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上了大学 为什么不喜欢念书了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人参与 评论

很多高中生拼命读书,挤过高考这个“独木桥”。令人奇怪的是,许多经过高考考验的学子们到了大学之后反而没有读书的热情了,仅仅谴责学生的懒惰或高校体制并不能解决问题,而需要从“学习”这种公共事务的管理来寻求

很多高中生拼命读书,挤过高考这个“独木桥”。令人奇怪的是,许多经过高考考验的学子们到了大学之后反而没有读书的热情了,仅仅谴责学生的懒惰或高校体制并不能解决问题,而需要从“学习”这种公共事务的管理来寻求救赎之道。

笔者一个小外甥在一所名牌大学读车辆工程专业,入学一年,他同寝室的同学要么沉迷于游戏,要么嗜睡,除了一两个学生按时上课、自习之外,多数都从“厌学”变成了“不学”,而期末考试后,挂科的同学越来越多。在这个“故事”中有值得推敲的经济学秘密,正是关于“学习”的制度供给不足,让“学习”这种事情陷入了一种“公地悲剧”。

从高中到大学,“学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中学,学习是每个学生的“职责”,而且是通过一套强制系统来实现的,从班主任到任课老师,还有家长,构成了“海陆空”的监督与强制体系,有些学生可能会讨厌学习,但却没有选择不学的权利,除了极个别逃课的学生,多数人是学习的被动参与者。这个强制性系统可能是低效的,也可能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但没有人是局外人。

到了大学之后,高中时代形成的“学习”强制体系已然崩溃,家长、老师都不能有效地监控学生了,家长很可能只是“衣食父母”而已;老师与学生之间几乎是“陌生人社会”,尤其是几百人的大课堂,老师只是个外来者,除了点名这种随机性的检查之外,老师对学生实时监控的体系不复存在。强制体系的崩溃,让多数学生很难适应大学里自由和自觉的学习气氛,有些人到毕业了还没有进入大学这种“学习”的系统之中,一直游离于大学之外,殊为可惜。

如果把“学习”看作是一个公共行为,所有学生都从中受益的集体行动,那么怎么才让彼此独立的大学生们去主动做这件事情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中提出一套破解之法,制度的供给、监督、激励、分级制裁等因素共同促成了集体活动,避免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悲剧。

从制度供给这个角度来看,进入大学之后,在如何学习这件事情上各位大学生并没有一套基于共识的制度,课程表是一种无形的约束,但是每个人都有偷懒的机会。比如说冬天的暖被窝要比冒雪上课更有诱惑力,每个人都有“违约”的动机。据报道,有一个大学班级内部约定:在“学习”的时间内,男同学不打网游,女同学不上淘宝,这也算是一种内部的约定与共识,算是一种制度的供给。

监督是保证制度执行的必要条件,如上文所述,大学中既缺少外部监督,比如说月考或者中期考核等机制,最终的考核是学期末的考试,这种监督的时效性过弱。另外,内部监督体系付之阙如,同学之间的相互监督才是真正的监督体系,高中时代,同学之间在成绩上“较劲”,这也是一种内部监督。

分级制裁也是制度执行的关键一环,大学中的“制裁”只有到期末考试,而制裁的烈度过高,一旦挂科几乎就丧失了评奖评优或者保研的机会,这样的制裁无异于让大一挂科的学生自我放逐于“学习”之外。

学习,不只是个人的事情,而制度供给与执行的缺失让“不学习”成为集体行为,看来,改善大学生的学习还需要进行更缜密的制度设计。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邓兰天]

标签:大学 学习 学生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