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三峡工程20年 坝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首度破万元


来源:中新网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三峡工程20年 坝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首度破万元1月24日,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781元,城镇居民人均

原标题:三峡工程20年 坝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首度破万元

1月24日,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78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82元。

据了解,夷陵区是2001年设立的宜昌市辖行政区,位于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有四个乡镇位于三峡大坝坝头库首。三峡工程的建设初期移民从该区开始,境内共征淹土地5万多亩,搬迁移民2.5万人。

面对复杂的移民安置、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紧迫问题,夷陵区加快建设沿江工业强区,湖北现代农业新区,三峡文化旅游名区,宜昌生态宜居城区,综合实力连续多年稳居湖北省县域经济“十强”。

夷陵区80%的地区是农村,80%的人口是农民,三峡工程开工建设近20年来,夷陵实现了从山区大县向经济强区的转变,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在这种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如何重构科学的城乡关系,破解‘三农’问题,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夷陵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正在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夷陵区必须摒弃“大农村”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夷陵区用城乡统筹的理念谋划区域发展,树立全域发展和城乡一体的理念,加强科学规划,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重构科学的城乡关系,破解“三农”难题,奏响了幸福民生最强音。

2013年,该区编制完成了424平方公里的城乡统筹全域规划,以及集镇、重点区域及176个村庄规划。在区域规划的引领下,全区按区位、资源、流域等特点,对东、中、西部乡镇的产业功能作出明确区分。东部以工业为主导,中部以休闲健身旅游为主体,西部则重点发展生态农业。2013年,该区筹资9.4亿元,统一推进产业园区平台建设,工业布局基本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

除产业发展,夷陵区还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在加大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夷陵区大力推动城市公共优势资源向农村覆盖,努力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五位一体”,农家书屋、村民卫生室、乡村敬老院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近万户农民迁入新型社区生活。截至目前,医疗救助、灾害救助、生活困难救助、互助养老服务等,已覆盖夷陵城乡。

夷陵区财政局长袁世明说,从2013年起,该区坚持区级新增财力的70%用于城乡统筹发展,将连续3年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乡镇配套2000万元以上,用于中心集镇标准化改造,打造一批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群。同时还将打造一批特色专业村,带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让美丽乡村成为诗意的栖息地。

据夷陵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李世民介绍,根据规划,到2015年,该区人均GDP将达到8.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40元。到2030年,该区人均GDP将达到2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缩小为0.2,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胡晗]

标签:三峡工程 农民收入 三峡移民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