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打造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


来源:长江商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打造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 中国正在推进中的新型城镇化,尽管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但城镇化不是片面地追求“去农村化”、“去农民化”。即使到2030年左右全国人口峰值达到15亿人左右

原标题:打造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

 

中国正在推进中的新型城镇化,尽管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但城镇化不是片面地追求“去农村化”、“去农民化”。即使到2030年左右全国人口峰值达到15亿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70%,仍将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八界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反复地强调,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协调推进。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要关注农业人口向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转移,而且也要重视农民在农村的就地城镇化问题,“新型农村社区”(或称农村新社区、农村新型社区)是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基石。

在理论界,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明确主张将“农村新社区”纳入城镇化的范围,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应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和“农村新社区”三个组成部分。这种“农村新社区”建设一般应具备以下内容:农村新社区要实现园林化,成为环境优美、清洁的宜居、低碳、节能型居民区;要实现公共服务到位,农村新社区的公共服务与城区社区的公共服务基本相同;实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实现社区自治,农村新社区成为基层单位;农村社区居民的就业可以采取“公司+社区+农户”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农户”模式、“社区指导下的农民自营模式”、“社区指导下的农民集体经营模式”等多样化形式。

在具体的实践中,河南、山东等省已作了许多探索性的试验工作,成效显著。河南省在2011年的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现代城镇体系,已在新乡、平顶山、安阳、鹤壁、许昌等地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参照城镇社区标准,对部分农村的自然村进行统一规划整合和建设,引导农民进驻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造福农民、美化环境、节约土地、稳固农业、统筹城乡、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等多重目标,新型农村社区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点。

湖北省也正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今年7月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开展全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的指导意见》,21个试点乡镇(街道)试点的重点工作任务主要有强化规划引领、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农民权益等。

在试点中,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化建设体系,做到中心镇和若干个新型农村社区相衔接,按照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管理规范要求,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参照城市社区建设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特点,建设道路、水利、电力、网络、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文化站、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生产生活资料超市、托幼养老等经营性便民服务设施;新型农村社区农民自用住房按照有关政策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在有条件的新型农村社区,根据自愿原则,可为农民办理城镇居民户口。

从各地实践经验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重点关注农民意愿、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区自治管理等。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彭彬]

标签:三中全会 新型农村社区 城镇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