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长江日报: 让渡江节成为市民的节日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 让渡江节成为市民的节日 今天,中国武汉第40届国际横渡长江活动暨抢渡长江挑战赛拉开帷幕。这个名称太长、太硬了,不如俗称“武汉渡江节”,上口易记,让人亲近。名称不是大问题,但将这样一个大可显示

原标题: 让渡江节成为市民的节日

今天,中国武汉第40届国际横渡长江活动暨抢渡长江挑战赛拉开帷幕。这个名称太长、太硬了,不如俗称“武汉渡江节”,上口易记,让人亲近。名称不是大问题,但将这样一个大可显示城市特色的活动,办成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的城市名片,让其成为武汉市民的节日,还可以放开思路,更高起点地规划与操办。

武汉是江城,缘江而起的生活习俗与兴趣,正是市民文化、城市品格形成的源头之一。有人掘出武汉横渡长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每逢盛世,武昌城下,常有善泅健儿结党成群,手执五彩旗,出汉阳门,搏击长江,顶风踏浪如履平川,两岸观者如潮,欢声雷动。上世纪30年代,驻汉军人与体育界联手,连续三年组织了三届横渡长江竞赛活动,被当时媒体称为“横渡壮举”。但真能显示文化气势的,还数毛泽东带动下的渡江热潮。

武汉最大规模的渡江活动,集中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我参加了1976年第11届,作为亲历者,最深的感受是群众参与的普遍性。全市各行各业、工农商学兵都组建了泅渡方队,大企业一厂一队,如武钢、一冶,小单位归口建队,我当时所在方队就属市水产系统。每队大约百余人,这样算下来,一届渡江活动的参渡者或逾数万人;每个系统、每个单位、每个参渡者的家庭,都会在一个时段持续地关注渡江活动的进展,渡江这一天,更是观者如潮,两岸沸腾,市民视为节日的享受。

一项活动的延续想成为一个文化传统的积累,群众性是不可或缺的。群众性意味着多数人的认可、参与及创造,它将决定一种文化传统的基本面与生命力。当渡江不只是一群泳将的竞赛,而是普通市民共同向往、参与的一件生活乐事与盛事,它就有可能从一项体育活动逐步转化为一种文化传统,成为城市品格的标识之一。

武汉渡江节发展到今天,确有重新定位、重新谋划的必要。坚持了40届,说明我们不愿放弃这项传统与城市的联系;大大压缩的规模,却提醒我们如何丰富这一传统还欠缺应有的力度。我知道,在发展压倒一切的背景下,组织大规模渡江,会成为政府的一种负担;而所谓“文体搭台,经贸唱戏”,其实也并未直指渡江节于武汉这座城市、于武汉一千万市民的实际价值。

特大城市应有特大城市的气度。有的城市搞了“服装节”“啤酒节”,但我们无须也这样盯着经贸去“唱戏”。既有的历史传统,天赐的大江大湖,每年办一个享誉世界的“国际渡江节”,非武汉莫属。欲使渡江节国际化,先要武汉化、市民化,真正成为武汉人心中的节日。

我心中的“渡江节”,其价值不拘限于7·16这一天。它首先是武汉市民的节日,是市民一年365天为迎接这一天所做的体力准备和内心期盼。它不仅传播一种健康生活方式,让市民拥有强健体魄,更可以引导精神世界,让人在与江水的互动中,提升生活的境界,克服消极的情绪。办这样的渡江节,花怎样的大气力都值得。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朱道玲]

标签:国际横渡长江节 武汉市民 节日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