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银行诞生史:中国近现代金融史的百年缩影


来源:《中国周刊》杂志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中行百年缩影 位于北京西单的中国银行总行大楼。 (据2012年02月13日《中国周刊》杂志报道)2012年,是中国银行创办一百周年。这一百年,正是中国近现代金融史的一个缩影。 一百年的故事,

2006年6月1日,中行举行酒会庆祝在香港成功上市。

中行的不断创新发展,为后来的一次发展机遇,赢得了时间。

2003年底,国务院决定进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选择了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

对此,温家宝专门叮嘱:“这次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采取这样有力的措施,因为这确实是一场输不起的实践。我们必须下大的决心来保证这次改革成功。”

其后几年,中国银行致力于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建立。为此,还特意引进了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简称“淡马锡”)机构。一个熏染了多年传统的庞大机器,一点点挪移到了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上来。

2006年6月1日晚,香港香格里拉酒店,中行IPO庆功宴会在这里举行。

当天,中行在香港溢价发行112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第四的IPO。创造出内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香港IPO的新“资本神话”。

庆功宴会上,高盛将一只象征夺冠的金杯送给了中行。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董事总经理马勤用中文念了一首诗,送给中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时,距香格里拉酒店不远,中银香港大厦顶端的霓虹灯,每隔十几秒钟便会闪现出“3988”的中行H股股票代码。大厦的对立面,滚动闪烁,“祝贺中国银行成功上市!”

一位基金经理这样回忆中行在港招股盛况,“如果你连中行IPO都不认购,会觉得不可思议。”美国彭博社也记录说,“香港只有340万的就业人口,中行就为股民备印了300万份申请表,几乎人手一份。”

当年7月5日,中国银行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从而成为第一家同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国有控股银行。

中国银行的这一历史时刻,弥补了此前国有银行改革未能同时在A股上市的遗憾,成为全流通条件下第一只上市的超级大盘股,也是第一家在A股挂牌的国有商业银行。

美国《华尔街日报》评价:这只股票将成为中国市场的风向标。

作为一家老字号银行,上市是中国银行的新起点。

尽管它引领了A+H同时上市的风潮,但它必须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通过持续创新来继续它在中国金融界的领先地位。

早在2003年,中行就提出一项创新工程——IT蓝图。简单理解,这个IT蓝图要做的,就是把中行所有包括总行分行支行在内的银行更换一遍操作系统。

新老操作系统,反映出来的最大差别是:新系统以客户为中心。

曾有人比喻,中行的这个大胆举措,相当于给正在飞行中的飞机换引擎。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这个仗不打不行。

2003年,中行发现自己已经处于信息科技发展的瓶颈中。在更早之前,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发展的生产力,就在IT系统,IT落伍了,就很难实现其他升级。而且,这关系着一个银行,能否在现代金融社会中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中国银行规划了一个长达十年的IT系统升级。

中行蓝图副总指挥余彤对《中国周刊》记者坦诚,“这是个浩大的工程,期间,不断有人质疑,我们也有人摇摆,甚至想放弃。因为这个事情本身是否定旧系统,但是在新系统上去之前还要用,所以期间就面临很多矛盾。”

矛盾之中,中行一面要处理旧系统的革新,以保证业务需求,另一方面要开发新系统,没有可以拷贝的经验。

除了矛盾,还有繁琐。每一家银行上新系统,就要经过反复测试,做数万个案例的检测。期间,还不能耽误正常的业务运行。这些都是在周末或者节假日进行。

2011年10月29日,中国银行总行作为最后一个批次升级操作系统完成,标志着中行连续9年的攻坚战,终于成功。这个技术开发,刚刚还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科技创新特等奖。

随着IT蓝图的相继成功投产上线,这家老银行明显在一些新业务的未来上开始发力。其中,最近的冲击波来自大别山南麓的蕲春县。

2011年3月4日,这个地处鄂东边陲的小县城里来了几个人物。

蕲春县曾经因为李时珍的故乡而闻名。和中国其他诸多县城一样,县里最引人注目的,除了发达的农业,几乎无其他产业。

当天来的几个人,有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祝树民、新加坡淡马锡富登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总裁罗杨思,以及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银监局、金融办、工商局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

这么多人来到这个偏僻的县城,是因为中行要在这里设立一家村镇银行。由中行出资2700万,富登出资300万,各占90%和10%股份。这还是国内首家由大型商业银行联手境外战略投资者组建的合资村镇银行。

小城迎来大事,中行看重的是什么?

对这个疑问,祝树民早有准备,他上来就表信心:“大型银行通过探索和创新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效模式,能够实现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基本盈利,实现商业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消息在业内传开,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行们发现,中行在国内市场发力越来越狠了。

曾有同行感慨,“有一些我们的客户,就被中行挖过去了,也有我们这里审批还没下来或者下不来的项目,也被中行拿走了。”

同行们感触最深的,是在2009年。这一年,中行中小企业授信余额较年初增加3400亿元,增幅高达60%。也是在这一年,中国银行针对国内中小企业贷款的“中银信贷工厂”项目,获得了“2009年最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方案”奖。

到了2010年底,中行净利润首次超过千亿元,比上年增长28.52%。

中行的转型,是战略之中的事情。2009年3月,中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新的发展战略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中行要立足本土,加快国内业务发展,建设大型跨国经营银行集团。

其实,转型的并非中行一家。中国银行业,在历经改革开放的一轮轮变革之后,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了更多发言权,而且在国内市场上,各家银行也对自己的定订和战略有了更明确的想法。

新的战略转型根源于中国经济的转型。

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银行的金融服务理念、资源配置方式等都要随之进行全方位转变。只是,在这场悄无声息的金融变革中,一直以国际市场为优势的中行,突然发力国内市场,引发广泛关注。

2009年,香港珠海澳门大桥项目招标。由于该项目期限长、单一利率,工行和建行对这个项目都选择了主动退出。中行却主动牵头,负责约220亿元项目贷款的融资安排和银团筹组。中行的决心和力度,让业内惊叹。

2010年,中行的人民币资产业务占比提升至75%左右。在这之前的2005年,这个比例还不到50%。

这意味着,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的策略正在继续发酵。

时光回到3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曾经对银行业的发展做了个最简单的定义:“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也成为邓小平金融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定程度上,中国银行的一百年,就是中国金融业不断实践这一定义的历史。

(资料图片由中国银行提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林芳]

标签:银行 缩影 上海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