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端午习俗之吃粽子


来源:深圳广电集团

人参与 评论

传说屈原投汩罗江之后,屈原故乡的人们因日夜思念,到了夜间忽然梦见屈原回来了,乡亲们高兴极了,纷纷向他问候。交谈间,乡亲们发现屈原的身体已不如从前,就问其原因。屈原说:“您们送给我的饭菜,都让鱼虾抢吃了

传说屈原投汩罗江之后,屈原故乡的人们因日夜思念,到了夜间忽然梦见屈原回来了,乡亲们高兴极了,纷纷向他问候。交谈间,乡亲们发现屈原的身体已不如从前,就问其原因。屈原说:“您们送给我的饭菜,都让鱼虾抢吃了。”乡亲们听后急着问:“那可怎么办呢?”屈原说:“您们用箬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了。”第二年端午节,乡亲们依计将角黍投入江中。但端午节之后,屈原又托梦说:“您们送来的角黍,还是让水族抢去了。今后您们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龙的标记,因为水族归龙王管,它们以为是龙王送来的,就再也不敢抢了。”这就是吃粽子的由来。

其实,吃粽子的习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难有定论。

根据史料推断,吃粽子的习俗,最早可能出现在西汉时期。《史记》中说: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但是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延续下来。

到了晋朝时期,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

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经成为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

从《风土记》的记载可以得知,晋朝时期的粽子以黍为原料,不添加其它馅料。之后不断演变,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粽子。

地域不同,粽子的外形、材料、口味都不尽相同:金字塔形、三角形、菱形、圆柱形等等,难以尽举。北方的粽子有的用糯米,有的用小枣、果脯,有的用豆沙,多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有的用猪肉,有的用鸡肉,有的用糯米、红豆,有的用蛋黄、绿豆,一般甜少咸多。捆扎粽子北方多用苇叶,南方多用竹叶。

屈原故里的人们做棕子特别讲究,他们既不以广东粽子有一斤左右而称奇,也不以苏州棕子不用糯米而为怪。他们选用上好的糯米,宽宽的蓼叶,把粽子包得有棱有角,然后再缠上细细的五色丝线。最特别的是在糯米中间放颗红枣。棱角分明的外形,象征着屈原刚直不阿的品格;雪白的糯米,意味着屈原廉洁清贫的一生;那颗红枣既是屈原对楚国也是乡亲们对屈原的一颗火热的心,屈原故里还流传着《粽子歌》: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

一身洁白,半世熬煎。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彭彬]

标签:粽子 习俗 屈原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