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楚天金报:警惕“替身老师”背后的“次生”逻辑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人参与 评论

招替身上课也好,一些单位大行其道的临时工制度也好,其根本上讲,仍然可在某种意义上归结为编制的寻租。这种现象有很大弊端。 陕西宝鸡一名小学教师一年多不到学校上课,而是先后自行招聘两名老师代其上班,在每月

招替身上课也好,一些单位大行其道的临时工制度也好,其根本上讲,仍然可在某种意义上归结为编制的寻租。这种现象有很大弊端。

陕西宝鸡一名小学教师一年多不到学校上课,而是先后自行招聘两名老师代其上班,在每月领取近3000元的财政工资后,该教师从中支付给为其代课的老师约800元,自己和妻子在经营一家影楼。

老师以生病为由长期“缺位”,却把岗位“外包”给他人。应该说,这种现象有其特殊的一面。但是,如果剔除教师、生病等个性化特征后,我们会发现这种“在编不在职”、“有职无编”的现象似曾相识。

近些年来,在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出现了大量与就业单位未建立法定劳动关系的临时工。这些临时工从事的多是劳动强度高、冲在一线的辛苦工作,然而,他们拿的薪水、福利与有编制的所谓正式工有天壤之别。甚至在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也出现了这种带有辅助性质的临时工作人员、准执法人员。他们虽然不是正式的公职人员, 却拥有一定程度的权力和执法资质。有学者把这种由所在单位职能衍生出来的、具依附性质的权力命名为次生权力。以此逻辑,我们暂且不妨把宝鸡这位小学教师招“替身”代为上课的行为称为一种“次生资格”的传输。

次生权力也好,“次生资格”也好,它们能兑现的现实利益当然不及真正的原权力、“原资格”,但仍然颇具吸引力。其中一个原因是,虽然当前企事业单位的编制有限,但不少临时工仍然对争取到编制这种“香饽饽”怀有一些渺茫的希望。

招替身上课也好,一些企事业单位大行其道的临时工制度也好,其根本上讲,仍然可在某种意义上归结为编制的寻租。

这种现象有巨大弊病。以“替身”老师为例,一者,由于招聘“替身”源自老师资格的私下授受行为,那么,即使学校有所察觉,只怕也难以确保“替身”老师是否真正具备教书育人的资质和本领,如果“替身”老师系胡乱找来的、水平不高,则会误人子弟、害莫大焉!二者,“替身老师”们拿着微薄的收入,此外,还有大把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未必能争取到教师这份公职,而一些稀缺的公办教师编制却掌握在这种长期游离岗位、从事第二职业的“闲人”手里。这种在编不在职、 照拿财政薪水的行为,难免妨害就业公平和社会公正。

当然,如果说这种找“替身”老师上课毕竟还算是有人在干活的话,那种公职人员完全“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不上班照样领工资、享待遇的行为,性质就更加恶劣了,更迫切需要惩处、杜绝了。

纵观以上问题,暴露出当前一些企事业、行政单位在人事、财务等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漏洞,要防范这类现象,必须要完善人事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和惩责力度。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邓兰天]

标签:替身 老师 逻辑 凤凰网湖北站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