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幸福城市调查:武汉超5成公众称幸福取决于市委书记


来源:《小康》杂志

人参与 评论

小康杂志封面 哪个城市更幸福? 城市的主政者们被普遍寄予厚望,通过对200多座城市、近万受访者的调查,《小康》试图在中国大、中、小城市中找到令人幸福的“密码”。文|《小康》记者 鄂璠 生活在哪里

二线城市争抢“一线”幸福

武汉、太原、贵阳,三座个性完全不同的省会城市,有着相似的幸福指纹,却也有不同的幸福密码。有七成太原人仍想留在太原,但只有三分之一的武汉人想留在武汉

文|《小康》记者谈乐炎实习记者

顾彬武汉、太原报道

十六年后,当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再次来到武汉时,他已经完成《幸福了吗?》这本新书,有读者便套用书名问他:“你觉得,此地“幸福了吗?”

白岩松笑称:“武汉好不好,你自己心里最清楚。”对于武汉1012万常住人口(据2012年官方统计公报)而言,的确如此。

作为中部唯一副省级城市,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看来,武汉的经济总量、科教力量、区位优势等综合因素,都已跻身全国二线领先城市。不过,与那些硬邦邦的统计数据和宏大叙事里的头衔相比,分析每个人“心里最清楚”的幸福感受,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寻找。

最近几年,“逃离北上广”之类的论调甚嚣尘上,在此背景下,对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就更显得迫切和重要。基于此,《小康》杂志联合《楚天金报》在武汉发起了一次有关市民幸福的调查,“在武汉,你幸福吗?”这样的主题下,一系列看似琐碎的问题被提出来,而广泛参与其中的武汉市民, 给出了各自最诚恳而扎实的回答,恰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同的市民眼里,武汉这座城市显得复杂而丰富。

武汉之外,《小康》杂志还联合山西青年报、贵州都市网,对太原和贵阳这两座中西部省会城市的市民进行了调查,用以解析中国二线城市的幸福密码。

因何而幸福

电影《疯狂的石头》中有一句台词曾广为流传:“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城市是母体,而我们是生活在她的子宫里面……”

这句话将一个人与所在城市的依存关系,很形象地描摹了出来,不过另一个命题由此引出,“我们如何与一座城市产生关系?”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以武汉为例,因为祖籍、户口和父母居住在此等原因,而在此生活的人,分别占到了17.9%、14.9%和8%。而因为工作、 上学和婚姻等原因在此生活的人,分别占到32.6%、14.3%和11.0%。其他原因则占到1.4%。具体分析“其他”一项,主要又体现在为了朋友或者因为某种理想。

无论是来此工作、在此上学还是为了朋友和某种理想,人们都看到了武汉这座城市具有的某种吸引力。

但就其中的“上学”一项,其实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教育实力,与贵阳相比,武汉的教育磁力较大,人们将教育作为来到此地的第四位考虑因素,而作为偏西部的省会城市贵阳,教育成为人们在此生活的第六位因素来考虑。

作为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武汉高校众多,在校大学生118.33万人,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位于华北偏中部的太原,到2012年底,全市共有高等院校47所,有华北第二大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这里甚至还有华北最大的多功能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西南重镇贵阳近几年规划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的清镇职教城,总投资约464亿元,一期已经入驻9所高职学校,二期预计入驻15所。不过总体来说,教育优势相对较弱。

其实,除了这三地,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的二线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最近几年大多在教育上发力,期望能从根本上促进地方人才的培养,经济的快速崛起。比如华东的南京尤其特别,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国家三大高等教育中心,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人才聚集效应更为明显。

发达的教育,能促进一个城市的就业环境的改良以及整体收入水平的期待,所以教育一项,虽然不是人们选择一座城市的首选项,却是最终决定一个人在某座城市幸福感的根本因素之一。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亦有所体现,在“总体而言,您感觉现在的生活幸福吗?”这个问题中,太原、武汉和贵阳三地,感到“非常幸福”的人的比重分别是23%、19.1%和17.86%,而“比较幸福”的比重则是55%、36.8%和52.5%。

调查发现,除了教育之外,如果一个地方的对外交通发达,也能形成幸福磁场。比如武汉就是如此,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二线城市亦有体现,比如太原、南京、杭州等,都具有相似的幸福磁场,而贵阳等交通欠发达的地方,则幸福磁场较弱。

地铁更让武汉人感到便捷和幸福,2012年12月28日,武汉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地铁开通,30万市民“试坐”, 武汉地铁集团董事长涂和平风趣地说:“玛雅人刚刚进入了新世纪,我们武汉人也迈入了地铁新时代。”

在太原,轨道交通建设方案中共由7条轨道交通线构成,总长235.7公里。10月28日,太原地铁2号线将正式开工,竣工日期预计在2018年。

除此之外,很多二线城市都将地铁建设提速,作为提高当地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地处西南地区的二线城市成都,早于2010年开通了第一条地铁线路,2年后开通2号线,3年后签约3、4号线,成为西部地区建设地铁的速度代表。国务院9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15年,全国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000公里。届时,青岛、无锡等一大批二线城市将进入地铁时代。

怎么就不幸福了?

文化学者易中天曾在多年前出版的《读城记》里,专门写了一篇武汉,他说武汉这个城市,“有些‘不好说’,有点‘小曲好唱口难开’而已”。

他觉得武汉很特别。

在此次调查中,这一点也显露无遗。爱吃,会吃是武汉人的特色之一。无论是鸭脖子还是热干面,丰富而多样的美食生活让很多人流连忘返。此次的调查显示:舌尖上的享受和满足,是武汉人最引以为“幸”的事情。美食享受外,良好的治安环境是武汉人心目中的又一“幸事”,很多受访者表示——武汉是一座让人有安全感的城市。 2013年6月,武汉市捧回了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最高殊荣——长安杯,标志着武汉跨入全国最平安城市行列。

另一方面,与太原、贵阳等其他二线城市相比,武汉人有更强烈的出国冲动,“您理想中的未来居住地是?”一题的回答中,武汉有52.4%的人选择了“国外”。远远超出太原的13%和贵阳的32.92%。

最新的数据从现实层面印证了此次调查,2013年上半年,武汉出入境管理部门共受理公民出国(境)申请518457人次,同比增长20%。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介绍,自2007年以来武汉出境人数开始攀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安玉祥也介绍,现在省会城市出国留学的人数比过去增加了很多。

这么多人向往国外的幸福,难道真的是“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吗?”

在此次调查里,“哪些因素对您的幸福感受影响最大?”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能从另一个层面部分解释“月亮圆不圆”的原因。

比如在武汉,人们首当其冲地认为,收入的高低是制约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是健康问题,第三位的是婚姻问题,家庭关系和住房问题分列四、五位。收入压力导致幸福感降低的现实,在很多二线城市存在,比如此次调查范围内的太原和贵阳亦如此,另外南京、杭州等东部二线城市或者成都、拉萨等西部城市,无论是从新闻还是官方数据披露的信息综合来看,收入水平与幸福感形成一对最为尖锐的博弈关系。

与收入紧密相连的,则是房价,几乎成为所有二线城市制约幸福感的重大因素。上海易居研究院发布2012年《全国30个省份房价收入比排行榜》报告显示,武汉市2012年房价收入比为8.9,即按房价和居民收入的平均值计算,武汉普通家庭买套房,不吃不喝需要9年左右时间。据中国指数研究院2013年前三季度总结数据显示,包括4个一线城市和6个热点二线城市在内的十大城市,新房价格前三季度累计上涨12.51%,其中,北京以24.39% 居首位,广州、深圳、南京紧随其后,涨幅均超过10%。南京是所有二线城市里,房价压力最大的。

在贵阳这样的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较好的二线城市,人们首要关注的幸福指标是健康。而太原这座华北地区的二线城市,市民最关注家庭关系。不过普遍来看,健康以及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二线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杀手,这一点其实也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一拼。

武汉多项城建工程同时开工,导致整个城市犹如一个“大工地”,带来的烦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频频出现的雾霾天气让武汉一度登上“空气黑榜”之首。而像太原这样资源性的二线城市,对环境和健康的幸福感要求更高。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在被问到如何提高一个地方幸福感时,无论是武汉还是太原和贵阳,都将目光投向了当地主政的书记和市长。而武汉的特别之处在于,有36.6%的人,更看重“国家政策”对于该地幸福感的塑造。

一个事实是,过去几年,武汉是二线城市里受到政策红利影响巨大的地方。 2010年1月,武汉等20个重点城市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12年,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参与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路。而今年8月29日, 在武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发改委副主任池少华透露,武汉正在学习深圳“前海”,计划在位于汉口的汉正街地区打造“汉港服务业示范区”,推进武汉与香港的服务业合作。

当一线城市普遍被“不幸福论”包围之时,人们或许对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给予了浪漫主义的想象——没有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又比三线城市有更高的发展平台,是“两全其美”之地,然而当你深入一众二线城市观察时发现,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幸福密码”,也背负着共有的压力,显然幸福与否,一言难尽。

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的心目中,幸福城市应当是“碧水蓝天、生活安宁、社会保障完善”的状态,“五年后,当武汉的大工地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我相信那时候武汉就是我心目中的幸福城市”。这样的答案得到了此次调查中很多市民的共鸣——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武汉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幸福感, 他们还会继续生活在这个城市。

二线城市的“幸福”

生活节奏适中、适合生活;美食品种丰富、地方特色明显;工作相对稳定、和家人朋友团聚的机会多;治安环境让人安心;出行相对便捷;空气质量大部分情况下尚可;旅游资源丰富

“二线城市”的不幸福

收入与城市发展水平不符;房价上涨过快;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环境日益遭受污染;社会保障“打折扣”、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缺乏;文化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城市建设规模过快;食品安全让人担忧

相关阅读:

阮成发不惧被叫“满城挖” 将顶着骂名继续建设

法国驻汉总领事蓝博31日离任:在武汉感觉很幸福

远离疲惫与喧嚣 走进全球四大幸福城市

评论:

建设幸福城市关键在哪 民众对地方官员寄予厚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文婷]

标签:取决于市委书记 武汉超5成公众 幸福城市调查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