰鸣,这几年来在没有睡过安稳觉。”据测算,洪山地区的楼盘均价由2000年3月份的1746.35元/平方米,涨至2004年第三季度的2832.99元/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上涨了1086.64元,涨幅达62.22%。上涨速度超过武汉任何一个居住片区。
2006年,武汉光谷入列国家试点计划进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6月,光谷成功引进了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8年4月25日,中芯国际投片试运行,6月4日首批产品经过初步检测,良率平均达78.5%,最高达92.6%,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年12月,光谷与富士康公司签订了首期投资10亿美元,建设富士康(武汉)科技园的协议,重点建设电脑、数码相机、半导体照明、软件等项目。
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同意建设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这是继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来,光谷建设的又一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即“光谷生物城”。同年“武汉•中国光谷”启动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2008年9月,光谷金融港项目奠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吸纳8-10家金融机构设立综合性后台中心、30家专业后台中心和100家配套服务外包企业,新增10万就业岗位。同年10月光谷软件园新开工15万平方米,光谷软件园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国软件服务外包基地”,是中西部地区建成和在建规模最大的软件园。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个国家以及众多产业都遭受了重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2009年1—4月份,光谷经济却在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以25%以上的增速持续快速增长。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从2010年到今天对光谷来说是不平凡的。在10年前,光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只是个概念。而在2013年,武汉创下的8000亿GDP,有超过60%来自于光谷,是武汉唯一GDP增长保持在30%的区域。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