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评论:摔婴案背后的权力失范需要正视


来源:长江商报

人参与 评论

河南林州市民警“摔婴案”继续发酵。《东方早报》记者采访得知,林州市公安局长等4人并非停职,而仅仅是停止执行职务。此外,“摔婴案”中向京城媒体短信爆料的“人大重要领导”称,郭增喜家的亲属曾在林州市某些部

河南林州市民警“摔婴案”继续发酵。《东方早报》记者采访得知,林州市公安局长等4人并非停职,而仅仅是停止执行职务。此外,“摔婴案”中向京城媒体短信爆料的“人大重要领导”称,郭增喜家的亲属曾在林州市某些部门任职势力不小;他平时很爱喝酒,酒后容易情绪激动,之前就有过多次酗酒打架斗殴的经历。

停止执行职务与停职不同,它同此前处理郭增喜的禁闭一样,属于公安机关内部措施。摔婴案中公安机关有启动刑事调查程序之职,却选择包庇郭增喜,主要领导,责任不可推卸。按照停止执行职务的办法,这些领导班照常上,工资照拿,处置级别与事件的恶劣程度难言对称。

这种暧昧的处置态度,在逻辑上,与对郭增喜的冷处理如出一辙。当地警方人士透露称,停止执行职务常在舆情爆发时,用来“保护”相关负责人避开媒体采访。摔婴案发展至今,相关职能部门依旧想着回避媒体和舆论,让事件趁早冷却,地方形象至上的思维误区暴露无遗。在此种背景下,重新审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摔婴案背后的地方权力系统整体异化,或许会更直观。

摔婴事件第一次公开披露,缘于当地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在会议上的怒批,但整个事件见诸媒体,则肇始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大重要领导的短信爆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爆料者称自己关键时刻顶住了压力。这种压力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但即便如此,这位首位爆料者,同时也是人大的重要领导之一,依旧有“顾虑”,对媒体依旧不敢实名。若爆料者是普通人,囿于报复的风险不敢实名,可以理解,但身为人大领导的爆料者也心存顾忌,监督必须靠私下的短信曝光并不敢实名,这种地方生态,绝对谈不上正常。

爆料者称,郭增喜家的亲属曾在林州市某些部门任职,势力不小。如情况属实,郭增喜亲属的势力,也不会是曝光的唯一压力。摔婴案发生后,地方职能部门启动整个系统,对外封锁相关的信息。多个部门为一个据称“之前就有过多次酗酒打架斗殴经历”的民警背书,这种权力的运转逻辑,已超越了依法办事的常规秩序,把是否陷入舆论漩涡,地方形象是否因此有损,当作一种政治正确。这种不容质疑、动摇的权力逻辑,在摔婴案发生时,它将恶捂住;在摔婴案曝光后,它试图将涉事者与舆情隔离开来。在这里,法治的权威,早已随着权力系统的失范而悄悄倒下。

公安机关后面有检察院,检察院背后还有地方人大,摔婴事件得以见光,却是靠着人大常委会主任冲破禁令说漏嘴、人大重要领导私下短信爆料。地方对信息的封锁,反映的不仅仅是法治思维的缺失,更是地方监督结构的失衡。地方人大、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都必须得在事件的处置上服从大局,服从一种不容置疑的地方形象观。

摔婴事件从曝光至今,焦点似乎在随着细节的披露而不停转移。从无辜伤害婴儿之恶,到地方冷处理之丑,再到对舆情的抵触,以及地方检察院和人大监督的乏力,问题一个个露出水面。一个酗酒民警,就这样轻易撼动了地方权力系统;而身为人大重要领导的爆料者,却只能以英雄式的方式来述说自己的无奈。对一个地方而言,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管摔婴案会如何收场,它都应被视作地方权力系统失范、监督失灵的范本。在反思摔婴的反人性时,也许更得反思的是摔婴案中权力是如何反法治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潘高峰]

标签:摔婴 权力 失范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