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评论:疏通民间投资渠道是拉动内需的关键


来源:支点杂志

人参与 评论

自上月初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历史最低位以来,全球开启了新一轮“宽松潮”,10余天内相继有印度、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央行宣布降息。 对降息保持敏感的,除了经济界人士外,还有一群“中国大妈”,她们担心

自上月初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历史最低位以来,全球开启了新一轮“宽松潮”,10余天内相继有印度、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央行宣布降息。

对降息保持敏感的,除了经济界人士外,还有一群“中国大妈”,她们担心钱变得更不值钱。

或许因于此,4月下旬,当持续12年牛市的黄金价格暴跌20%时,国内各城市同时刮起了主妇们冲进黄金店铺的“抢购风”。有报道称,短短十天内,“中国大妈”出手近1000亿元,抢购黄金约300吨。也因于此,10多天后,“中国大妈”面对抢购的黄金每克被套6元至15元不等时,依旧表示淡定。

且不论“中国大妈” 抢购黄金最终能否获利,但至少印证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民间消费潜力巨大;二是民众正在苦寻自有资金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

今年初,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等机构发布的“中国消费小康指数”显示,大部分国人每月自由支配的消费支出占其收入比为10%至3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民众“不敢消费”的无奈:自身收入不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欠缺,同时储蓄保值还要应对持续通胀的压力。

“中国大妈”的境况,是近年来内需不振的一个缩影。来自商务部的最新统计,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接近40万亿元,比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万亿元还要多。中国居民储蓄率从2000年的37.6%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明显高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更高于发达国家。而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一路下滑,从1990年的51%下降到2011年的35%左右。

民间资本能往哪儿投,这是一个难题:投资股市,但A股已持续几年“全球最熊”;投资房地产,国家已先后出台多轮调控政策;投资收藏品,真假难辨、风险太大;投资实体经济,则受“玻璃门”、“弹簧门”等政策所限,往往难以成行。

民间资本逐渐被“逼”上了“游资化”道路,比如,这些年轮番上演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畸形推高物价水平,进而给经济的宏观面带来了风险。市场经验表明,企业是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又是最活跃的群体。而民营企业若想创新发展,首先要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但问题是,在中国当前想要通过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民间资本或缺乏渠道,或渠道不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

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李克强说,激发市场活力需要发挥民间投资的潜力。要进一步打开政府职能转变的大门,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力。

关键还要落实好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简政放权”,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范围,“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把不该管的微观事项坚决放给市场、交给社会”。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艳]

标签:民间 渠道 评论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