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党报记者辗转千里调查湖北雾霾成因:邻省烧秸秆(图)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千里“追”霾 【提要】 千百年来,秸秆都自有其用途,而非一把火白白烧掉。 著名作家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就写道:“白嘉轩扯来麦秸塞进炕洞点着火就烧起来……中午那顿臊子面的味道,那是任何高师名

农民为什么要烧秸秆

专家说,目前,秸秆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不仅粉碎后秸秆还田,而且养殖场也需要大量秸秆。对于食用菌加工企业来说,打成包的麦秸就是食用菌的培养基。秸秆还是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造纸、制造建材、酒精和一次性包装盒等。它还可作为新型能源,利用秸秆发酵制取沼气、生产新型燃料等。

检索历史资料,早在2000年10月23日,本报《向生物垃圾要热能》的“记者观察”中,就曾这样描述:“收割后成堆的麦秆是农民们的一块心病。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在路边焚烧麦秆的农民……浓密的黑烟四处蔓延,给丰收的欢快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今,沼气技术为麦秆提供了一个洁净简单的处理方法。将其和人畜粪便、垃圾污泥投入沼气池,在一定温度、水分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麦秆从要烧掉的垃圾变为农民的‘金疙瘩’。”

这则报道至少透露了几个信息:在2000年或以前,焚烧秸秆已成为常态;从那时起,这个问题已引起有关方面注意,并开始采取疏导措施;秸秆是“金疙瘩”。

秸秆既然有这么多好处,农民为什么还要一烧了之?

13 日下午,在襄阳王湾村2组,57岁的康社香正在自家的地里间苗,小麦收割后抢栽的玉米,已有一尺高。从她家的田头,一眼就可望到那台烧毁的收割机。“这秸秆扛回去没什么用,关键是请工还得花钱。”她对记者说,壮劳力在外打工,就是一个砌匠,手快的一天可以挣一两百元,手慢的也能挣个百把,谁愿意来给你挑秸秆?

康社香还说,时下收麦子和20年前不同,过去是通过人工,把整个麦粒麦秆一起收割后挑回稻场打晒,秸秆自然就堆在了房前屋后码成了垛,可以用来烧火做饭,也可以垫猪圈作肥料。现在不同了,麦收时都是请收割机,70元一亩地,麦粒直接收了,麦秆就被机器切割后倒在地头。请工不合算,又要抢种下一季作物,最省事的就是就地一把火烧了。“一斤麦子一斤秆,这一亩地也就六七百斤麦秆,就是有人收购,也卖不了几个钱。现在猪喂的少了,做饭不是用电就是用液化气,根本就用不上麦秆。”她说。

对此,赤壁凯迪生物质电厂总经理周少波,有着差不多的回忆:“我是农村长大的,过去好像没有烧秸秆的情况。我们都是将麦秆、秸秆收集起来,堆在屋后,平时就用这些生物质燃料生火做饭。”

生物质电厂“等米下锅”

实际上,周少波正等着这些秸秆“下锅”。“有多少,我们可以收多少、消化多少!我们永远不会觉得收料太多,如果料多了,一台发电机组运行不过来,我们完全可以再建一台机组。只是,通常没有人愿意卖秸秆给我们。”6月14日晚,周少波在他的生物质电厂的草料车间告诉我们。

2011年,赤壁凯迪生物质电厂落户赤壁。根据规划,该电厂发电量将超过2.2亿度,年供应蒸汽量超过26万吨,年节约标准煤超过1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超过22万吨。

但是,尽管刚过秸秆盛产时节,在这间工厂偌大的草料仓库里,我们竟然没有看到一根秸秆,这里堆放的多是木屑、废料。

作为朝阳产业,生物质发电厂既环保,又能节省能源,为何会面临每天发电量不足的尴尬境地?周少波说:“主要问题来源于生物质废料收购不足。便宜了,农民不愿意卖;贵了,作为企业也必须考虑成本。这是一对矛盾。”

目前,周少波所管理的崇阳和赤壁两个电厂,采用了不少办法解决收购难的问题。如组织车辆去地里集中收购,完成短途运输;建立村级收购点,尽可能减轻农民负担等,但是效果仍不明显。

在他看来,要解决好当下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流转土地,形成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我们的农民所承包的土地面积小,如果采取机械化收割,显然成本过高,用机械化收集秸秆等生物质燃料,那成本更高。如果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就可以统筹管理,提高效率,发展集体经济。”周少波说,“那样,集体的农田变大,适合大型机械化运作,既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又可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谈及未来,周少波充满了乐观的向往。他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政府的进一步重视,以及生产工具的改造,包括如打粒、切秆、打捆一体化的收割机普及以及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运用,秸秆的收购问题将迎刃而解,那时,烧秸秆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终结了。

既然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着农业生产,也改变着生活方式,相信随着科技方式的进步和改善,在不断的轮回中,生产与生活和方式一定能够返璞归真,达到自然的和谐。愿未来焚烧秸秆的问题能彻底解决,从根本上拒绝雾霾,让青山绿水常在,期待着有一天,雾霾只是我们时代里一个悠远回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邓兰天]

标签:凤凰湖北 秸秆 记者 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