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湖北葛店开发区观察:从药谷到电商之都


来源:荆楚网

人参与 评论

机遇和挑战面前,老大哥落后了 葛店开发区的诞生、起步,可谓万众瞩目。 从葛店开发区财政金融局局长王建华的回忆中可窥一斑: “1990年初夏,省里提出兴建一个省级开发区,作为湖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当年7月

从“硬碰硬”到“合作”,发展之路历经曲折

东晋永嘉年间,著名医药学家葛洪驻足鄂州西部,结庐炼丹、养生修道。该地由此得名葛店。

葛店开发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药谷”。

早在2001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在葛店设立全国第一家生物与新医药生产基地。同年,开发区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中国药谷”商标。

这块金字招牌,在最初迅速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在2002年鄂港经济合作洽谈会上,葛店签订合同、协议项目12个,协议引资3.42亿美元,占全省协议利用外资的16%。

湖北中医学院科技园、武大基因研究院、中国地大矿物药、武汉春天生物、安徽弘康药业等项目纷纷落户。

然而,“醒得早”的葛店人,却起了个晚床。2007年,毗邻的武汉光谷,风风火火地建立起武汉光谷生物城。

葛店人有些不服气,“中国药谷”的牌子岂能浪得虚名?武汉凭啥来竞争?可不久后他们却发现,医药企业仍然选择了武汉,就连之前落户在葛店开发区的医药企业,也被“吸”走了。

“说到底,是开发区没有能力投入,无法成片开发。”武汉爱民制药董事长刘享平认为,由于配套能力弱,医药企业发展空间有限。而武汉给予的优惠政策、资金和智力支持,都是葛店开发区无法比拟的。

“硬碰硬”的结果,让葛店元气大伤。

刘享平认为,要擦亮“中国药谷”这个品牌,势必要与武汉实现融合发展,承接武汉光谷生物城创新辐射成果,建设生物医药关联产业群,打造湖北“双谷”,葛店和武汉共同做大生物医药产业。

人福医药,无疑是“双谷”战略的成功实践者。

2000年,人福医药在葛店开发区落户,现在年销售收入已达4亿元。由于发展迅猛,2013年,公司在光谷生物城又开始建设制剂厂,建成后每年税收1000亿元。

现实中,葛店开发区与武汉光谷的交融明显。

几年前,东湖高新区、葛店开发区实行市场一体化试点,其中之一即是葛店开发区的企业可以冠名“武汉”。

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华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园、武汉汽轮电机、武大弘元、长动集团、武大有机硅……一连串企业标牌,出现在葛店开发区内。

盛景之下仍有隐忧。刘绪斌坦言,为武汉企业做配套,规模是做起来了,可收益却十分微薄。2012年,为给武汉富士康配套,开发区建起了表面处理工业园,建好了污水处理厂,生产涂镀板。落户的11家企业一年总税收却不到40万元。

不调整马上死,错位发展,可能才有一线生机!走了20多年的配套路子走不通了,葛店人开始重新思考未来之路。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何潜彬]

标签:葛店开发区 药谷 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