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合理的预算编制才能避免“突击花钱”
原标题:合理的预算编制才能避免“突击花钱” 财政部日前公布了2013年11月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预示12月可能突击花钱24933亿元,占全年支出比例有望超去年。对比来看,2012年12月份全国公共财政
原标题:合理的预算编制才能避免“突击花钱”
财政部日前公布了2013年11月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预示12月可能突击花钱24933亿元,占全年支出比例有望超去年。对比来看,2012年12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仅20816亿元,大幅增加的数字或许预示着年底突击花钱一幕将再现。
年底了,结账过年,是为惯例。财政如何花钱,历来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老理:当年花钱的规模与体量,很可能决定着来年预算的宽裕程度。换句话说,今年要是“不会花钱”,明年可能就“没钱可花”。正因如此,看到“突击花钱”四个字,舆论监督多少有些敏感。只是,年年吐槽年年“突击”,越是到年底,财政似乎越是进入了“突击花钱季”。
这种担心也不是毫无缘由。譬如2012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支出104896亿元,当年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5712亿元,即2012年12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支出20816亿元,约占全年总支出额的16.56%。再看今年——2013 年全国财政预计支出总量为139630亿元,前11个月,全国公共财政累计支出114697亿元,按此推算,今年12月全国将可能突击花钱24933亿元,约占全年总支出额的17.86%。如果12月份真的将这笔钱花出去,对比前11个月全国公共财政月均仅支出10427亿元,12月支出额可能是之前月平均值的约2.39倍。这在厉行节约、简政放权、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的2013年,似乎显得有些背道而驰。
当然,客观地说,审视 “突击花钱”现象还是要先看到三点:一是现象本身也体现了财政支出的某些合理性。治国如治家,年底清算账单,合乎常理常情,很多一年中拖欠着的支出与成本,确实也必须在12月结清,这是惯例,也是常识。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不少民生工程,可能建着建着才发现投入不足,追加投入也是常事。加上现在预算的会计制度基本是收付实现制,还不是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年底支出多,也情有可原。二是2013年有自己特殊的情况,也可能导致12月预算结余比较多。譬如从去年末开始,中央就出台了八项规定;今年7月份,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此外,自上而下对三公经费的一系列高压态势等,都是实实在在管控政府花钱的“严字诀”。严苛之后,结余较多,也是常态。三是12月突击“花”多少钱与“花了”多少钱,恐怕还是两回事。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都花出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金融界早有预估称,“没有用掉的部分可能会以储蓄方式留在金融机构,使12月至明年1月、2月之间的货币流动性增加0.5个百分点”。
但不得不说的是,公众的担心也并非多余。一是前些年,突击乱花钱的例子触目惊心,地方财政每到年底确有充当“冤大头”的冲动;二是从制度设计上说,譬如《预算法》等核心法条亟待转身。受到诟病的,是《预算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这种多花占便宜、少花反吃亏的规定,事实上已成为弹性预算中鼓励多花、乱花的负面激励。有专家指出,突击花钱最主要的还是与粗放型预算编制和执行有关。虽然确定每个月的预算支出硬性指标有难度,但有关部门可考虑按半年或按季度确定大致指标或区间值,加快预算合理支出的进度,使预算支出更有效率,让资金花得更合理,使用过程更加严格、规范。
因此,实现零基预算、改变预算软约束的现状等,确实迫在眉睫。尽管2013年的年底预算突击花钱可能要有所改观,但财政一分一厘都是纳税人血汗,无论从平衡权责关系或建设法治政府来说,管控好预算执行的每一步,才会有公平正义的决算账单。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