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临空优势 加速临空崛起


来源:武汉市东西湖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发挥临空优势加速临空崛起——关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的思考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和航空业务扩张、航空技术进步,以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今天的机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

原标题:发挥临空优势加速临空崛起——关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的思考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和航空业务扩张、航空技术进步,以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今天的机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场所,已经成为全球生产和商业活动的关键结点,被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全球的临空经济区不断吸引着众多的与航空业相关的产业聚集,正日益演化成为特色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如同人类历史上依托重要交通枢纽形成城市和产业一样,临空经济正在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和主导模式。

一、国内外著名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发展经验

美国孟菲斯。一个联邦快递,让曾经默默无闻的孟菲斯机场成为全球最大的货运机场,让孟菲斯成为全美著名的航空大都市,带动孟菲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型为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及医疗服务业聚集的多样化产业形态,来自22个国家、超过130多家外资企业在此落地,影响着当地近50%的地区生产总值,提供了1/3的就业岗位。孟菲斯机场周边已经融合了科技研发、加工制造、仓储物流、商务商贸等产业增值链,形成了在全球独树一帜的孟菲斯经济增值链。

爱尔兰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1959年,爱尔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出口加工业为主的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包括紧靠香农国际机场的香农自由工业区和香农镇。自由贸易区利用国外资金和原材料,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成为临空经济区的早期形式。之后,香农开发公司利用香农机场独特的地理优势,积极吸引外资,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场免税商店,并在机场周围地区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免税工业区。工业区内的飞机维修业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相关行业还包括航空业、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产品、国际服务、工程配送、化学及制药等,现已成为欧洲最具吸引力的国际商业区之一。与之类似的还有新加坡樟宜机场城和樟宜自由贸易区,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如航空物流、会展业、酒店服务业、高端运动休闲业等。

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瑞典Kista高科技园和日本成田机场。法兰克福机场周围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公司,很多企业的产品都是以出口为主。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机械设备出口国,世界各国使用的大量机械设备常年需要从德国进口各种零配件。正是因为以法兰克福为中心、触角遍及全球的空中运输网,才使德国制造的机械设备在世界各地都能得到及时的配件供应,支撑着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及竞争力。瑞典斯德哥尔摩的Kista高科技园,依托阿兰达机场和布鲁玛机场,成功引进了康柏、惠普、微软和甲骨文等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成为世界知名的电子通信和IT产业中心。日本成田国际机场城内包括一个国际物流复合基地和多个临空工业园地,具有高水平城市功能,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和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基地。

北京临空经济区。凭借航空客运全国第一、航空货运全国第二的优势,北京临空经济区以首都机场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天竺综合保税区、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林河经济开发区、国门商务区、空港物流基地、汽车生产基地、国展产业园等7大功能组团,航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聚明显,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和核心增长引擎。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虹桥国际机场航空客货运排名分别为全国第四和第六,规划面积5.14平方公里,创造税收收入占全上海的近5%。凭借特有的虹桥涉外商务区的区位优势、世界最大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优势、一流的服务与支持创新的环境优势,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坚持高起点的“园林式、高科技、总部型”发展目标,不断汲取海内外现代商务园区精华,集聚了众多著名企业总部,已经成为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黄金走廊的西部核心,成为连接整个泛长三角地区乃至长江流域地区、最具活力和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成都临空经济区。凭借航空客货运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五的优势,成都临空经济区积极打造航空物流园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建有三座航空货运站,总面积10.7万平方米,年货邮处置能力150万吨。其中建筑面积55000平方米的空港货运站是中国中西部最大、功能较完善的综合货运站,具备全天候通关能力,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正致力于打造国家级航空枢纽和创建世界十佳机场,成都临空经济区将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航空物流基地。

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选择

从2005年到2020年,是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国内许多城市利用新建或扩建机场的契机、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要阶段。如何抓住天河机场扩建、客货运量快速提高、国际化程度快速提高的机遇,是武汉临空港开发区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战略选择。

1、借鉴孟菲斯发展模式,建设国际航空物流港,打造中国的孟菲斯

武汉临空港开发区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的交汇点,飞机2小时、高铁4小时可达覆盖全国90%的GDP、85%的人口的主要城市。核心区距天河机场15公里、汉口火车站11公里、阳逻深水港40公里,同时拥有保税物流中心(B型)、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货运主枢纽中心、省级公路二类口岸和电子口岸等物流功能。在武汉各城区、各开发区中,临空港开发区铁水公空综合交通优势和现代物流优势最为突出。

武汉临空港开发区与孟菲斯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产业结构等方面相当类似,都处于各自国家的中南部,铁、水、公、空立体交通网络齐备,以物流、医药、装备制造、总部经济等为主导产业。完全有条件借鉴美国孟菲斯发展模式,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打造以航空分拨中心为特色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形成中部地区最大物流分拨中心和转运枢纽,实现从中部“孟菲斯”向中国“孟菲斯”的战略跃升。

2、借鉴香农、樟宜、上海等自贸区发展模式,建设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第一门户,打造中部自由贸易区

东西湖区的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对接国家战略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行土地批租和招商引资,在全市新城区中率先推进工业化,率先实现“两业并举”,在全市率先发展循环经济,率先确立生态优势,在全市开发区中率先实行“区区合一”一体化管理模式。

临空经济区和自由贸易区是“孪生兄弟”,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不仅带动了航空物流、跨境电商、保税仓储、注册经济等,产业范围更是扩大到了全球新技术研发、国际文化产业等大临空经济领域。建设中部地区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可以发挥临空港开发区的综合优势,抢抓我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重大机遇,是东西湖区新常态下深化改革开放、深化结构调整、进一步对接国家战略的决定性战略取向。

3、借鉴瑞典高科技园发展模式,建设国家级航空高科技产业基地,打造中国的Kista

电子信息通讯、计算机制造、生物制药、电子机械、精密仪器、光学仪器、软件开发、医疗器械等高科技制造业都与航空运输紧密相关。因此,世界各国绝大多数高新技术园区和高科技企业都邻近空港,甚至出现了向空港集中的趋势,瑞典斯德哥尔摩的Kista高科技园就是其中的典范。发展高科技制造业中的临空指向领域,并逐步向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是临空港开发区的必然选择。

东西湖区是武汉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新城区,工业是东西湖区发展最快、占比最高的产业,已经形成食品饮料、机械电子等优势产业。尽管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不够,但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产业比重正在不断上升。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东西湖区有基础、有能力在新一轮产业转型中再次率先突破,实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制造业的全面升级,率先构建临空型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中部地区最大的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打造中国的Kista。

三、实现临空港开发区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建议

1、发挥优势,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无论战略定位如何选择,依托天河机场和临空港开发区,依托铁水公空综合交通优势,依托保税物流中心等物流功能,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等现代物流业,都是东西湖区的战略要务。

要认识到东西湖区发展航空物流等现代物流业的紧迫性,抢抓湖北省、武汉市支持临空经济区发展、着力提高天河机场客货运功能的历史机遇,在武汉第二机场建成之前形成强大的物流优势和相关产业发展优势,不能坐等天河机场客货运量逐年提高。

要集聚航空货运货代企业,支持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快递物流企业在开发区设立基地、建设区域运营中心和快件处理中心,培育一批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航空货运货代企业,拓展航空货运上下游市场。

要依托空港但不限于空港,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推动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集疏便捷的综合性场站和设施,提高转运综合服务能力,形成航空、公路、铁路、水陆的高效衔接、互动发展的联运格局。

要重视发展绿色、智慧物流,集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实时、准确、高效的智能运输系统。强化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鼓励企业共同配送,实行复合一贯制运输,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要发展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各种现代物流业态,建设集国际采购、中转、仓储、分拨、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配套完善、货物通关便捷、综合成本低廉、管理运作规范的内陆国际物流中心,推动物流业向国际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2、凝聚共识,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与全市“万亿倍增”同理,东西湖区“两个领先”的实质也是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是发展临空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

要主动担负起国家级开发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战略使命,象东湖开发区那样重视和善于吸引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若干大学和研发机构,支持全市科技成果在东西湖区内实现产业化,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尝试建立以物流、航空、航运、海关等职业技术性强的专业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基地。

要处理好产业存量和产业增量的关系,以临空经济为指向,摆脱内地产业转移式的低端产业承接发展惯性。在食品工业基础上,发展现代生物和高科技农业。在机电产业基础上,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产业。以航空材料为突破口,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

要坚持和推进“两业并举”,一手抓制造业大项目,一手抓服务业功能性项目,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总部经济、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业。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发现和培育“瞪羚企业”,完善主导产业配套环境。

要特别重视通用航空制造和维修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直升机制造、机载设备加工、航空电子仪器、机场专用设备以及航空设备制造和维修等产业,建成国内重要的航空航材制造基地、中部地区最大的通用航空制造基地、中国航线中部节点上的重要飞机维修保养基地。

3、精准发力,着力推进以建设自贸区为目标的改革开放

建设自贸区需要国家批准,但许多具体做法可以先行先试。如果坐等国家批准,自贸区可能长期无缘东西湖。如果主动先行先试,自贸区可能在努力后从天而降。

要率先学习、主动借鉴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做法,例如负面清单管理,积极引入国际标准、国际规则、国际标识,加快探索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行政体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服务业扩大开放、完善税收政策等,倒逼政府职能转变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立。

要积极参与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抢抓长江经济带等的国家战略机遇,依托武汉临空港开发区、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武汉台商投资区等资源,主动联合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阳逻港,整合优化资源,共同申报第三批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

要建立和完善开放门户功能,优化整合国内不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举措,完善空港口岸功能,促进通关便利化,推动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发展,加快建设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的临空港综合保税区,成为全国开放度高、功能齐全、政策优惠、通过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要始终保持招商引资的高强度,继续引进代表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产业升级的内外资项目,继续引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龙头企业,继续支持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项目,积极对接跨国公司、央企和大型民企,注重引入知名企业区域总部、采购中心、核算中心、运营中心等功能机构,特别是引进航空企业总部,推动临空型服务业发展。

4、加快道路交通、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等各项建设

要推进建设周边地区经东西湖核心区,到天河机场的快速通道(机场第三通道),加强机场、码头、站场、口岸及其集疏运系统建设,加密东西湖区与其它国家级开发区、中法生态城、汉口北商贸区、四新会展区乃至汉口、汉阳中心城区等重要功能区的交通联系。

要提升和完善保税物流中心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功能,完善周边道路系统,降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到武汉新港的转运成本,支持“汉新欧”铁路货运专列常态化运行,把沪汉台等近洋航线与“汉新欧”铁路连接起来,完善空铁、空水、空公的交通和信息对接联系。

要完善东西湖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功能,激活中心城市功能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规划建设若干总部集聚区、商贸商务区、文化创意区、休闲度假区、高档时尚社区,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打造对高端服务业和高端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空港新城。

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对未来区域竞争的决定性作用,在加快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同时,保护好东西湖的河流、湖泊、山体等生态资源,坚决做到环保投入只增不减,环保工作只紧不松,产业项目和城建项目环保一票否决,以生态环境优势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潘高峰]

标签:东西湖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