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记录南水北调:湖北十堰7万人为水库蓄水迁异乡


来源:新京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源头蓄水十堰7万人迁异乡 2014年7月9日,十堰新均县,新县城里一栋栋二层小楼紧紧相连,很多移民把一层改成了底商。 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一马平川的土地上,是一畦畦鲜绿的麦苗,还有一片片金

■ 同题问答

答题人:十堰市副市长沈学强,分管南水北调工程

新京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参与到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工作?期间,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沈学强:我是2011年年初调到十堰市,分管南水北调工作。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移民的发展刻不容缓,二是调水是长期工程,任务复杂、艰巨,呵护一江清水任重道远。

新京报:你认为当地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了哪些贡献?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沈学强:十堰市是丹江口水库坝上唯一地级市区,是水质保障区、水源控制区,是守护“水库”不用水的纯奉献区。为确保库区水质安全,关停迁建数百家企业,税源损失巨大。

新京报:你认为南水北调工程给当地带来了哪些改变?

沈学强:创新了体制机制,十堰市出台了环保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度,既要和分管负责人的政绩挂钩,还要和岗位挂钩;此外,促进了转型发展;第三,转变了生产生活方式,提升企业、市民、农民的环保意识。

新京报:全线通水之后,你认为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当地还会做什么?

沈学强:十堰会全力打好五河治理攻坚战,五条河流水质稳定达到III类水质标准。此外,还要做好移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规划,抓好丹江口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

新京报:当地是怎么保障水质安全的?

沈学强:全面治理五条河流,务求水质稳定达标。此外,全市开展“清水行动”,强力整治环境污染,对水源区水质从源头上严格把关。

“南水北调”沿线工程之陶岔渠首工程

渠首枢纽工程既是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总干渠的引水渠首,也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中线工程完工后,陶岔渠首将成为向中国北方京津冀等地区送水的“水龙头”。 工程设计为新址重建加电站方案,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境内。建筑物主要有引渠、重力坝、引水闸、消力池、电站厂房和管理用房等。

■ 记者手记

不需感谢但求不忘

移民这个话题,随着前期安置的完成,相比水质的重要,理所当然地,不会得到过多的关注,成了翻篇的历史。

然而,旧事依然需要重提,不仅仅是因为移民后期的生活生产,仍然没有画上句号,而是众多个体的付出,不应被遗忘。

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移民中的典型,比如王瑞权。从2005年开始,他以丹江口第一户移民的身份接连见诸报端。

签字那天,他胸前佩戴着大红花,被各路媒体围在中间,相机、摄像机对准他,准备记录这历史的一刻。

王瑞权也矛盾过,惋惜失去经营多年的食品厂。可多年前,在北京看到十三陵水库的干渴,他竟也担忧起来,“北方人饮水真成问题啊。”他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坚定的依据。

他至今保留这些报道版面和照片,年深日久,报纸和照片已泛黄发旧。如果不是今年马上要通水,王瑞权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媒体了。

可是,曾经被广泛报道的“王瑞权”们毕竟是少数。更多的移民,没有留下名字,作为一个几十万数字的整体,服从了迁徙的命运。可正是这些无名的个体的牺牲和舍弃,才成就了一江清水向北流。

他们有着最简单的想法:个体,始终小于集体,要服从大局。

张凤玲从十堰搬迁到襄阳南漳没多久,就遇到尴尬,当地人试探着问她:你们移民,国家给了很多钱吧?

张凤玲感到委屈,移民的牺牲,在很多人眼里,成了获取巨大利益的符号。为国家利益搬迁是一种荣誉,但这种荣誉对他们来说有些飘渺,他们的日常生活里,没有这种荣誉。

几年前,丹江口移民干部周晓英在北京出差,出租车司机问她是哪里人,“丹江口。”司机摇摇头说不知道,周晓英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说,不指望喝上丹江口水库清水的北方人感谢为修建水库远走他乡的移民,但是希望不要忘记移民这段历史。

类似报道:

南水北调致鄂豫搬迁34.5万人 系三峡工程后最大移民

南水北调十堰范围内工程完工 18万人搬离库区

南水北调相关新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通水 超2亿人受益每吨不超过3元

南水北调中线被曝多重问题 官方称进京江水有保障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湖北十堰出台环保“一票否决制”

南水北调上游鄂北土地沙化 专家直指三峡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魏玮]

标签:南水北调 水利工程 迁徙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