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55年,60名北京青年组成了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黑龙江省去垦荒。团中央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
-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展开。其后数 年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
- 一些知青返城后再也不愿回到农村,也有很多知青把当年下乡的地方当做第二故乡,对那块土地有着浓厚的感情。
4月30日,性学教授彭晓辉接受凤凰湖北“致青春·我们这代人”的主题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我57年出生,紧接着就是反右派,虽然我当时年幼无知,根本记忆不了,但是通过后来的文献能够知道。而且我家里也经历了,我爸爸被划为右派。三年自然灾害,闹饥荒,我也饿过,我记得61年我拍了个照片我现在都还有,像一个黄皮肤的非洲人,大头、细胳膊、大肚子,至少二度营养不良。
我到读书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文革,我都没怎么读书,完全是动荡,在文革期间我也辍过学,因为家庭收到冲击,在亲戚家逃难,所以文革期间很动荡。紧接着就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总之,我的幼年、童年、少年不仅在生活方面很欠缺,在学习方面也没有打好基础的。在生活方面是受到大的政治冲击影响到了家庭。青年就进入了知青。”
我的青春期还是叛逆的,但是是一种特殊情况特殊背景下的叛逆,你比如说文化大革命,我父亲是右派,母亲被批斗。我的同学都知道,我所在的学校都知道,大家见到我就羞辱我,我当时一个懵懂少年肯定有自尊心啊,我记得最清楚的时候,一个六年级的还是见到我把手交叉在一起,就像戴手铐一样,我当时就主动出手跟他打架,我打赢了,当然回去挨妈妈一顿打。就是这么受歧视长大的。
但是一个懵懂少年也想在这个社会中求得一席之地,所以在努力,在拼命学好。我妈妈送我两句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是讲人际关系的,你要和人和睦相处,我后来理解是一个
人的能力不光体现在自身能力上,还要有能力让别人帮你。我母亲还送我一句话,稀泥巴扶不上强,这是讲个人能力的,你自己要长本事。
我的母亲没有过多的时间管我,因为我总是跟家庭分离的。我还不懂事的时候就离开家庭了,因为我母亲受批斗,我父亲被送到新疆去劳动。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就要为母亲争气,当然后来长大了就不仅仅是争气了,是寻求自己人生的发展,每个人就一轮,不能回头。
刚好赶上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如果没有高考我是不可能上大学的,如果是推荐公务兵我是不可能的,我连报名参军资格都没有,政审不够格,所以我抓住了高考这个机遇,我自己都说糊里糊涂考上大学,当然你必须肯定当时恢复高考给我创造了机会,我刚好抓住了这个机遇,然后我考上大学,又在大学工作了,我就抓住两个平台了。如果我没抓住,就有可能跟很多人一样,下岗了。但是下岗不一定会阻止我,让我沉沦。我这个人人生奋斗肯定是通过个人努力去发展自我,也许我就是另外一个发展路径,也许我就不是性学家了,也许我就是企业家了。
“我们这代人长身体的时候没有吃好,要学习的时候没学习好,然后就是上山下乡,要生孩子的时候遇到独生子女政策,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的时候,一大批人下岗了,到我们快进入老年的时候,很多人在个人发展和经济基础都是不太好的。所以他们把希望都寄望与后代,80后,90后,所以对后代的要求有一点不近人情的严苛。”。
我们这一代人有使命感,但是遗憾的是,大部分人没有实现他的使命。包括很多人都会觉得被社会抛弃。因为你看,有很多人没有机会受高等教育,他们到各个企业,最后下岗,他们是对社会有一定负面认知的,会觉得社会把他们抛弃了。
尽管大环境是封闭,我作为一个年轻人也是时刻关注着世界的。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你自身与社会的容纳程度,你融入这个社会,那么你就可以在这个社会发展中实现自我,这是我的理解,虽然看起来像大话,但是确实是的。
你要适应这个环境,这个环境是个客观存在,你作为个人来讲,你必须融入才有发展的位置,你要适应环境。我当时转变就是适应环境加上主动选择。你比如我选择教师就是我主动的,选择医学是母亲,选择职业的时候家里人没干涉我,当时大家都明白医生比老师好,人脉关系、收入都比老师好,但是我这个人看得比较远,我要按照我自己的意志去设计自己,我不能被我不喜欢的东西牵着我走,这一步选择是很重要的。
80后、90后这一代人,处在这种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这个市场还不是一个完善的市场,这个竞争也不是真正市场化的竞争,还是在一种不公平的环境下的竞争。因为毕竟还有行政主导,毕竟还有一些不公平的因素,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竞争的态势和策略都不一样。
80后成长与30年改革开放时期,很多的价值追求还是有些问题的,刚才讲的房子、车子、票子还有位置都反映了一种导向,把这些作为个人成功的标志我是不认同的,个人成功的标志于我的理解是
- 我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我的兴趣发展方向,我是觉得首先是在稳定自我的前提下,能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自我生存下来,能够扩大再生产,能够养儿育女,剩下来的就不是钱的问题了,剩下来的就是你喜欢做什么。你的爱好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否吻合,吻合的话你的发展前景就一定是好的,无论你在哪个行业,哪个方向。
青春意味着财富,财富意味着它磨砺了我,以前所经历的那些困难,让我在艰难中去发奋自我,所以现在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觉得是很小的事情,不可能与以前遇到的困难、遇到的委屈相比。现在我的工作我的生活都还比较顺畅,这也得益于30年的改革开放,给了我一个开放的环境让我去进行我的学术研究。
改革开放从总体上看是给每个人带来了益处,问题是如何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把握自己,如何在这种环境中发展自我,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改革开放总体是利大于弊是毫无疑问的,当然也有些不平等不公平的地方,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困难,我们都能克服。但是对80后90后来说,可能会形成巨大障碍。所以他现在过分强调自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不强调自我也没有生存空间的。
青春是永恒的,但也是短暂的,所谓永恒就是一代一代的青春会不断延续,所谓短暂是对个人而言。所以要把握青春,要确定你究竟想干什么,你要干的事情一定要融入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那么你的个人价值实现就一定能成功。无论做什么,只要你去孜孜以求做一定会出成绩,这种成绩一定是融入整个社会发展中的成绩,那么你的人生就成功了,这就是我的感悟。
主旋律的教育会对那个时代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有所指向。我记得我在高中时候当班长,下乡当知青点的负责人,当民兵连副连长。后来上大学读的医学院,医学院毕业后,我就业选择也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比如说,我学医,但是不一定要从事这个,我当时有个看法就是我毕业了要做自己喜欢做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说,我当时报考大学第一志愿是计算机,第二专业是船舶制造,当时是属于军工专业,后来政审把我刷下来了,后来被医学院录取了。母亲说,你考上了就去读。读完医学院之后我的理想价值还没有实现,我学计算机是感兴趣,想读船舶是想强化我国国防。
我医学毕业以后正好学校有分配岗位,我就想,鲁迅先生学医当了文学家,孙中山先生学医当了革命家,我就想学医也可以当别的啊,那我就当老师,我也适合当老师,我也愿意当老师,但是同学都喜欢到大医院去。不过医生和教师比起来我更愿意当教师,我这人比较感性,在实习看到病重病人家属来抹眼泪,我也跟着不舒服,我就想,我如果一生在这种环境中,我就会断寿。而老师是面对年轻人,是面对上百上千号人,我20多年教性学,我的学生已经出去2万多人了,如果我当医生在门诊可能看两万多病人,但是那种影响是很短暂的,但是我当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至少是一个学期,所以我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
当年想支援国防也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嘛。因为一个青年人要完善自己的人生,也想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吧,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更强调的是为集体、为国家做出奉献,甚至于我们受到的教育是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这种教育对我或多或少会有影响,当然我并不觉得我当时的报复是如何高远。其实,一个人从懂事以后能够觉得把自己的命运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也是人生的一种价值实现。
尽管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多是下岗的,但是他们对这个社会是有贡献的,他们牺牲了自我,成就了大我。当然如果刻意强调去“实现自我、成就大我”我个人是认为也有点过份。也就是我们的社会发展也在考虑个人的位置,个人的人生幸福,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体现到每个人的幸福的话,我看这个社会发展可能也是虚假的,我不知道我能否准确表达我对80后、90后的看法,总之,他们的知识结构比我们好,他们的理想也不比我们差,但是如何把自我发展与社会结合起来,恐怕要像我们这一辈人去参考参考。
80后就是我们的下一代,80后的这一群人有理想,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我的感觉这30年的教育、这个大的文化背景,这种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完善自我的方向可能有些问题,包括我们电视媒体这些传媒的导向性作用,把一个人所谓的价值实现引导到偏个人主义的方向上去了,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但责任不在于80后,80后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也不是说不对,而是自身的发展如何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我觉得我们的80后要过多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80后已到而立之年,30岁已经是马上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的阶层了,所以他们应该考虑的是以他们现有的努力如何推动让我们的社会有良性的发展,使社会进步的方向去发展,这恐怕是80后要严肃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结合起来才能成功,90后恐怕更应该如此。这两个年代的人知识比我们好,他们知识结构比我们好,但是我感觉他们人生的价值如何和社会融合起来,恐怕这一点是要抢队学习的地方,他自身价值、自身的人生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