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论文数量多,被引用次数低”的背后真问题


来源:红网

人参与 评论

在过去的十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了国际论文114.3万篇,排名在世界第2位。昨天,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去年,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16.47万篇,其中,被

在过去的十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了国际论文114.3万篇,排名在世界第2位。昨天,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去年,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16.47万篇,其中,被引用次数高于世界均值的“表现不俗”论文占了近三成。(9月30日《北京晨报》)

众所周知,中国可谓是论文产出大国,有人会说:人口多论文多也不足为奇吗!其实原因远不止如此,单从论文被引用次数低这一事实就足以说明中国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质量与发达国家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中国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不能实现同步增长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近些年来,论文抄袭现象屡见不鲜,类似与这种新闻已经难以激起公众的兴奋点,教授之间相互“借鉴”,学生抄袭老师,甚至还有会教授“恬不知耻”地抄袭学生的论文。2010年底,北京体育大学在读硕士生卢迪就曾发现洛阳某高校教授抄袭自己文章,内容雷同率为95%,随后起诉该教授要求赔偿10万元,然而在法院认定为抄袭的前提下却仅仅赔偿了1000元。该事件不仅说明了现今高校学术伦理的沦丧,其也足以证明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之薄弱,试问似此低成本的学术成果剽窃对论文抄袭有多大的威慑力?又何以捍卫学术的尊严?

进一步来讲,学术论文的大量产出有其深刻的根源,其背后透视着我国现今的一种唯论文是举的畸形人才选拔模式,教师评职称要有科研成果,学生顺利毕业必须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在这种评估体系之下,只重视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而忽视了论文的质量,再加上国内学术期刊管理混乱,欠缺学术规范,走后们,买版面也成为了一种潜规则,致使人们为了追求狭隘的自身利益而去追逐论文的发表数量。

但是搞学术研究却是要沉下心去,耐得住寂寞,正所谓“十年磨一剑”,马克思倾注毕生精力才使得《资本论》问世;曹雪芹举家食粥最终创作了文学经典《红楼梦》,所以,搞学术需要怀着严谨求实的态度,饱含着对学术的敬畏,若是功利心驱动,那么很多人将“天下文章一大抄”奉为真理也就不足为奇了,其最终的结果是给人们制造了大量的“文化垃圾”。

在这种语境下,科研的原创性不足,同时又被不合理的评估体系所束缚,致使许多学者就不得不采用东拼西凑的方式来产出自己的“科研成果”。所以,有时候我们有时候会感叹为什么中国的高校培养不出来杰出的人才?中国为什么在科研方面拿不到诺贝尔奖?通过对我们科研现状的分析,我想不难找到其中的答案。

中国论文产出数量大,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很勤奋,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勤奋却也要搞出不含“水分”的高质量科研成果,而不是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论文质量。而要想根除“论文数量多,被引用次数低”这一现状,变革现今不合理的评估体系,培养学生的科研原创能力才是题中之义。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魏玮]

标签:背后真问题 引用次数 论文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